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时间,全国持续高温,酷暑难耐的人们想尽了办法“避暑”,“火炉”重庆更是兴起冰屋里穿着凉鞋披着棉袄吃火锅,“冰火两重天”的滋味让很多人大呼过瘾。沈阳健康管理学会执行会长周军对此特别提醒: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顺天时。
养生最重顺四时而适寒暑
有研究说,人类的天然寿命应有100岁,据传上古之人年过百岁而动作不衰。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也就是人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生。
《内经灵枢、本神篇》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视,活的意思;长生久视,是延长生命,不易衰老的意思。为何能延长生命呢?是因为“僻邪不至”,邪,指不正之气,僻邪不至,是说病邪不能侵袭。而病邪不能侵袭的关键又在于“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
秋季阳气下降要养“收”
俗話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炎夏的消耗,再被秋老虎咬一口,身体进入了一个脆弱期。而干燥的秋天,又加剧了身体的损耗,旧病复发,新病上门。如何才能预防未病、治愈旧疾?顺应天时也!
周军表示,秋季阳气下降,人的抗病能力也有所下降,这个时候一定要护住自己的神志,不要让阳气外泄,避免外邪侵入。秋天昼夜温差大,中午还是艳阳高照,早晚又会凉气袭人,这样的季节最容易感冒、受风,因此这个时候要保护住肺气。
秋季要养“收”,如果肺脏养护得不好,就容易影响下一个季节——冬季,导致冬天容易患上一种叫“飧泄”的病,也就是吃进去的东西是完好的,但就是不消化。不消化之后就容易发生泄病,使人适应冬天潜藏的能力降低了。
天人合一要从“和”字出发
《黄帝内经》中讲养生的总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实,就归结为一个“和”字。周军表示,要做到天人合一,就要从“和”字出发,除了和谐自然外,还要心平气和,神形相和。
“病由心生”,其实,现代人生病大部分都源自于心,心理平衡占了健康因素的50%。生活学习压力,导致现代人总是处于烦躁不安、焦虑的心境之中。当我们的情绪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身体就会出现病态。无论是三高,还是癌症,绝大部分都是心理情绪的堆积。此外,中医养生讲究有形和无形相结合,只有形与神俱,才是真正的效法阴阳、天人合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形神相离。比如吃饭,现在人吃饭要么看电视、玩手机,要么就谈天说地,虽然看似在吃饭,但我们的神思早已不在吃饭这件小事儿上。周军最后表示,其实养生并不是一件难事儿,只要顺乎天道,真正的养生就开始了。
养生最重顺四时而适寒暑
有研究说,人类的天然寿命应有100岁,据传上古之人年过百岁而动作不衰。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也就是人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生。
《内经灵枢、本神篇》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视,活的意思;长生久视,是延长生命,不易衰老的意思。为何能延长生命呢?是因为“僻邪不至”,邪,指不正之气,僻邪不至,是说病邪不能侵袭。而病邪不能侵袭的关键又在于“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
秋季阳气下降要养“收”
俗話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炎夏的消耗,再被秋老虎咬一口,身体进入了一个脆弱期。而干燥的秋天,又加剧了身体的损耗,旧病复发,新病上门。如何才能预防未病、治愈旧疾?顺应天时也!
周军表示,秋季阳气下降,人的抗病能力也有所下降,这个时候一定要护住自己的神志,不要让阳气外泄,避免外邪侵入。秋天昼夜温差大,中午还是艳阳高照,早晚又会凉气袭人,这样的季节最容易感冒、受风,因此这个时候要保护住肺气。
秋季要养“收”,如果肺脏养护得不好,就容易影响下一个季节——冬季,导致冬天容易患上一种叫“飧泄”的病,也就是吃进去的东西是完好的,但就是不消化。不消化之后就容易发生泄病,使人适应冬天潜藏的能力降低了。
天人合一要从“和”字出发
《黄帝内经》中讲养生的总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实,就归结为一个“和”字。周军表示,要做到天人合一,就要从“和”字出发,除了和谐自然外,还要心平气和,神形相和。
“病由心生”,其实,现代人生病大部分都源自于心,心理平衡占了健康因素的50%。生活学习压力,导致现代人总是处于烦躁不安、焦虑的心境之中。当我们的情绪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身体就会出现病态。无论是三高,还是癌症,绝大部分都是心理情绪的堆积。此外,中医养生讲究有形和无形相结合,只有形与神俱,才是真正的效法阴阳、天人合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形神相离。比如吃饭,现在人吃饭要么看电视、玩手机,要么就谈天说地,虽然看似在吃饭,但我们的神思早已不在吃饭这件小事儿上。周军最后表示,其实养生并不是一件难事儿,只要顺乎天道,真正的养生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