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读带讲、多读少讲,精读深思,这三个环节本身就是阅读的逐层深入,也会带领孩子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更是我们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理解和完成的,只有多读,熟读,精读,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字,解读文意。
【关键词】以读代讲 多读少讲 精读深思 培养语感 拓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078-0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性环节,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更是检验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是否有成效的一个基础性标准。因此,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尤其应该从小抓起,从低年级入手,提早重视培养孩子们进行主动阅读。长此以往,阅读就会潜移默化的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乐趣和习惯,从而进一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所以说语文成绩的好坏与否,和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确实,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我们现在的孩子,甚至于我们的老师,阅读量都不足,因此阅读的水平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就导致我们在学习课文或者是进行阅读分析的时候,只能进行表面化的浅性思维,思路简单,理解不深刻,就是我们所说的“答不到点子上”。如果一个小学生对一个语段或一篇短文都不能进行初步地分析,不能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那足可见他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很难有拓展和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过去几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们的阅读水平急待提高。尤其在一些村小,由于经济条件和其他各种落后因素的制约,那里的孩子们读不到书,或者读不到好书。城市里的孩子们处于相对优越的环境中,他们可以有多种手段和方式来接触和了解身边的世界,阅读书籍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也逐渐变成被孩子们遗忘的方式,喜欢阅读的孩子越来越少。这种阅读的现状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一下。所以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 加强和重视阅读,在孩子们很难做到主动阅读和足量阅读的今天,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失为一种挽救这种局面的有效手段。
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让我积累出一些经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探寻出一些路子,今天在此例举出几条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供大家参考、讨论。
一、以读带讲,培养语感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一种能力,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领悟。敏锐的语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字理解能力。那么怎样在课堂上以读带讲?怎样读才会精彩有效?读并不是指一味地死读,它应该是形式多样的、是循序渐进的、是目标明确的、是层次分明的。通常我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会根据教学的进度和环节的设置体现以下几个层面。
1.读的第一个层面是“认读”
认读实际上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初读。比如我所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在这个课例的设计上,第一课时,让学生在10分钟之内初读课文,做到能够读正确、读熟练。能达到不填字、不错字、不掉字、不重字、不破句。这五个“不”字看起来简单,但让全班同学都达到这种水平并不容易。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特别是阅读有困难的学生。
2.读的第二个层面就是“边读边想”,进入情境
中国文字最大的魅力就是给人以美感和画面感,可以让孩子们边读边展开无限想象空间,把书上的文字都变成頭脑中的一幅幅画面。
例如:学生:小狮子说:“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我就会适时适度的指导学生:“小朋友们,如果你就是这只懒惰的小狮子,你有那么了不起的爸爸妈妈,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很骄傲呢?咱们来比赛,看谁能把懒狮子骄傲自大的感觉读出来。”
通过我的提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边听我的提示,边想象出骄傲的小狮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是什么神态,什么动作。这种暗示,让学生把简单直接的语言文字通过自己的想象,还原成真实的生活画面,从而对文字的理解更加生动、形象、深刻。
3.讀的第三个层面是“移情读”
学生将书本上的语言转化成自身语言,这就好像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对剧本进行二度创造,自由发挥。因此,我通常会在讲完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之后,设计课本剧表演的环节。孩子们对这个环节最感兴趣,他们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了小演员,很主动的去参与,去设计,去表演,一个个兴趣浓厚,有很强的表现力,会很快的融入到剧情中去,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例如:在学习完《两只小狮子》课文后,我先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分配好角色,由组长组织练习,然后开始合作进行汇报表演。小组内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演出任务,因此他们不但要背好自己的台词,熟悉自己表演的情节,更要顾全大局,熟悉掌握整篇课文内容,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添加合适的表情、动作,这样演起来才更加贴近我们的课文。可以说孩子们的每一个表情、动作都是源自他们内心情感的迸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多读少讲,增强语感
