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借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中的概念“视野融合“来谈高考作文如何创新:体验、复现,尽展鲜活之美;多方联想,尽展丰腴之美;开拓、建构,尽展新奇之美。只有对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灵活地加以解读,用心灵与作者、文本对话,从而生成第三意义世界,才能让高考作文焕发新的光彩。
【关键词】视野融合;体验;复现;联想;开拓;建构
“视野融合”是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文本世界与读者世界在沟通、对话、交流中展开视野间的交汇。视野,原义为“地平线”,视野的融合就是由两条地平线相交形成另一方无限广阔的天地。一条地平线由文本世界向外开放,另一条地平线由读者的解读视野向作品延展。二者的交汇之处,生成了异于前二者的第三世界:意义世界。
“视野融合”理论对高考作文颇具启示意义。笔者浏览且分析了近几年的大批高考满分、高分作文,发现其中一半以上的创构是汲取中外经典文化的养分,以历史事件、名人或其他人文景观为题材,紧扣高考给出的话题,以灵动的思维、青春的心怀去阐释或解读,然后生成第三意义世界。对于这种解读、创作活动,西方接受美学大师姚斯有一段经典的表述:“一部文学作品,……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的词从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因此,笔者建议考生不妨在历史与今天、文化与读者的视野融合中弹奏高考的华彩乐章,以考生对文化的体验、理解、建构来拉动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根据这一理论,结合近年高考满分、高分作文,笔者归纳出如下几种创新手法:
一、体验、复现,尽展鲜活之美
西方阐释学视读者的解读为本体存在,认为文化解读不是复制文化,而是将文化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的生命,即生成第三意义世界。如2005年陕西考生的《永远的苏武》,聚焦的是苏武擎汉节牧羊于北海的那一段悲壮的经历:“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文末“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把读者的思绪拉回现实,即眼前的话题,点明了“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的主旨。类似的佳作还有2002年写荆轲的《刺秦》、写岳飞的《小重山后的选择》、写谭嗣同的《北京菜市口怀古》,2004年山东考生的《刘邦经验介绍会》等。在对这些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的解读中,考生如同一位现场目击者,洞悉他们的一切,体验着他们的辛酸、忧愁和思考。
解读时,除了站在现实与历史的交汇点身临其境,充当目击者,考生还可以直接走近经典、走近大师,与文化名人自由地交流、对话。如2003年山西一考生的作文《眼睛》中写到:
你为什么要流浪异域,足迹遍布撒哈拉沙漠?为什么要去领略凄楚与绝境的战栗?是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远,还是驼铃声声的悠扬?“看着我的眼睛”,三毛幽幽地对我说,“只有怀着一份深深的感情,只有带着对它的向往,只有缩短与它感情的距离,才能真正地领悟沙漠。”于是我明白,只有感情的亲近才能唤起深入的求索,然后才能深刻地认知。
在这“视野融合”所形成的第三意义世界中,文化名人三毛不是一位可望不可即的陌生者,而是可以促膝相谈的知己,可聆听叩问的长者智者。在这跨越时空的精神互动中,考生很真切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很好地展示了作文的鲜活之美。
二、多方联想,尽展丰腴之美
考生在以“话题”为圆心,以中外经典文化为圆面,展开多元解读时,其思维便在“视野融合”中处于一种活跃状态,智慧也就因此而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如2003年湖北考生作文《情感·认知·文化》在谈及“因为深爱你——中华文化,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看你”时,这样写到:
那是《诗经》中的一江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
如此深入理解、广泛联想展示了这位考生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高超的文学素养。诗词名句,解读活用,恰到好处。“腹有诗文语自华”,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增强了论证力度,给人以丰腴的联想,沉甸甸的思考。
三、开拓、建构,尽展新奇之美
《文学解读学导论》的著者曹明海教授认为:凡是真正优秀的解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都无不具有这种能动性参与行为,都无不能够通过表层的文化材料,以自己的心灵世界和作者对话,以自身固有的心理图式及情感需求去参与世界的建构,进而对那个世界作深层性的开拓,补充和创构,见人之所不能见,感人之所不能感。关于这一点,许多考生做得非常好,请看2005年高考江苏满分作文《夸父逐日》:
我是夸父。我在追赶太阳……
我不是平庸的人,我生来力大无穷,单手拔起一棵树是我幼时的玩法。太阳,我要打破你的神话。我要追上你。
