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法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尤显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更新,使得更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有了在具体实践中要讲求方法和实效的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的语文课堂提问往往还会存在有效性缺失的情况。既然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应该直接或间接地导向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解决,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高有所帮助。因此,我认为要想一节课有效率,就必须让课堂提问做到有效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既不能多、滥,又不能失去每一个提问的时机。那么,有效的课堂提问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课堂问题难易适中
首先,老师提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班级应有不同的提问方式。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不论何层次的班级,提问的问题都不宜过大、过深、过难,或跨度过大。这样会超出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范围,导致学生思维不能适应,要么不能回答,要么乱答一通,最终结果是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相反地,问题过小、过浅、过易也是不可取的。高中学生都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过于简单的问题会使他们兴趣降低,同时也会降低他们对老师的信服度,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量衡。
其次,要把知识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并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浅尝辄止。那些难度大,学生的回答可能出现偏差的问题,教师应准备一些铺垫性问题,这样问得有层次,有坡度,有利于学生一步一步正确掌握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敢于回答问题。
二、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
首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课程目标,吃透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避免空问、泛问、随意问。比如,在刚学文章时就问: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想法?这样发问,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也不要信口提问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有效提问必须准确知道“这一问”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不同的课文属于同一专题,同一版块,说明这些课文之间一定有相通之处,教师就应该思考,如何为该篇课文独有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问题。
其次,當教学目标较简单时,使用浅显问题就可以,而当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评价型、探究型等高质量问题,这样才会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等综合能力。在一堂课中,有层次的问题设计要入浅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最终将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逐步引向更高的层次与更广阔的领域。
三、准确的找到切入点,抓住难点。
我们在练习投掷都是要找到中心点的,那目标就是中心,而设问也亦当如此,要找准切入点。当前,许多名师极力呼吁:要打破程式,冲破樊篱。那我们具体应从何处着手呢?我认为可从“切入点”入手。课堂教学的“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重点,二是难点。高中学生是具备了一定文化基础和社会经验的阅读群体,课文教学已无需从头至尾,逐词逐句逐段地讲解,应打破程式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也就找准了切入点。
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中心点”。抓难点,体现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老师在教授文本前,自己多读多思考,形成一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做到自己先把文章读懂读透。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揣度学生在理解文章时会有怎样的理解,有怎样的疑惑,从而富有想象力的把它转换成学生的学习方案,把这些理解和疑惑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
比如《背水的日子》一文,主要写作者回忆过去背水的热闹的日子,可是学生不理解为何第十段要用较长篇幅描写开山修路的热闹的场面,那么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怀念“背水的日子”?“开山修路”对村民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影响?问题一提出,所有的学生就急不可待的在文章里翻,小组一讨论,最后提出了许许多多我原来没有想到的同样非常好的认识。深层的理解非常的多,学生自然顺利把握了作者的思维过程,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
四、课堂提问量要合理,并给予中肯的评价。
首先,课堂提问不可过多,亦不可过少。多则滥,问题太多,学生眼花缭乱,思维混乱,没有思考的余地;问题太少,课堂则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力,课堂则变成“满堂灌”。教师通过少而精的提问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进行互动。一节课只要有那么几个有质量的问题就可以了,没有价值的问题要坚决避免,更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有的教师喜欢问一些无意义的问题,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等这样一些非A即B 的没有任何思考价值的问题,看似热闹,其实对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启发性,问了还不如不问。
其次,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一个中肯的评价,不能不置可否,一定要告诉学生这个答案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千万不能含糊地就过了。正确的答案要给学生总结,下次才会举一反三;错误的答案只有指出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收获,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但是不管怎么样,学生的答案即使错了,教师也应该以鼓励为主,切不可粗暴地全盘否定,这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是很大的。
五、注重课堂提问的互动性
首先,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体验互不相同,自然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也有差距,所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会快速抓住主旨,而有些学生会存有疑虑。其实学生间的这种差距是可以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弥补缩小的。
其次,由于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学习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在他们的思想上认为语文学习只是个及其简单的记录过程,不需要自己思考。因此提问时发现,最简单的问题也有学生回答不上。因而,在教学环节上,我们应采取学生间互帮互助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解读文章,包括理解文言文、鉴赏诗歌等。先提问那些主动举手的学生,让他们给大家作个榜样,慢慢地,随着课堂环节的深入再提问那些不太敢举手、想参与进来的学生,让他们模仿着说,活跃起课堂气氛,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于是,渐渐地,兴趣浓的、成绩好的学生自然越来越在语文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语文风采,而一些语文成绩不太好、很希望在高中阶段有些突破的学生也能在语文学习中给自己增强点信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己不解的、感兴趣的问题随意发问,师生共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教师也能通过这些问题摸清每个学生的“底数”,便于今后的因材施教。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提问技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这样必然能够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课堂问题难易适中