在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尽量多让学生读,少一些填鸭式的灌输讲解。让孩子们根据汉语拼音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再由字读到词,由词读到句,由句读到篇章,层层递进的读,环环相扣。在这样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对比较容易出错的字音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强调,注意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让整堂课都听得到朗朗读书声。另外还可以因材施教,每星期推荐1~2首适合孩子们背诵的古诗或1~2篇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读、背,在大量的积累中去感悟,从而提高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现代社会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各种方式的“读”,比如电脑、电视、广播、图书馆、课外活动等。读的方式和渠道多样化了,孩子们参与的机会也就相对增加了。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采用多种读的方式,比如个人自由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集体读、分角色读、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并且争取每读一次读都与之前不同,每一次读都有收获。 尤其在教师范读时,注意要把合适的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都正確示范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引领孩子们去领会文章含义,展开丰富的想象,而且能学会读的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或者不标准发音。
三、精读深思,拓展思维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正处在语言学习的发展阶段,他们想要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想要完整准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种现状,我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就会先引导孩子们找出课文中的中心语句和重点语句,在反复熟读这些语句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怎样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表达确切,语言流利、思维畅通,帮助孩子们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口语表达的训练,做到朗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读和说相得益彰。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先读而后答。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伴随着思维的拓展,熟读的基础上就渐渐演变成精读,更要让学生懂得除了熟读还要深思,按照读的深入,逐步进入想的深入的境界。在感受语言表面意义之时,更努力感悟语言的内涵。所谓的深思,不要一条思路走到底,要尽量的引导孩子们进行发散性思维、拓展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递进性思维。长此以往,阅读理解就会变成轻而易舉的事了,不再是孩子和家长们心目中的难题。
以读带讲、多读少讲,精读深思,这三个环节本身就是阅读的逐层深入,也会带领孩子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更是我们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理解和完成的,只有多读,熟读,精读,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字,解读文意。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为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求知,为孩子们寻求到阅读的最佳方式,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快乐,并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杨映华.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6(08).
[2]郭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12) .
[3]王晓辉.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电子版,2016(19).
[4]罗薇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培养.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1).
【关键词】以读代讲 多读少讲 精读深思 培养语感 拓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078-0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性环节,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更是检验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是否有成效的一个基础性标准。因此,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尤其应该从小抓起,从低年级入手,提早重视培养孩子们进行主动阅读。长此以往,阅读就会潜移默化的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乐趣和习惯,从而进一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所以说语文成绩的好坏与否,和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确实,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我们现在的孩子,甚至于我们的老师,阅读量都不足,因此阅读的水平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就导致我们在学习课文或者是进行阅读分析的时候,只能进行表面化的浅性思维,思路简单,理解不深刻,就是我们所说的“答不到点子上”。如果一个小学生对一个语段或一篇短文都不能进行初步地分析,不能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那足可见他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很难有拓展和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过去几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们的阅读水平急待提高。尤其在一些村小,由于经济条件和其他各种落后因素的制约,那里的孩子们读不到书,或者读不到好书。城市里的孩子们处于相对优越的环境中,他们可以有多种手段和方式来接触和了解身边的世界,阅读书籍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也逐渐变成被孩子们遗忘的方式,喜欢阅读的孩子越来越少。这种阅读的现状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一下。所以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 加强和重视阅读,在孩子们很难做到主动阅读和足量阅读的今天,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失为一种挽救这种局面的有效手段。
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让我积累出一些经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探寻出一些路子,今天在此例举出几条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供大家参考、讨论。
一、以读带讲,培养语感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一种能力,包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领悟。敏锐的语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字理解能力。那么怎样在课堂上以读带讲?怎样读才会精彩有效?读并不是指一味地死读,它应该是形式多样的、是循序渐进的、是目标明确的、是层次分明的。通常我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会根据教学的进度和环节的设置体现以下几个层面。
1.读的第一个层面是“认读”