白天,太阳升起,他发出刺眼的强光向我挑衅,我平静如水,埋头直追;夜晚,桂花浮月,夜凉如洗,我仍不停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
夜晚,大地为枕,夜幕为被。我望着满天繁星却闭不上眼睛,我怕一觉醒来,太阳已经无影无踪,遥不可及……
我知道,我的时间已不多。在剩下的日子里,我只能全力以赴,奋力朝东追赶,生命不息,追赶不止……
我轻轻倒在地上,山川为之一颤。而太阳,仍在空中发出炫目的光芒。
太阳啊,谢谢你。我闭上双眼,突然明白:我追赶的其实是心中的太阳。生命中的幸福,就在我追赶的过程中,我的生命,充实丰富。
追赶,就是生命的体现。
本文采用“故事新编”的文学创作笔法,真实亲切地再现了“夸父逐日”的行动过程和内心活动,凸现了不断充实生命历程的主题,即所谓的“猪肚人生”。立意高远,技法别致,给人以生命价值的启迪。类似的佳作还有2004年山东考生的《霸王末路》、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2003年的《孙悟空下岗记》、《宝钗鸣冤》,2002年的《昭君的选择》、写西施的《她选择了牢笼》以及2001年的《赤兔之死》等。考生对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灵活地加以解读,或反弹琶琶、或旧说新解、或精心整合,然后生成第三意义世界。总之,在创构时,考生兼顾求善与求智,让古酒散发新的芬芳,从而给阅卷老师以新奇之感,审美的愉悦。
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说:与大师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会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这是一个燃烧的大海,你不能隔岸观火,你必定要把自己也烧了进去,把你的心交出来,与这些民族的以至人类的精英同挣扎的过程中,你会于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你内在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被开发出来,你的精神变得自由而开阔了,你的心灵变得更美好了。”的确,诸如文化名人、历史事件、典籍制度等经典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学术与文化瑰宝,是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历史河床,是历代读书人的文化故乡,它一直滋养濡染着后人的人生价值观、精神生活观、审美修养观。它们的意义世界永远是开放的,并一直积极地召唤着考生去集合、加工、整理、激活、且融合成“我”的“东西”。学生在考场上如果能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审视、解读经典文化,发掘其时代精神和紧扣话题的文化生命力,让传统与当下发生“视野融合”,且在融合中构建自己的佳作,不失为一项聪明之举。
【关键词】视野融合;体验;复现;联想;开拓;建构
“视野融合”是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文本世界与读者世界在沟通、对话、交流中展开视野间的交汇。视野,原义为“地平线”,视野的融合就是由两条地平线相交形成另一方无限广阔的天地。一条地平线由文本世界向外开放,另一条地平线由读者的解读视野向作品延展。二者的交汇之处,生成了异于前二者的第三世界:意义世界。
“视野融合”理论对高考作文颇具启示意义。笔者浏览且分析了近几年的大批高考满分、高分作文,发现其中一半以上的创构是汲取中外经典文化的养分,以历史事件、名人或其他人文景观为题材,紧扣高考给出的话题,以灵动的思维、青春的心怀去阐释或解读,然后生成第三意义世界。对于这种解读、创作活动,西方接受美学大师姚斯有一段经典的表述:“一部文学作品,……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的词从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因此,笔者建议考生不妨在历史与今天、文化与读者的视野融合中弹奏高考的华彩乐章,以考生对文化的体验、理解、建构来拉动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根据这一理论,结合近年高考满分、高分作文,笔者归纳出如下几种创新手法:
一、体验、复现,尽展鲜活之美
西方阐释学视读者的解读为本体存在,认为文化解读不是复制文化,而是将文化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的生命,即生成第三意义世界。如2005年陕西考生的《永远的苏武》,聚焦的是苏武擎汉节牧羊于北海的那一段悲壮的经历:“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文末“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把读者的思绪拉回现实,即眼前的话题,点明了“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的主旨。类似的佳作还有2002年写荆轲的《刺秦》、写岳飞的《小重山后的选择》、写谭嗣同的《北京菜市口怀古》,2004年山东考生的《刘邦经验介绍会》等。在对这些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的解读中,考生如同一位现场目击者,洞悉他们的一切,体验着他们的辛酸、忧愁和思考。
解读时,除了站在现实与历史的交汇点身临其境,充当目击者,考生还可以直接走近经典、走近大师,与文化名人自由地交流、对话。如2003年山西一考生的作文《眼睛》中写到:
