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类招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为了适应新形势,中国民航大学以经管类专业为试点探索民航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模式,本文从招生需求和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展开探讨和研究,力争为破解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提供实效性对策。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需求;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高校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只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而不按照具体的专业招生,学生进校后学习两年的基础课程,到了高年级再进校专业分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大类招生模式的趋势下,如何依据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招生规模是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对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如何应对宿舍、上课等方面的新挑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适应大类招生之后的学业和生活的新挑战将成为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
中国民航大学将从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新生展开大类招生改革试点,探索民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了适应这种模式的需要,学生管理的思路和方法需要相应地进行创新,本文将以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案例展开有针对性的探究。
一、民航经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模型
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事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2016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62.51亿吨公里,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48796万人次,民航运输总量连续九年排名世界第二。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必然保持增长趋势。采用何种模型科学进行人才需求预测是大类招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M(1,1)模型的需求预测模型。
GM(1,1)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离散的随机数据经过一次累加生成算子(记为1-AGO,Accumulating Generation Operator),削弱其随机性,得到较有规律的生成数,然后建立白化式微分方程、解方程进而进化模型。其建模过程包括:1、原始数列;2、原始数据累加和均值生成;3、建立GM(1,1)模型;4、 GM(1,1)模型求解;5、对模型进行检验。只需要根据行业历史数据,利用灰色GM(1,1)模型即可科学预测中国民航大学经管类大类招生人才需求。1
二、大类招生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一)专业纵向管理弱化,管理组织结构面临新挑战
大类招生学生进行二次分流,势必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学生将缺乏以专业为核心的纵向管理,这将导致学生管理的日常性事务性工作增多,学生管理的幅度和难度加大。
(二)学生分流之后,新班级管理面临新挑战
由于学生前2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管理体系,分流之后需要重新分专业,分班级,学生需要再次适应新的班级,这将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全新挑战。
(三)分流之后,学生宿舍管理面臨新挑战
大类招生后,学生宿舍管理面临新困扰,分专业之后,将大量出现同一个宿舍四名同学分布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情况,这将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管理带来更多挑战。
三、大类招生改革后,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对策
但是作为民航行业院校,我校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必然会有独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突破:
(一)创新管理思路,实行分区管理
通过实行“学区+社区”的管理模式,在实现正常教学、管理工作目标的同时,促进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加强学习交流、拓展兴趣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学区管理:以班级、专业为基本单位,实施开展课堂学习、思想教育、党团活动、学风建设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模式。其中,学生班级编制遵循原则:大类培养阶段,自然编班形成行政班级;专业培养阶段,按专业重新编制专业班级。每班设班长2名,班委若干。
2.社区管理:以宿舍、宿舍管域为基本单位,实施开展习惯养成、安全教育、文化建设、学习交流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模式。其中,宿舍管域编制原则:将相临近的一定数量的学生宿舍编制为一个宿舍管域,全体学生宿舍根据分布编制为若干宿舍管域。在校就读期间,学生宿舍不再因专业分流发生二次调整。各宿舍管域设管理理事2名,干事若干。
(二)做好队伍建设,发挥骨干作用
辅导员的配置原则依然遵循按年级配置的原则。依托现有“本科生导师”制度及“助理辅导员”制度,予以完善。
1.大类培养阶段采用“辅导员+导师”模式
大类培养阶段,除专职辅导员外,每班配备“导师”1人。“导师”全部由具有经济、管理学科相关专业背景,从事一线教学的专任教师担任,由学院遴选形成“导师库”。
导师的主要职责是:针对学生对专业选择迷惑等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特点、专业前景。
2.专业培养阶段采用“辅导员+ 助理辅导员”模式
在专业分流重新编班之后,除了专职辅导员外,各专业配备“助理辅导员”1人。“助理辅导员”在我院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及年轻专任教师中遴选产生。
助理辅导员主要职责:一是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学习,进行学业辅导;二是辅助专职辅导员做好日常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民航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课题(201811),中国民航大学党建调研课题(1803)。
作者简介:曾刚(1988-),男,江西新干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巩日光,梁广.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姚蓉.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人文社科基础班之班导师工作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4.
[3]姜斯宪.优化招生选拔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18.
