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中的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资料为中介,以师生关系为纽带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虚假互动”就是指不满足有效互动教学的条件,危害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有序进行的课堂互动现象。教师必须增强自身素质、民主意识和对自身行为的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师生“虚假互动”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课堂教学 虚假互动 互动类型
本项研究目的在于深入小学语文课堂,观察师生“虚假互动”现象,从而对这种现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因此,以现场观察到的“虚假互动”案例的原始资料为主,穿插访谈获得的相关资料,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
一、为了适应课改而形成的“虚假互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人为地阻碍上述原则的实施。
案例1:“她表演得好不好啊?对不对啊?”
背景:一年级语文课,教师在讲完《快乐的节日》这篇课文后,请一位女生进行表演,之后教师问学生:“她表演得好不好啊?”“好!”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接着又问:“那她表演的方式对不对啊?”“对!”又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教师十分满意,继续请学生上台表演……
在这个“虚假互动”事件中,作为施动者的教师貌似顺应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贴近儿童。其实这样的互动过于形式化,据统计,该教师这样的问题在这节课中一共出现了6次。如果一堂课被这些没有实质内容的问题充斥,很难想象对学生会有什么帮助。
研究者觉得,如果教师能在问题后加上“你觉得她好在哪里”或者“哪位小朋友有信心超过她”等问题,将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
案例2:“我用钢笔写行吗?”
背景:五年级语文课,在教完新字词后,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要求在纸上练习一下刚刚学过的字词,刘同学举起手:“老师,我用钢笔写,行不行?”老师瞟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你说呢?”刘同学低下了头……
这个“虚假互动”的施动者是学生,受动者以一句“你说呢”拒绝了学生的施动行为。课后在与教师的谈话中,研究者了解到刘同学是个后进生,经常问这些不必要的问题。刘同学真的不知道吗?课后我问了刘同学,他说他其实知道可以用钢笔,只是以为这样做老师和同学就可以注意到他了。
孩子的动机如此单纯,却引发了“虚假互动”,被教师多次拒绝仍然不改,原来是因为较少受到教师的关注。每个孩子心里都有被教师关注的愿望,如果能够给予这些孩子多一些关心,相信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二、学生被动执行而形成的“虚假互动”
在传统课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僵化沉闷,导致了“虚假互动”现象的形成。
案例3:“其他的先别讨论了,我们这节课来看西湖的落日!”
背景:三年级语文课,教师提问:“你们去过西湖吗?”学生们马上讨论起来。教师示意安静,但是大多数学生还在讨论。看得出来教师很生气:“其他的先别讨论了,我们这节课来看西湖的落日!”学生们一脸失望……
这个事件中教师作为施动者,施加的是典型的“垄断的互动”,使教学缺少了对话和沟通。
三、选择性的师生互动造成的“虚假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应当一视同仁,但我们注意到成绩好的学生在互动机会和互动时间上优于后进生。
案例4:“老师,为什么不提问我?”
背景:六年级语文课,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师叫了许多人回答问题,班长王同学一个人就回答了好几次。后进生史同学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不提问我?”教师愣了一下,不过马上恢复常态:“那好,你把大屏幕上的这段话给大家读一遍吧!”史同学委屈地把两行字读了一遍就坐下了,教师接着讲课……
这个“虚假互动”类型属于“独裁的互动”。教师较多地与优等生进行互动,而后进生史同学的出现显然不是时候,于是教师以一个简单的问题“打发”走了他。事后研究者找了史同学谈心,他表示他多次举手但老师就是“看不见”,他希望被老师提问,希望老师多关注他。但这次教师以一个简单的问题进行互动,违反了“有效互动”的正确性原则。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发展。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精髓仍理解不够,有些教师缺少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认识,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师生关系的维护。还有些教师专业性水平较低,在课堂中不能发挥教师应有的引导作用。
而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案例中一些学生的“异常表现”及其引发的“虚假互动”事件与教师的行为是密切相关的。为了避免“虚假互动”,教师必须把握住新课标的理念和精髓,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和需求,必须加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针对性地促进他们发展,鼓励他们提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师生“虚假互动”现象的产生,使课堂趋于和谐,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虚假互动 互动类型
本项研究目的在于深入小学语文课堂,观察师生“虚假互动”现象,从而对这种现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因此,以现场观察到的“虚假互动”案例的原始资料为主,穿插访谈获得的相关资料,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
一、为了适应课改而形成的“虚假互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人为地阻碍上述原则的实施。
案例1:“她表演得好不好啊?对不对啊?”
