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纬度的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建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伦理纬度下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建构,强调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夯实,强化工程目标的“人性化”、“层次性”和“实践性”。本文立足于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确实,从“突出学生德育的主体性”、“紧扣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工程伦理纬度下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内容建构,全面深化高职德育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工程类专业;工程伦理纬度;德育目标;建构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工程伦理维度下的高职工科专业德育教学研究》研究论文,课题编号:XJK014CDY002.
  【分类号】G641
  前言
  基于工程伦理纬度视域,建构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是新时期高职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传统教育思维及理念的影响之下,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缺乏“人性化”、“层次性”和“实践性”。为此,工程伦理纬度下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内容建构,在突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应突出专业的特性、职业教育的社会引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创设环境。本文就高职工程类专业如何建构德育目标,作了具体阐述。
  一、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缺失
  德育教育是高职工程类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全面发展的工程类人才的必然要求。但从实际而言,高职院校在德育目標的建构中,存在三大缺失:一是德育目标缺乏人性化,“人”的主体性地位未能充分体现;二是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与工程类专业的属性要求存在脱节;三是德育目标的实践性缺乏,与高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目标相矛盾。
  (一)德育目标缺乏“人性化”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更是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核心。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固化的教育思维的导向之下,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建构缺乏“人性化”的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全面培养显然不足。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构建应突出“人性化”,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
  工程类专业强调德育教育应兼顾专业特质,德育目标的“层次性”要鲜明。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类专业的德育目标笼统,缺乏工程类的专业性,以至于德育目标“空谈”、“泛化”,目标内容的导向性、针对性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在德育教育的设置上,缺乏大学生个体属性的兼顾,德育目标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德育目标的建构中,目标应突出层次性,针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需求、专业特性,有针对性、有特色性的构建德育目标,更能发挥德育目标应有的重要作用。
  (三)德育目标缺乏“实践性”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导向,德育教育应与之匹配,培育全面发展的工程类人才。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之下,德育目标固化成为说教,德育目标的实践性鲜有体现。依托实践丰富德育、基于实践强化德育价值的目标建构不足,以至于德育目标的实效性不足,弱化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紧扣职业教育特色、突出专业教育要求,德育目标的建构应突出“实践性”,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实现更有效的目标导向。
  二、工程伦理纬度下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内容建构
  对于工程类专业而言,专业的特性十分突出,工程伦理纬度下德育目标的建构应兼顾“人性化”、“层次性”和“实践性”。一方面,德育目标的建构应突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引导主体的积极实践;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紧扣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具体而言,工程伦理纬度下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的内容建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一:突出学生德育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德育教育的目标应突出学生的德育主体性,不应将德育孤立或“绑架”,而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引导。因此,在德育目标的内容建构中,一是要突出学生主体的选择需求;二是要引导学生主体实践,在学生发展上体现主体性、全面性。
  1.“突主体、扣专业”。德育目标应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紧扣专业特性、突出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导向应紧扣专业特性,抓住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建构德育目标。
  2.“强引导、注实践”。高职德育目标的建构应强化引导性,并依托高职的职业教育特色,注重主体的实践。德育目标不应拘囿于说教,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强化德育目标的实践性、有效性,紧紧依托多样化的实践搭建,为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获得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实践培养,更有助于工程伦理教育的落实。
  目标二:紧扣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强化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育教育目标的核心,应在紧扣职业教育社会属性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的目标建构,应突出人、职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实现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等的培养。
  1.科学道德培养。在现代教育中,德育教育应注重科学德育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中应追求“真”科学,实现专业技术、能力的双丰收。与此同时,大学生要热爱创新,能够立足专业学习,始终保持尊重创新的良好道德情操。
  2.工程道德培养。工程伦理教育强调工程类专业德育目标应突出生态德育的重要性。和谐发展的大背景、生态推进的大环境,要求德育目标应注重学生对工程伦理的敬畏,进而自觉地规范并引导正确的思想行为。
  3.经济道德培养。在经济社会,经济价值道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工程类专业更应突出正确经济道德的规范与引导,这对于良好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高职工程类专业德育教育僵化,德育目标建构缺乏“人性化”、“实践性”和“层次性”。为此,工程伦理维度下高职工程类专业的德育目标建构,关键在于突出两大目标内容的实现:一是突出学生德育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二是紧扣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强化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深化高职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唐杰军.高职铁道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2]陈建.高职学生工程伦理素质现状及在专业教育中的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07)
  作者简介:
  黎鲲(1982-)女 汉 湖南岳阳市人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生 副教授 基础课部副主任 研究方向:高校管理,中国语言文学。
  周丽妤(1981-)女 汉 湖南长沙人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建筑工程系办公室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伴随 “微时代”的兴起,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空前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在学习和沟通交流上带给学生无限便利,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行为,所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迫在眉睫。认清“微时代”的形式,高校应紧握时代脉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深刻、见解独到和人性化,保证高校学生的人格发展更加完善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未来需要更多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仅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而且还要有优秀的道德素养。本文以襄阳市第三十八中学家长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條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一方面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削弱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即便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的生活能力教育也采取随机的方式,导致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都不能够得到系统的日常生活能力教育,从而出现普遍化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够照顾好自己和他人、依赖性与随意性都较强的问题,而在幼儿阶段就具备自立自强的精神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
该文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主要分析国内外高科技中小企业市场进入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市场进入过程中所面临的策略和决策问题,
该文写作特色是从中国政府支持孵化器建设的宏观环境展开,具体着眼孵化器个体建设的微观方面,针对新创企业在管理和资金上存在的发展瓶颈,围绕如何加强孵化器的孵化功能展开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设置有效问题;激发兴趣,刺激主动学习;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五个方面,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字:初中政治 问题 方法  【分类号】G633.2  思想品德学科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思想品德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果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灌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元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发展趋势,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旧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不再适应。农村高中学生普遍住校,缺少家庭教育;在校获得信息的渠道又非常狭窄。如果不创新政治课教育模式,发挥德育教育功能,学生很难获得正面指导,进而加重社会负担。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发挥德育功能上大有可为。  关键词:政治课 德育 内容 途径  【分类号】G633.2  高中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