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3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的现状来看,目前校企合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仍然存在着办学体制固守成规、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校企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影响到校企合作模式的顺利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面临着较多的阻碍。目前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较快,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专业实践人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一)办学体制约束力较强
  根据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制度的要求而言,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属于公办性质,民办学校占比较小。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的资金绝大部分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大部分高职院校由国家经费拨款筹办,财政资金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而企业作为盈利组织,需要对自己的经营管理活动自负盈亏,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高职院校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体制性质差异。高职院校要想与企业进行合作,就需要协调两者之间的性质差异,但是由于企业和高职院校的目的难以实现一致,因此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体制性质差异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办学效率,约束了校企合作的形成和发展。
  (二)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学习年限比本科教育年限少一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类似,主要是专业课和公共课,与本科课程设置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还设置了实践课。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实践课程的学习十分容易被忽视,实践课程在整个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占比率较低,并不能够满足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实践操作教育成为一种口号。但是对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得校企合作失去了重要的教学基础,造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摄入不足,实际操作能力又缺乏,校企合作效率较低。
  (三)企业积极性不高,合作深度不够
  企业是以盈利为根本目标的法人,而学校并不以盈利为目标,由于两者之间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就会导致两者的行为导向出现差异。由于高校的资金多来自于政府财政支持,因此盈利性不够,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效率。其次,由于会计行业往往会涉及到公司的财务机密数据和信息,但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并不属于企业管辖。在日常的会计处理工作中,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将可能涉及到企业的财务信息,其中可能包括企业不愿意公布的内部信息。会计处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如果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稍有不慎,导致会计处理工作出现偏差,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后续的会计处理工作,这将会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因此企业在实际的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处于保密和安全性的考虑,不敢深入合作联合教学。
  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优化的措施
  (一)完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相关的制度和法规
  我国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建立健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以便规范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教学活动。同时,我国政府应该明确规定企业在高职教育校企联合教学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同时,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应该给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照顾,可以适当减免税收或者增加适当的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以便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合理设置课程,优化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时间为三年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要积极改变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根据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要求和实际会计处理的要求来设置会计专业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实践要求相结合,保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其次,高职院校要重视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培养教育目标,进而将实践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三)全面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
  在知识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要充分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和要求开展信息化教育。同时,学校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重视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必备的教学设备投入。高职院校要重视相关教学活动的资金投入,以便为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其次,要合理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基于会计专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来优化教学内容,以便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工作的效率。(作者单位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其他文献
所谓营改增就是把以前对企业收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营业税与增值税是行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改增是我国税收政策的试点,执行的行业仅是对税法规定的一些行业实施,营改增之后,反复纳税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将公司的营业税额转到增值税上来。  一、营改增的重要性  营改增就是把以前所征收的营业税变为征收增值税,从对营业额全额征收转变为对增值额征税。增值税是我国的重要税种,是我国国内出售商品或是进行加工、维修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业、各领域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企业或者组织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从自身着手,加强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会计创新是当前业内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受到影响不可避免,面对影响会计创新应当如何实现,是当前会计活动领域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知识经济的特征以及会计创新的原则,然后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创新的影响,最后在前
期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管理会计的需求越来越引起财务人的重视,随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财务工作的重点也由对外提供数据转移到对内参与企业的管理,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财务工作不仅要参与到企业的各个作业流程当中去,来制定企业的各项预算和各种定额,更重要的是通过财务会计的核算来反映企业在管理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合理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分析反映的不只是财务上存在的问
期刊
一、企业新生代员工存在的不和谐劳动关系状态  (一)新生代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职业锚与企业文化相脱离。新生代员工是在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和中国家庭结构变化中成长起来的,饱受大家溺爱的温室花朵,在家庭地位中享受着众星拱月的待遇。其次,新生代与传统员工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家思想和共产主義红色信仰不同。据某机构针对新生代员工做的调查,以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A、我是传统文化达人;B、我是文史专业
期刊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其实就是分割企业中的财务权限,从而体现出相互制约的财务管理体制,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不仅有高层与下属间的关系,还是企业所有者与法人财产间的关系,不仅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还是依据协议契约对各自权利义务相互界定的关系。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解决。  一、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现状问题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期刊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个企业成本会计岗位人员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认识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校外专业顶岗实践和毕业设计,参加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等考试储备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卓越人才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成本会计实务
期刊
一、企业财务稽核的概念和意义  企业财务稽核,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稽核专职人员在充分运用财务会计核算知识和方法的条件下,对一个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分析、测评以及考核,并根据分析测评结果,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评价,从中发现当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漏洞,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工作风险,提示可能出现的隐患,从而帮助企业在下一步的管理中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有效应对财务风险,并完
期刊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形式,是一种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为合作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化人才。现阶段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学校主体型、企业主体型、学校企业双主体型。以学校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处于主导地位,由学校来牵头引线,联系企业、会计事务所或者跟会计专业相关的行业组织让学校学生去培训学习,该种方式是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模式。
期刊
一、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性  会计集中核算机制是在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下提出来的,有效的提升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符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改善传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对财政资金和会计进行了有效的统一,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杜绝了一些单位滥用职权挪用公款,给国家造成财产损失的腐败现象。会计集中核算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
期刊
期刊业隶属于新闻出版业,在转企改制后,将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壮大,这给期刊社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许多期刊社还是保持原有体制下财务管理的落后模式,这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要求是不匹配的。  一、期刊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低  我国期刊社由于长时间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处于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