[4]汤俊雅.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动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
注释:
1.注:限于篇幅,相关建模过程,不予展示。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需求;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高校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只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而不按照具体的专业招生,学生进校后学习两年的基础课程,到了高年级再进校专业分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大类招生模式的趋势下,如何依据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招生规模是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对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如何应对宿舍、上课等方面的新挑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适应大类招生之后的学业和生活的新挑战将成为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
中国民航大学将从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新生展开大类招生改革试点,探索民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了适应这种模式的需要,学生管理的思路和方法需要相应地进行创新,本文将以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案例展开有针对性的探究。
一、民航经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模型
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事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2016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62.51亿吨公里,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48796万人次,民航运输总量连续九年排名世界第二。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必然保持增长趋势。采用何种模型科学进行人才需求预测是大类招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M(1,1)模型的需求预测模型。
GM(1,1)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离散的随机数据经过一次累加生成算子(记为1-AGO,Accumulating Generation Operator),削弱其随机性,得到较有规律的生成数,然后建立白化式微分方程、解方程进而进化模型。其建模过程包括:1、原始数列;2、原始数据累加和均值生成;3、建立GM(1,1)模型;4、 GM(1,1)模型求解;5、对模型进行检验。只需要根据行业历史数据,利用灰色GM(1,1)模型即可科学预测中国民航大学经管类大类招生人才需求。1
二、大类招生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一)专业纵向管理弱化,管理组织结构面临新挑战
大类招生学生进行二次分流,势必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学生将缺乏以专业为核心的纵向管理,这将导致学生管理的日常性事务性工作增多,学生管理的幅度和难度加大。
(二)学生分流之后,新班级管理面临新挑战
由于学生前2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管理体系,分流之后需要重新分专业,分班级,学生需要再次适应新的班级,这将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全新挑战。
(三)分流之后,学生宿舍管理面臨新挑战
大类招生后,学生宿舍管理面临新困扰,分专业之后,将大量出现同一个宿舍四名同学分布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情况,这将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管理带来更多挑战。
三、大类招生改革后,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对策
但是作为民航行业院校,我校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必然会有独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突破:
(一)创新管理思路,实行分区管理
通过实行“学区+社区”的管理模式,在实现正常教学、管理工作目标的同时,促进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加强学习交流、拓展兴趣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学区管理:以班级、专业为基本单位,实施开展课堂学习、思想教育、党团活动、学风建设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模式。其中,学生班级编制遵循原则:大类培养阶段,自然编班形成行政班级;专业培养阶段,按专业重新编制专业班级。每班设班长2名,班委若干。
2.社区管理:以宿舍、宿舍管域为基本单位,实施开展习惯养成、安全教育、文化建设、学习交流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模式。其中,宿舍管域编制原则:将相临近的一定数量的学生宿舍编制为一个宿舍管域,全体学生宿舍根据分布编制为若干宿舍管域。在校就读期间,学生宿舍不再因专业分流发生二次调整。各宿舍管域设管理理事2名,干事若干。
(二)做好队伍建设,发挥骨干作用
辅导员的配置原则依然遵循按年级配置的原则。依托现有“本科生导师”制度及“助理辅导员”制度,予以完善。
1.大类培养阶段采用“辅导员+导师”模式
大类培养阶段,除专职辅导员外,每班配备“导师”1人。“导师”全部由具有经济、管理学科相关专业背景,从事一线教学的专任教师担任,由学院遴选形成“导师库”。
导师的主要职责是:针对学生对专业选择迷惑等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特点、专业前景。
2.专业培养阶段采用“辅导员+ 助理辅导员”模式
在专业分流重新编班之后,除了专职辅导员外,各专业配备“助理辅导员”1人。“助理辅导员”在我院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及年轻专任教师中遴选产生。
助理辅导员主要职责:一是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学习,进行学业辅导;二是辅助专职辅导员做好日常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民航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课题(201811),中国民航大学党建调研课题(1803)。
作者简介:曾刚(1988-),男,江西新干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巩日光,梁广.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姚蓉.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人文社科基础班之班导师工作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4.
[3]姜斯宪.优化招生选拔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18.
[4]汤俊雅.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动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
注释:
1.注:限于篇幅,相关建模过程,不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