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波涉及到各个领域,而数学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教学的方法浅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同时数学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中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好这位老师的课的良好心态了。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主动接触
数学学科由于自身的内容居限性,有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天天就是算来算去,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有些学生干脆就放弃了这门学科。所以我告诉学生主动去接触数学,了解数学,尝试着与数学做朋友,有时间找两道题算一算,一开始你可能算不对,偶尔算对一道你会很高兴,会很有成就感,时间长了你的准确率自然就会提高,这样慢慢地你就会喜欢上它。这和我们玩球是一样的,比如说你不喜欢玩篮球,但如果你主动去接触它,有时间就去投投篮,拍拍球,一开始你可能投不进去,偶尔投进一个,你就会很高兴,时间长了,你投进的多了,你也就喜欢上篮球了。所以,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主动性自然就会增强,成绩也就会跟着提高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然而光学生有兴趣,老师却没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徒劳。
一、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1)变更命题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2) 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变封闭题目为开放型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可以把学生引导到他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去探索、去争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的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
三、分层教学
(一)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把学生再分为A、B、C三组。A组为竞赛组,这组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组为提高组,这组学生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一般,但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组为基础组,这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没有自觉性,成绩欠佳。
(二)教学方法分层
在同一个班级,授课着眼于B层次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次学生,实行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对C层次学生,放低起点,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
(三)测评分层
测评作为检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上述的几个环节都进行了分层处理,那么在也应当是相互呼应的。测评中所使用的试卷及其他的方式都是实事先经过精心设计,难易有度,控制到位,做到基本符合各层次,能反映出他们各阶段的学习情况。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也可以说“创造力”)作为一种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包括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过去一般教师往往喜欢老实听话,学习上“门门高分”,纪律上循规蹈距的学生;而且有好奇心,喜欢思考,有创见的学生往往受到冷遇。但是现在,那种“唯书”“唯上”,安于现状、缺乏创新与进取精神的人,或那种“高分低能”“知识偏狭”的毕业生不受社会欢迎。中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学学校数学教育目标应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的态度由“漠不关心”变为“积极探索”,达到数学教育的价值在形式陶冶和应用价值之间的平衡。
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学校和教师都必须加大对其的重视力度,努力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教师们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传授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能力,彻底改变初中数学教学薄弱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同时数学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中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好这位老师的课的良好心态了。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主动接触
数学学科由于自身的内容居限性,有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天天就是算来算去,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有些学生干脆就放弃了这门学科。所以我告诉学生主动去接触数学,了解数学,尝试着与数学做朋友,有时间找两道题算一算,一开始你可能算不对,偶尔算对一道你会很高兴,会很有成就感,时间长了你的准确率自然就会提高,这样慢慢地你就会喜欢上它。这和我们玩球是一样的,比如说你不喜欢玩篮球,但如果你主动去接触它,有时间就去投投篮,拍拍球,一开始你可能投不进去,偶尔投进一个,你就会很高兴,时间长了,你投进的多了,你也就喜欢上篮球了。所以,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主动性自然就会增强,成绩也就会跟着提高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然而光学生有兴趣,老师却没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徒劳。
一、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1)变更命题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2) 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变封闭题目为开放型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可以把学生引导到他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去探索、去争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的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
三、分层教学
(一)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把学生再分为A、B、C三组。A组为竞赛组,这组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组为提高组,这组学生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一般,但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组为基础组,这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没有自觉性,成绩欠佳。
(二)教学方法分层
在同一个班级,授课着眼于B层次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次学生,实行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对C层次学生,放低起点,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
(三)测评分层
测评作为检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上述的几个环节都进行了分层处理,那么在也应当是相互呼应的。测评中所使用的试卷及其他的方式都是实事先经过精心设计,难易有度,控制到位,做到基本符合各层次,能反映出他们各阶段的学习情况。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也可以说“创造力”)作为一种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包括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过去一般教师往往喜欢老实听话,学习上“门门高分”,纪律上循规蹈距的学生;而且有好奇心,喜欢思考,有创见的学生往往受到冷遇。但是现在,那种“唯书”“唯上”,安于现状、缺乏创新与进取精神的人,或那种“高分低能”“知识偏狭”的毕业生不受社会欢迎。中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学学校数学教育目标应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的态度由“漠不关心”变为“积极探索”,达到数学教育的价值在形式陶冶和应用价值之间的平衡。
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学校和教师都必须加大对其的重视力度,努力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教师们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传授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能力,彻底改变初中数学教学薄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