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gou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问题为思维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动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动作技术去解决问题,让知识、动作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延伸,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动机 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学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学习者根据一定的经验背景,在与创设情境的互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对知识、技术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加工,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堂教学是智力活动与身体活动(身体练习)的有机结合,因此,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性改革,把课堂交给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真正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通过课堂创设的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身体练习,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扩展学生的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动机
  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最基本动机,而思维活动总是围绕着问题的出现而进行的。教师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思维中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思维,对技术动作的主动探究,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使其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好奇心和对新技术动作练习、实践体验的好胜心,形成主动研究的学习动机。
  二、维持、指向学生探究,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支持者,学生是实施者,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点明问题的关健,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创造条件,减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盲目性,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可操作性,进而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学生对新的技术动作的探索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维持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解决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并积极参与练习、实践体验,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技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根据上述例子,学生出现多种投掷姿势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讨论:哪种投掷姿势才能成为“神投手”?使讨论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使讨论对出现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思考性,能吸引、推动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讨论中思考问题,在比较中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参与到讨论中,并要起到润滑剂和指向的作用,利用直观的讲解示范,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讨论争辩、演示比较,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分享彼此的思维、见解、知识及交流彼此情感的场所,求得新的发现,通过归纳、概括,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
  三、利用实践活动,促进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体现对知识、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练习内容及场地器材的设计中挖掘其新颖性和趣味性因素,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结论而形造一个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把动脑、动手和谐地结合。如着重提高身体素质时,采用竞赛、游戏等形式,培养竞争意识,激发荣誉感、责任心和进取心;着重掌握知识、技术、技能时,采用多种辅助器材及改变难度的练习来帮助体验动作,形成正确的运动知觉,培养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动作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让知识、动作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延伸,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投远是连贯协调运用下肢、躯干、手臂、手腕、指的力量,以最佳的出手角度尽力向前投掷;而投准是协调运用腕、指的力量,并合理地把握力度,对准目标进行投掷。让学生在练习、实践的过程理解、掌握要领、运用技术动作,解决实际问题。如投掷要既远又准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在实践中改良、组合,合理运用知识、技术,减少负迁移,促使学习、探究的内在动机延续不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促进记忆力、想象力及应变能力的提高,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与创造性。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的挑战,使德育、心育、智育、体育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探究意识、实践意识、创造意识得到全面拓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增强其体质,提高其体育素养,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宗旨。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
其他文献
<正> 近年来,人们敢接触“欲望”问题了,大家对如何满足人的欲望谈得很多。其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日常的、大量的以及交织着种种复杂矛盾的思想问题,大都可以归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图书馆必将进行一场体制的变革,而这场变革必然要求图书馆员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出色的交际水平.
著名教育家庞加莱说过:数学是依靠逻辑而非依靠观察来作为真理的标准,然而却运用观察、模拟、实验等活动来作为发现真理的手段。21世纪的教育特点要求教育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的生命体,构建能体现学生主体的活动教学,让学生以经验为基础,多感官投入学习活动,以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提倡数学教学活动化。所谓数学教学活动化是指在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探索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已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时代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如今这种多媒体公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正是未来常规课堂教学形式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语文教学过程是个信息传输的过程,虽然传统教
【摘 要】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决定教师对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持久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本文将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作用,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做出阐述。  【关键词】教学效能感 作用 影响因素 提高方法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涵义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
【摘 要】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教育”体系,和谐的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半个世纪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许多精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他的伟大精神代代薪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一片和谐自由的空间,让我们的语文课焕发出生命的活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新颖的技术是很得要的,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语文课要上得生动有趣,就要抓住有利时机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引导他们想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精辟的论述表达了同一种认识: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结合我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素材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如果学生没有观察主题图的能力,就无法发现主题图的能力,就无法发现主题图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致使
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技术工程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力求工程资料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合理性.基本建设工程档案资料从竣工图纸、各种建设材料的试验报告、单位工程的沉降观察到
余映潮老师在《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将阅读课分为四组:第一组,教读课,自读课;第二组,朗读课,说读课:第三组,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第四组,学法指导课,探究性学习课。其中第三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