首先,老师提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班级应有不同的提问方式。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不论何层次的班级,提问的问题都不宜过大、过深、过难,或跨度过大。这样会超出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范围,导致学生思维不能适应,要么不能回答,要么乱答一通,最终结果是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相反地,问题过小、过浅、过易也是不可取的。高中学生都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过于简单的问题会使他们兴趣降低,同时也会降低他们对老师的信服度,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量衡。
其次,要把知识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并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浅尝辄止。那些难度大,学生的回答可能出现偏差的问题,教师应准备一些铺垫性问题,这样问得有层次,有坡度,有利于学生一步一步正确掌握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敢于回答问题。
二、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
首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课程目标,吃透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避免空问、泛问、随意问。比如,在刚学文章时就问: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想法?这样发问,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也不要信口提问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有效提问必须准确知道“这一问”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不同的课文属于同一专题,同一版块,说明这些课文之间一定有相通之处,教师就应该思考,如何为该篇课文独有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问题。
其次,當教学目标较简单时,使用浅显问题就可以,而当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评价型、探究型等高质量问题,这样才会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等综合能力。在一堂课中,有层次的问题设计要入浅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最终将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逐步引向更高的层次与更广阔的领域。
三、准确的找到切入点,抓住难点。
我们在练习投掷都是要找到中心点的,那目标就是中心,而设问也亦当如此,要找准切入点。当前,许多名师极力呼吁:要打破程式,冲破樊篱。那我们具体应从何处着手呢?我认为可从“切入点”入手。课堂教学的“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重点,二是难点。高中学生是具备了一定文化基础和社会经验的阅读群体,课文教学已无需从头至尾,逐词逐句逐段地讲解,应打破程式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也就找准了切入点。
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中心点”。抓难点,体现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老师在教授文本前,自己多读多思考,形成一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做到自己先把文章读懂读透。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揣度学生在理解文章时会有怎样的理解,有怎样的疑惑,从而富有想象力的把它转换成学生的学习方案,把这些理解和疑惑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
比如《背水的日子》一文,主要写作者回忆过去背水的热闹的日子,可是学生不理解为何第十段要用较长篇幅描写开山修路的热闹的场面,那么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怀念“背水的日子”?“开山修路”对村民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影响?问题一提出,所有的学生就急不可待的在文章里翻,小组一讨论,最后提出了许许多多我原来没有想到的同样非常好的认识。深层的理解非常的多,学生自然顺利把握了作者的思维过程,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
四、课堂提问量要合理,并给予中肯的评价。
首先,课堂提问不可过多,亦不可过少。多则滥,问题太多,学生眼花缭乱,思维混乱,没有思考的余地;问题太少,课堂则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力,课堂则变成“满堂灌”。教师通过少而精的提问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进行互动。一节课只要有那么几个有质量的问题就可以了,没有价值的问题要坚决避免,更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有的教师喜欢问一些无意义的问题,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等这样一些非A即B 的没有任何思考价值的问题,看似热闹,其实对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启发性,问了还不如不问。
其次,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一个中肯的评价,不能不置可否,一定要告诉学生这个答案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千万不能含糊地就过了。正确的答案要给学生总结,下次才会举一反三;错误的答案只有指出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收获,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但是不管怎么样,学生的答案即使错了,教师也应该以鼓励为主,切不可粗暴地全盘否定,这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是很大的。
五、注重课堂提问的互动性
首先,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体验互不相同,自然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也有差距,所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会快速抓住主旨,而有些学生会存有疑虑。其实学生间的这种差距是可以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弥补缩小的。
其次,由于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学习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在他们的思想上认为语文学习只是个及其简单的记录过程,不需要自己思考。因此提问时发现,最简单的问题也有学生回答不上。因而,在教学环节上,我们应采取学生间互帮互助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解读文章,包括理解文言文、鉴赏诗歌等。先提问那些主动举手的学生,让他们给大家作个榜样,慢慢地,随着课堂环节的深入再提问那些不太敢举手、想参与进来的学生,让他们模仿着说,活跃起课堂气氛,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于是,渐渐地,兴趣浓的、成绩好的学生自然越来越在语文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语文风采,而一些语文成绩不太好、很希望在高中阶段有些突破的学生也能在语文学习中给自己增强点信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己不解的、感兴趣的问题随意发问,师生共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教师也能通过这些问题摸清每个学生的“底数”,便于今后的因材施教。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提问技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这样必然能够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