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朗读方面下功夫。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语言,那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无论是古代学者,还是现代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朗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
回顾语文教学的历史,古时候,无论是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野的私塾,在语文教学上都特别强调一个"读"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它深刻揭示了古人对"读"真谛理解,它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几千年来,他们都是让学生认真朗读范文。在朗读范文的中,渐渐进入文章所创造的意境;在读的意境中受到了审美的熏陶;在读的意境熏陶中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
这就表明:诵读,是学习语文、积淀语感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一个重要方面,更是现代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有效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朱自清讲过"朗读对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周振甫说:"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用适宜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事实上,朗读就是语音、语调、速度、节奏、力度的训练,这对于提高表达能力有直接作用。例如,一个演讲者只要善于把握正确的语音,掌握好平直、升昂、降抑、曲折四个基本语调,处理好速度快慢、停顿、节拍、轻重音力度,就会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朗读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语言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语言艺术,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不可废弃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秀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积累。如《春雨的色彩》《秋天的画》《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课文从天气、物候(植物、动物)从各方面认识秋天及秋天的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八月的凉爽初秋,到九月丰收,十月的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菊花,可爱的大雁等优美的景色。这么鲜明的三种不同秋景让学生深刻体会秋天的美,那美如同一丝丝无声的细雨沁入孩子的心田,令人为之倾醉。学生在陶醉中享受祖国语言的美妙,同化自己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语言。同时也认识了"对偶"的句式,如"天对风,转凉对变爽……"。又体会了诗句格韵的美,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学生从课文中不但学习到句式,也学习到植物传播种子常识。
二、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们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语言表达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度、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尝试。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传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就能学会运用自如地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发展语言。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能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作品中的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是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挑山工》一文时,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学生就会想"折尺形"的路线是怎样的路线?他们为什么要走这样的路线?为什么不像游人那样走直线呢?通过思考,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锻炼,得到发展。又如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道:"因为我需要它"。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到挑山工身上具有的"认定目标、坚忍不拔、勇于攀登"的精神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这幅画,更需要的是挑山工身上所具有的这种精神。作者正是通过这篇文章来表达自己对挑山工的赞美,同时也希望能够受到挑山工的这种精神的激励,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又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如何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勇于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再如《小珊迪》,是一篇情感浓郁的文章。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挑山工精神的了解、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
回顾语文教学的历史,古时候,无论是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野的私塾,在语文教学上都特别强调一个"读"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它深刻揭示了古人对"读"真谛理解,它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几千年来,他们都是让学生认真朗读范文。在朗读范文的中,渐渐进入文章所创造的意境;在读的意境中受到了审美的熏陶;在读的意境熏陶中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
这就表明:诵读,是学习语文、积淀语感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一个重要方面,更是现代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有效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朱自清讲过"朗读对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周振甫说:"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用适宜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事实上,朗读就是语音、语调、速度、节奏、力度的训练,这对于提高表达能力有直接作用。例如,一个演讲者只要善于把握正确的语音,掌握好平直、升昂、降抑、曲折四个基本语调,处理好速度快慢、停顿、节拍、轻重音力度,就会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朗读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语言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语言艺术,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不可废弃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秀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积累。如《春雨的色彩》《秋天的画》《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课文从天气、物候(植物、动物)从各方面认识秋天及秋天的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八月的凉爽初秋,到九月丰收,十月的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菊花,可爱的大雁等优美的景色。这么鲜明的三种不同秋景让学生深刻体会秋天的美,那美如同一丝丝无声的细雨沁入孩子的心田,令人为之倾醉。学生在陶醉中享受祖国语言的美妙,同化自己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语言。同时也认识了"对偶"的句式,如"天对风,转凉对变爽……"。又体会了诗句格韵的美,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学生从课文中不但学习到句式,也学习到植物传播种子常识。
二、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们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语言表达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度、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尝试。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传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就能学会运用自如地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发展语言。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能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作品中的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是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挑山工》一文时,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学生就会想"折尺形"的路线是怎样的路线?他们为什么要走这样的路线?为什么不像游人那样走直线呢?通过思考,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锻炼,得到发展。又如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道:"因为我需要它"。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到挑山工身上具有的"认定目标、坚忍不拔、勇于攀登"的精神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这幅画,更需要的是挑山工身上所具有的这种精神。作者正是通过这篇文章来表达自己对挑山工的赞美,同时也希望能够受到挑山工的这种精神的激励,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又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如何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勇于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再如《小珊迪》,是一篇情感浓郁的文章。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挑山工精神的了解、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