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社会,对于孩子来说最核心的竞争力不是成绩和分数,而是能力和素养。为此,教育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在2016年9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该举措为现行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加具体有力的指导。
小学是儿童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怎样才能跳脱应试教育的樊笼,让学生将知识转变成能力与素养,从而为他们的人生打底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阅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因为阅读是儿童认识世界,获取经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儿童可以提高理解力,读得越多,懂得越多。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广,儿童能够尽可能地接触到各家思想,能够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一般形成书籍的文字都是精雕细琢的,因此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可以在一开始就学习到正确的表达方式,丰富语言词汇,看得多自然能够出口成章,下笔入神,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在不间断的阅读中提高了。
一、难寻读书人
在科技和经济都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阅读丧失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传媒影响了儿童阅读的生态环境
这从被称为“传媒一代”的当代儿童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少年儿童的生活里充斥着电视、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平时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很多孩子就在自己看电视与玩电子游戏中度过课余生活。这些强烈的感官刺激慢慢地让我们的孩子远离需要静心思考的文字阅读。
(二)社会观念的变迁对我们儿童阅读产生的冲击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对于读书的观念也几经变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近几年的“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观念转变,甚至盛行“读书无用论”,这使得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浮躁的浅阅读状态。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以知道代替知识”。大人尚且如此,那处在模仿期的儿童自然而然就只能看到诸如此类的“浅阅读”榜样,从而降低了阅读趣味,最终给他们汲取知识和文字表达带来极大的影响。
(三)功利性的阅读成为主流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自己孩子不认识几个字的时候就开始大量背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千字文》;上了小学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成绩,拼命买一堆的课外辅导资料;到高年级孩子写作跟不上,又立马买来“阅读摘抄本”让孩子看一本书就记录下里面的好词好句,并且要记住写作时要将其运用上去。在学校部分老师多少也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于是在阅读教学中不自觉的又会掺杂功利性的想法,占用孩子本来就不多的课内阅读时间加入大量的以考试为目的的阅读材料。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又能够拥有多少自由阅读的时间呢?他的童年又怎能与阅读为友呢?他所接触到的阅读信息全是服务于考试成绩的啊!加入过多功利性因素的阅读,势必导致儿童知识接触面的狭窄,造成精神上的营养不良。
二、书海无涯,何以为舟楫
首先,整合儿童文学与语文教材,借助儿童文学的欢愉性建构趣味盎然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低年级的语文课上我们会倾向选择色彩丰富、情节有趣的绘本故事,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韵文故事和有趣的画面里巩固复习生字知识。中年级则会根据课文内容适当补充童话、寓言等。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文学素养,因此我们会推荐《西游记》《小兵张嘎》《草房子》等优秀名家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技巧性推荐书目,或用于导入,或补充课文,或拓展延伸。在整合儿童文学与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也慢慢远离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走向了开放式的更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其次,为儿童文学的阅读教育提供更大的平台,创设适合阅读儿童阅读的环境。我们十分重视“书香校园”的环境建设,读书环境是从教室开始布置的,每班设立图书角,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的阅读主题定期充实或更换书柜,并建立健全的图书管理制度。提倡班与班之间互换好书,定期举行图书漂流活动。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了校图书室的能量,除每月做好一期新书介绍工作,每日借阅图书工作外,还要积极配合每班兴趣课到图书室读书的活动。另外还保证儿童阅读时间,明确读书要求。我校明确固定下来的校内阅读时间有每天的晨读、午诵、课后托管,一周一次的兴趣课,周末大阅读时间。
再次,课堂上的理解感受与课外实践表演相结合,促使学生通过肢体语言领略作品的情感内涵。我们学校将教育戏剧与儿童阅读活动相结合,实行每年开展每年级、每班一部剧活动。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有趣故事,搬上学校舞台,并且还参与演出,这样的阅读感受怎能不令孩子终身难忘呢?另外,我们还定期举办游园活动,以老师推荐的书目,相关的阅读主题为依托设计一系列好玩的戏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爱上阅读。
最后,定期开展家长学校讲座,形成家校合力。我们以《朗读手册》为依托,对全校家長开展了家庭亲子阅读的指导讲座。该活动将学校有关的阅读理念面对面地传递给家长,并且手把手将亲子阅读的方法教给家长,零距离地解答家长在家里开展亲子阅读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讲座的开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每到周一返校很多孩子都说周末家长都带他们去图书馆,孩子们带回校的新书数量也不断增加,与家长联系也发现他们也在慢慢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儿童阅读的家校合力已经开始慢慢显现成效。