你为什么要流浪异域,足迹遍布撒哈拉沙漠?为什么要去领略凄楚与绝境的战栗?是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远,还是驼铃声声的悠扬?“看着我的眼睛”,三毛幽幽地对我说,“只有怀着一份深深的感情,只有带着对它的向往,只有缩短与它感情的距离,才能真正地领悟沙漠。”于是我明白,只有感情的亲近才能唤起深入的求索,然后才能深刻地认知。
在这“视野融合”所形成的第三意义世界中,文化名人三毛不是一位可望不可即的陌生者,而是可以促膝相谈的知己,可聆听叩问的长者智者。在这跨越时空的精神互动中,考生很真切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很好地展示了作文的鲜活之美。
二、多方联想,尽展丰腴之美
考生在以“话题”为圆心,以中外经典文化为圆面,展开多元解读时,其思维便在“视野融合”中处于一种活跃状态,智慧也就因此而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如2003年湖北考生作文《情感·认知·文化》在谈及“因为深爱你——中华文化,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看你”时,这样写到:
那是《诗经》中的一江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
如此深入理解、广泛联想展示了这位考生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高超的文学素养。诗词名句,解读活用,恰到好处。“腹有诗文语自华”,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增强了论证力度,给人以丰腴的联想,沉甸甸的思考。
三、开拓、建构,尽展新奇之美
《文学解读学导论》的著者曹明海教授认为:凡是真正优秀的解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都无不具有这种能动性参与行为,都无不能够通过表层的文化材料,以自己的心灵世界和作者对话,以自身固有的心理图式及情感需求去参与世界的建构,进而对那个世界作深层性的开拓,补充和创构,见人之所不能见,感人之所不能感。关于这一点,许多考生做得非常好,请看2005年高考江苏满分作文《夸父逐日》:
我是夸父。我在追赶太阳……
我不是平庸的人,我生来力大无穷,单手拔起一棵树是我幼时的玩法。太阳,我要打破你的神话。我要追上你。
白天,太阳升起,他发出刺眼的强光向我挑衅,我平静如水,埋头直追;夜晚,桂花浮月,夜凉如洗,我仍不停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
夜晚,大地为枕,夜幕为被。我望着满天繁星却闭不上眼睛,我怕一觉醒来,太阳已经无影无踪,遥不可及……
我知道,我的时间已不多。在剩下的日子里,我只能全力以赴,奋力朝东追赶,生命不息,追赶不止……
我轻轻倒在地上,山川为之一颤。而太阳,仍在空中发出炫目的光芒。
太阳啊,谢谢你。我闭上双眼,突然明白:我追赶的其实是心中的太阳。生命中的幸福,就在我追赶的过程中,我的生命,充实丰富。
追赶,就是生命的体现。
本文采用“故事新编”的文学创作笔法,真实亲切地再现了“夸父逐日”的行动过程和内心活动,凸现了不断充实生命历程的主题,即所谓的“猪肚人生”。立意高远,技法别致,给人以生命价值的启迪。类似的佳作还有2004年山东考生的《霸王末路》、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2003年的《孙悟空下岗记》、《宝钗鸣冤》,2002年的《昭君的选择》、写西施的《她选择了牢笼》以及2001年的《赤兔之死》等。考生对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灵活地加以解读,或反弹琶琶、或旧说新解、或精心整合,然后生成第三意义世界。总之,在创构时,考生兼顾求善与求智,让古酒散发新的芬芳,从而给阅卷老师以新奇之感,审美的愉悦。
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说:与大师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会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这是一个燃烧的大海,你不能隔岸观火,你必定要把自己也烧了进去,把你的心交出来,与这些民族的以至人类的精英同挣扎的过程中,你会于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你内在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被开发出来,你的精神变得自由而开阔了,你的心灵变得更美好了。”的确,诸如文化名人、历史事件、典籍制度等经典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学术与文化瑰宝,是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历史河床,是历代读书人的文化故乡,它一直滋养濡染着后人的人生价值观、精神生活观、审美修养观。它们的意义世界永远是开放的,并一直积极地召唤着考生去集合、加工、整理、激活、且融合成“我”的“东西”。学生在考场上如果能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审视、解读经典文化,发掘其时代精神和紧扣话题的文化生命力,让传统与当下发生“视野融合”,且在融合中构建自己的佳作,不失为一项聪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