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教学策略在数学课程中的合理应用,使教学活动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本文将具体阐述怎样将探究式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其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广泛参与,以此来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此,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毋庸置疑,探究式教学理念的本质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十分相符的。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探究式教学策略与数学课程之间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具体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从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1.合理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取得高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激发探究的意识,使学生产生情感共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尝试将情境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数学课程中。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使数学知识以一种较为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唯有如此,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我在教学起始阶段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创设了教学情境:古印度国王为了赏赐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让他提出任意一种想要的东西,但这个人却说出了一个很奇怪的请求:“我想要一些小麦,就放入棋盘的方格里,从第一个方格到最后一个,小麦的数量依次是1粒,2粒,4粒,8粒……”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宰相马上就对国王说:“您千万不要答应这个请求,因为整个国家也没有这么多小麦”……对于宰相的话,学生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开始自觉对故事中的数字排列展开了研究。学生发现,这组数字构成了一个等比数列,所以所需的小麦总量实际上就是这个等比数列的前64项和。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意愿,而且使其明确了主要的探究内容。
2.利用问题引导,自主建构知识
从本质上来讲,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为了深入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问题。这样一来,既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又能够使其探究过程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探究效果。
如:教授《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等式:(1)sin230°+cos260°+sin30°cos60°=3/4;(2)sin220°+cos250°+sin20°cos50°=3/4;(3)sin215°+cos245°+sin15°cos45°=3/4。结合这组等式,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根据上述等式,重新設计一个等式,以此来反映这组等式的一般性规律。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设计标准答案,而是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完成自主猜测之后,我引导学生对等式的真伪进行了验证。通过不断的观察、探究、思考,学生逐步归纳出了两个等式:(1)sin2a+cos2(a+30°)+sinacos(a+30°)=3/4;(2)sin2(a-30°)+cos2a+sin(a-30°)cosa=3/4。还有些学生总结出了这样的等式:sin2a+cos2b+sinacosb=2/4(b-a=30°)。最终,通过充分的思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拓宽探究范围,促进思维发散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数学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大量的学习活动作为载体。因此,教师要避免将教学活动局限于教材内容中,而是要适当拓宽探究活动的范围。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例,完成课内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后,我在课堂中引入了“祖暅原理”。这一原理与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紧密相关,其主要内容为:界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那么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之后,学生需要尝试根据所学知识对这一原理进行验证。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策略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探究式教学的具体组织方法,并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从而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迎雪.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聊城大学,2017.
[2]杨凤萍,李学红.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4):82.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其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广泛参与,以此来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此,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毋庸置疑,探究式教学理念的本质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十分相符的。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探究式教学策略与数学课程之间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具体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从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1.合理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取得高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激发探究的意识,使学生产生情感共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尝试将情境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数学课程中。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使数学知识以一种较为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唯有如此,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我在教学起始阶段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创设了教学情境:古印度国王为了赏赐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让他提出任意一种想要的东西,但这个人却说出了一个很奇怪的请求:“我想要一些小麦,就放入棋盘的方格里,从第一个方格到最后一个,小麦的数量依次是1粒,2粒,4粒,8粒……”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宰相马上就对国王说:“您千万不要答应这个请求,因为整个国家也没有这么多小麦”……对于宰相的话,学生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开始自觉对故事中的数字排列展开了研究。学生发现,这组数字构成了一个等比数列,所以所需的小麦总量实际上就是这个等比数列的前64项和。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意愿,而且使其明确了主要的探究内容。
2.利用问题引导,自主建构知识
从本质上来讲,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为了深入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问题。这样一来,既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又能够使其探究过程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探究效果。
如:教授《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等式:(1)sin230°+cos260°+sin30°cos60°=3/4;(2)sin220°+cos250°+sin20°cos50°=3/4;(3)sin215°+cos245°+sin15°cos45°=3/4。结合这组等式,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根据上述等式,重新設计一个等式,以此来反映这组等式的一般性规律。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设计标准答案,而是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完成自主猜测之后,我引导学生对等式的真伪进行了验证。通过不断的观察、探究、思考,学生逐步归纳出了两个等式:(1)sin2a+cos2(a+30°)+sinacos(a+30°)=3/4;(2)sin2(a-30°)+cos2a+sin(a-30°)cosa=3/4。还有些学生总结出了这样的等式:sin2a+cos2b+sinacosb=2/4(b-a=30°)。最终,通过充分的思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拓宽探究范围,促进思维发散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数学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大量的学习活动作为载体。因此,教师要避免将教学活动局限于教材内容中,而是要适当拓宽探究活动的范围。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例,完成课内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后,我在课堂中引入了“祖暅原理”。这一原理与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紧密相关,其主要内容为:界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那么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之后,学生需要尝试根据所学知识对这一原理进行验证。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策略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探究式教学的具体组织方法,并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从而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迎雪.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聊城大学,2017.
[2]杨凤萍,李学红.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