一灯照隅,万灯照国。阅读正以蓬勃的生机,推动着教育乃至社会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革。我们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阅读相结合之路才刚刚开拓,让我们每位老师和家长一起为孩子坚定地擎起一盏阅读的明灯,让孩子快乐地前行在阅读之路上。
小学是儿童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怎样才能跳脱应试教育的樊笼,让学生将知识转变成能力与素养,从而为他们的人生打底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阅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因为阅读是儿童认识世界,获取经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儿童可以提高理解力,读得越多,懂得越多。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广,儿童能够尽可能地接触到各家思想,能够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一般形成书籍的文字都是精雕细琢的,因此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可以在一开始就学习到正确的表达方式,丰富语言词汇,看得多自然能够出口成章,下笔入神,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在不间断的阅读中提高了。
一、难寻读书人
在科技和经济都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阅读丧失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传媒影响了儿童阅读的生态环境
这从被称为“传媒一代”的当代儿童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少年儿童的生活里充斥着电视、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平时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很多孩子就在自己看电视与玩电子游戏中度过课余生活。这些强烈的感官刺激慢慢地让我们的孩子远离需要静心思考的文字阅读。
(二)社会观念的变迁对我们儿童阅读产生的冲击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对于读书的观念也几经变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近几年的“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观念转变,甚至盛行“读书无用论”,这使得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浮躁的浅阅读状态。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以知道代替知识”。大人尚且如此,那处在模仿期的儿童自然而然就只能看到诸如此类的“浅阅读”榜样,从而降低了阅读趣味,最终给他们汲取知识和文字表达带来极大的影响。
(三)功利性的阅读成为主流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自己孩子不认识几个字的时候就开始大量背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千字文》;上了小学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成绩,拼命买一堆的课外辅导资料;到高年级孩子写作跟不上,又立马买来“阅读摘抄本”让孩子看一本书就记录下里面的好词好句,并且要记住写作时要将其运用上去。在学校部分老师多少也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于是在阅读教学中不自觉的又会掺杂功利性的想法,占用孩子本来就不多的课内阅读时间加入大量的以考试为目的的阅读材料。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又能够拥有多少自由阅读的时间呢?他的童年又怎能与阅读为友呢?他所接触到的阅读信息全是服务于考试成绩的啊!加入过多功利性因素的阅读,势必导致儿童知识接触面的狭窄,造成精神上的营养不良。
二、书海无涯,何以为舟楫
首先,整合儿童文学与语文教材,借助儿童文学的欢愉性建构趣味盎然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低年级的语文课上我们会倾向选择色彩丰富、情节有趣的绘本故事,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韵文故事和有趣的画面里巩固复习生字知识。中年级则会根据课文内容适当补充童话、寓言等。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文学素养,因此我们会推荐《西游记》《小兵张嘎》《草房子》等优秀名家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技巧性推荐书目,或用于导入,或补充课文,或拓展延伸。在整合儿童文学与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也慢慢远离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走向了开放式的更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其次,为儿童文学的阅读教育提供更大的平台,创设适合阅读儿童阅读的环境。我们十分重视“书香校园”的环境建设,读书环境是从教室开始布置的,每班设立图书角,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的阅读主题定期充实或更换书柜,并建立健全的图书管理制度。提倡班与班之间互换好书,定期举行图书漂流活动。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了校图书室的能量,除每月做好一期新书介绍工作,每日借阅图书工作外,还要积极配合每班兴趣课到图书室读书的活动。另外还保证儿童阅读时间,明确读书要求。我校明确固定下来的校内阅读时间有每天的晨读、午诵、课后托管,一周一次的兴趣课,周末大阅读时间。
再次,课堂上的理解感受与课外实践表演相结合,促使学生通过肢体语言领略作品的情感内涵。我们学校将教育戏剧与儿童阅读活动相结合,实行每年开展每年级、每班一部剧活动。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有趣故事,搬上学校舞台,并且还参与演出,这样的阅读感受怎能不令孩子终身难忘呢?另外,我们还定期举办游园活动,以老师推荐的书目,相关的阅读主题为依托设计一系列好玩的戏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爱上阅读。
最后,定期开展家长学校讲座,形成家校合力。我们以《朗读手册》为依托,对全校家長开展了家庭亲子阅读的指导讲座。该活动将学校有关的阅读理念面对面地传递给家长,并且手把手将亲子阅读的方法教给家长,零距离地解答家长在家里开展亲子阅读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讲座的开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每到周一返校很多孩子都说周末家长都带他们去图书馆,孩子们带回校的新书数量也不断增加,与家长联系也发现他们也在慢慢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儿童阅读的家校合力已经开始慢慢显现成效。
一灯照隅,万灯照国。阅读正以蓬勃的生机,推动着教育乃至社会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革。我们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阅读相结合之路才刚刚开拓,让我们每位老师和家长一起为孩子坚定地擎起一盏阅读的明灯,让孩子快乐地前行在阅读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