认读实际上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初读。比如我所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在这个课例的设计上,第一课时,让学生在10分钟之内初读课文,做到能够读正确、读熟练。能达到不填字、不错字、不掉字、不重字、不破句。这五个“不”字看起来简单,但让全班同学都达到这种水平并不容易。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特别是阅读有困难的学生。
2.读的第二个层面就是“边读边想”,进入情境
中国文字最大的魅力就是给人以美感和画面感,可以让孩子们边读边展开无限想象空间,把书上的文字都变成頭脑中的一幅幅画面。
例如:学生:小狮子说:“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我就会适时适度的指导学生:“小朋友们,如果你就是这只懒惰的小狮子,你有那么了不起的爸爸妈妈,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很骄傲呢?咱们来比赛,看谁能把懒狮子骄傲自大的感觉读出来。”
通过我的提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边听我的提示,边想象出骄傲的小狮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是什么神态,什么动作。这种暗示,让学生把简单直接的语言文字通过自己的想象,还原成真实的生活画面,从而对文字的理解更加生动、形象、深刻。
3.讀的第三个层面是“移情读”
学生将书本上的语言转化成自身语言,这就好像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对剧本进行二度创造,自由发挥。因此,我通常会在讲完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之后,设计课本剧表演的环节。孩子们对这个环节最感兴趣,他们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了小演员,很主动的去参与,去设计,去表演,一个个兴趣浓厚,有很强的表现力,会很快的融入到剧情中去,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例如:在学习完《两只小狮子》课文后,我先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分配好角色,由组长组织练习,然后开始合作进行汇报表演。小组内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演出任务,因此他们不但要背好自己的台词,熟悉自己表演的情节,更要顾全大局,熟悉掌握整篇课文内容,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添加合适的表情、动作,这样演起来才更加贴近我们的课文。可以说孩子们的每一个表情、动作都是源自他们内心情感的迸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多读少讲,增强语感
在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尽量多让学生读,少一些填鸭式的灌输讲解。让孩子们根据汉语拼音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再由字读到词,由词读到句,由句读到篇章,层层递进的读,环环相扣。在这样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对比较容易出错的字音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强调,注意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让整堂课都听得到朗朗读书声。另外还可以因材施教,每星期推荐1~2首适合孩子们背诵的古诗或1~2篇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读、背,在大量的积累中去感悟,从而提高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现代社会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各种方式的“读”,比如电脑、电视、广播、图书馆、课外活动等。读的方式和渠道多样化了,孩子们参与的机会也就相对增加了。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采用多种读的方式,比如个人自由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集体读、分角色读、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并且争取每读一次读都与之前不同,每一次读都有收获。 尤其在教师范读时,注意要把合适的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都正確示范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引领孩子们去领会文章含义,展开丰富的想象,而且能学会读的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或者不标准发音。
三、精读深思,拓展思维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正处在语言学习的发展阶段,他们想要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想要完整准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种现状,我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就会先引导孩子们找出课文中的中心语句和重点语句,在反复熟读这些语句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怎样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表达确切,语言流利、思维畅通,帮助孩子们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口语表达的训练,做到朗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读和说相得益彰。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先读而后答。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伴随着思维的拓展,熟读的基础上就渐渐演变成精读,更要让学生懂得除了熟读还要深思,按照读的深入,逐步进入想的深入的境界。在感受语言表面意义之时,更努力感悟语言的内涵。所谓的深思,不要一条思路走到底,要尽量的引导孩子们进行发散性思维、拓展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递进性思维。长此以往,阅读理解就会变成轻而易舉的事了,不再是孩子和家长们心目中的难题。
以读带讲、多读少讲,精读深思,这三个环节本身就是阅读的逐层深入,也会带领孩子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更是我们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理解和完成的,只有多读,熟读,精读,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字,解读文意。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为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求知,为孩子们寻求到阅读的最佳方式,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快乐,并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杨映华.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6(08).
[2]郭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12) .
[3]王晓辉.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电子版,2016(19).
[4]罗薇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培养.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