背景:一年级语文课,教师在讲完《快乐的节日》这篇课文后,请一位女生进行表演,之后教师问学生:“她表演得好不好啊?”“好!”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接着又问:“那她表演的方式对不对啊?”“对!”又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教师十分满意,继续请学生上台表演……
在这个“虚假互动”事件中,作为施动者的教师貌似顺应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贴近儿童。其实这样的互动过于形式化,据统计,该教师这样的问题在这节课中一共出现了6次。如果一堂课被这些没有实质内容的问题充斥,很难想象对学生会有什么帮助。
研究者觉得,如果教师能在问题后加上“你觉得她好在哪里”或者“哪位小朋友有信心超过她”等问题,将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
案例2:“我用钢笔写行吗?”
背景:五年级语文课,在教完新字词后,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要求在纸上练习一下刚刚学过的字词,刘同学举起手:“老师,我用钢笔写,行不行?”老师瞟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你说呢?”刘同学低下了头……
这个“虚假互动”的施动者是学生,受动者以一句“你说呢”拒绝了学生的施动行为。课后在与教师的谈话中,研究者了解到刘同学是个后进生,经常问这些不必要的问题。刘同学真的不知道吗?课后我问了刘同学,他说他其实知道可以用钢笔,只是以为这样做老师和同学就可以注意到他了。
孩子的动机如此单纯,却引发了“虚假互动”,被教师多次拒绝仍然不改,原来是因为较少受到教师的关注。每个孩子心里都有被教师关注的愿望,如果能够给予这些孩子多一些关心,相信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二、学生被动执行而形成的“虚假互动”
在传统课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僵化沉闷,导致了“虚假互动”现象的形成。
案例3:“其他的先别讨论了,我们这节课来看西湖的落日!”
背景:三年级语文课,教师提问:“你们去过西湖吗?”学生们马上讨论起来。教师示意安静,但是大多数学生还在讨论。看得出来教师很生气:“其他的先别讨论了,我们这节课来看西湖的落日!”学生们一脸失望……
这个事件中教师作为施动者,施加的是典型的“垄断的互动”,使教学缺少了对话和沟通。
三、选择性的师生互动造成的“虚假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应当一视同仁,但我们注意到成绩好的学生在互动机会和互动时间上优于后进生。
案例4:“老师,为什么不提问我?”
背景:六年级语文课,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师叫了许多人回答问题,班长王同学一个人就回答了好几次。后进生史同学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不提问我?”教师愣了一下,不过马上恢复常态:“那好,你把大屏幕上的这段话给大家读一遍吧!”史同学委屈地把两行字读了一遍就坐下了,教师接着讲课……
这个“虚假互动”类型属于“独裁的互动”。教师较多地与优等生进行互动,而后进生史同学的出现显然不是时候,于是教师以一个简单的问题“打发”走了他。事后研究者找了史同学谈心,他表示他多次举手但老师就是“看不见”,他希望被老师提问,希望老师多关注他。但这次教师以一个简单的问题进行互动,违反了“有效互动”的正确性原则。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发展。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精髓仍理解不够,有些教师缺少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认识,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师生关系的维护。还有些教师专业性水平较低,在课堂中不能发挥教师应有的引导作用。
而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案例中一些学生的“异常表现”及其引发的“虚假互动”事件与教师的行为是密切相关的。为了避免“虚假互动”,教师必须把握住新课标的理念和精髓,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和需求,必须加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针对性地促进他们发展,鼓励他们提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师生“虚假互动”现象的产生,使课堂趋于和谐,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