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呼唤。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就有必要对体育运动中存在的许多心理阴影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克服运动中的情感障碍,培养健康的运动心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阴影; 消除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146-001
近年,一些职校生不能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在心理上严重失衡,什么都看不惯,处处觉得不顺心,受不了一点挫折和委屈,满腹牢骚、郁郁寡欢、猜疑嫉妒、喜怒无常,个别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阴影,甚至出现厌学现象。本文依据学生产生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阴影作一些探索。
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
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卑型:在集体项目中适应性较差,比如在小组比赛中,往往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认为输赢全靠他们是否能跑得快一点,跳得远一点……此时他们往往因为不自信和自卑、自尊的矛盾而不知所措,知难而退,甚至干脆放弃参加。
2.保守型:练习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练习的要求,服从老师的指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保守中求稳求荣,竞争心理不强,不愿过多显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样阻碍了正常体育锻炼。
3.小心型:练习中紧张、拘谨,怕当众出丑因而练习时特别小心,生怕受伤。但他们追求练习成功的心理又无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强练习,心理状态不平衡。
4.懒惰型:练习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总是缩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他们在家中多是娇生惯养,养成四肢不勤,懒于活动的习慣。久而久之,这些学生表现为意志品质薄弱,主动学习性日渐下降。
以上四种存在于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阴影是十分常见的。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而要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就必须从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处在青春发育期。其生理发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从原来的不成熟趋向成熟。其生理机能的变化涉及很多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变化”:一是身体外形的变化;二是内脏机能的健全;三是性的成熟。性是人体内部发育最晚的部分,它的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全部器官接近成熟。
由于青年初期生活实践的内容逐渐丰富,社会交往内容日渐增加,学习内容日益复杂、系统与完整,因而,职校学生社会化程度已接近成人水平,心理过程的水平得以迅速地提高。与此同时,职校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迅速发展,对事物认识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一切事物,不满足成人和书本上的结论,喜欢怀疑、争论和猎奇,也喜欢探索、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但其发展还很不完善,容易产生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正确地把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运动心理阴影的重要前提,因为从体育锻炼的心理素质要求来看,开朗活泼、勇敢参与、积极进取,才是一个成长良好的人所应具有的,任何的消极、被动都不利于人的正常身心发育。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
如何行之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呢?本人认为,既要点面结合地抓,又要因人而异地教;既须深入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又须正确无误地给予技术指导。
1.所谓点面结合地抓,那就是要让学生普遍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教师每学期都应坚持上一两节,甚至更多一些理论课,从道理上向学生们宣讲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意义;讲世界体育的发展;讲今天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等等,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另外,每堂新授课也不妨结合体育界的新人新事,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
然而,只是面上的工作还不足以消除部分学生的运动心理阴影,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具体到每个具有心理阴影的学生身边,了解造成他们运动心理阴影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心理疏导。
2.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消除学生运动心理阴影是极有效果的。
通过心理疏导法,让学生在挑战中认识自我,从而克服自身在运动中存在的心理阴影。所谓心理疏导法是指一种常用的心理疗法,其特点在于使患者认识所存在的心理障碍,调动自我治疗的能动性和自信心,恢复乐观情绪。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消除学生运动心理阴影是极有效果的。但是对于一些学生仅有心理疏导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通过在练习中确保其动作的正确性、安全性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3.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多种途径,努力帮助存在运动心理阴影的学生,不仅有利于这些学生身心的正常成长,甚至还能造就出一些难得的体育人才。
通过体育教学,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在课堂中的心理变化,从而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每个学生身体、心理真正健康。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学生心理健康。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从而正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更加促进有心理阴影的同学参与体育锻炼,走出阴影,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
[2]李薇,等编.体育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3]陈允成,等.教育心理学,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4]张杰.高师心理学教程新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阴影; 消除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146-001
近年,一些职校生不能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在心理上严重失衡,什么都看不惯,处处觉得不顺心,受不了一点挫折和委屈,满腹牢骚、郁郁寡欢、猜疑嫉妒、喜怒无常,个别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阴影,甚至出现厌学现象。本文依据学生产生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阴影作一些探索。
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
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卑型:在集体项目中适应性较差,比如在小组比赛中,往往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认为输赢全靠他们是否能跑得快一点,跳得远一点……此时他们往往因为不自信和自卑、自尊的矛盾而不知所措,知难而退,甚至干脆放弃参加。
2.保守型:练习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练习的要求,服从老师的指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保守中求稳求荣,竞争心理不强,不愿过多显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样阻碍了正常体育锻炼。
3.小心型:练习中紧张、拘谨,怕当众出丑因而练习时特别小心,生怕受伤。但他们追求练习成功的心理又无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强练习,心理状态不平衡。
4.懒惰型:练习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总是缩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他们在家中多是娇生惯养,养成四肢不勤,懒于活动的习慣。久而久之,这些学生表现为意志品质薄弱,主动学习性日渐下降。
以上四种存在于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阴影是十分常见的。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而要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就必须从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处在青春发育期。其生理发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从原来的不成熟趋向成熟。其生理机能的变化涉及很多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变化”:一是身体外形的变化;二是内脏机能的健全;三是性的成熟。性是人体内部发育最晚的部分,它的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全部器官接近成熟。
由于青年初期生活实践的内容逐渐丰富,社会交往内容日渐增加,学习内容日益复杂、系统与完整,因而,职校学生社会化程度已接近成人水平,心理过程的水平得以迅速地提高。与此同时,职校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迅速发展,对事物认识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一切事物,不满足成人和书本上的结论,喜欢怀疑、争论和猎奇,也喜欢探索、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但其发展还很不完善,容易产生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正确地把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运动心理阴影的重要前提,因为从体育锻炼的心理素质要求来看,开朗活泼、勇敢参与、积极进取,才是一个成长良好的人所应具有的,任何的消极、被动都不利于人的正常身心发育。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
如何行之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呢?本人认为,既要点面结合地抓,又要因人而异地教;既须深入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又须正确无误地给予技术指导。
1.所谓点面结合地抓,那就是要让学生普遍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教师每学期都应坚持上一两节,甚至更多一些理论课,从道理上向学生们宣讲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意义;讲世界体育的发展;讲今天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等等,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另外,每堂新授课也不妨结合体育界的新人新事,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
然而,只是面上的工作还不足以消除部分学生的运动心理阴影,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具体到每个具有心理阴影的学生身边,了解造成他们运动心理阴影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心理疏导。
2.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消除学生运动心理阴影是极有效果的。
通过心理疏导法,让学生在挑战中认识自我,从而克服自身在运动中存在的心理阴影。所谓心理疏导法是指一种常用的心理疗法,其特点在于使患者认识所存在的心理障碍,调动自我治疗的能动性和自信心,恢复乐观情绪。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消除学生运动心理阴影是极有效果的。但是对于一些学生仅有心理疏导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通过在练习中确保其动作的正确性、安全性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3.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多种途径,努力帮助存在运动心理阴影的学生,不仅有利于这些学生身心的正常成长,甚至还能造就出一些难得的体育人才。
通过体育教学,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在课堂中的心理变化,从而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每个学生身体、心理真正健康。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学生心理健康。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从而正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更加促进有心理阴影的同学参与体育锻炼,走出阴影,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
[2]李薇,等编.体育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3]陈允成,等.教育心理学,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4]张杰.高师心理学教程新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