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学习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探究过程;生活探索;创新精神;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加强实验教学
1.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做法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与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背道而驰。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指出:今日之教育家,必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倘若不照书本上所说而能独出心裁地指导小朋友在做上追求真知,那就格外的好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理解相关的内容。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教师在做好教材里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同时,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一些演示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如在演示燃烧条件的实验可将教材中的实验改为如下实验进行演示:
1、加入0.2g红磷于具支试管底部,距其2cm初放一米粒大小的白磷,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口离试管底部0.5cm左右。
2、由双连球鼓入空气,发现无明显现象
3、先用酒精灯均匀预热,然后对准红磷与白磷的中间部位集中加热,(温度≥40℃)同时挤压双连球,使进入的空气先通过红磷,再到白磷。此时可观察到红磷无明显变化,而白磷却剧烈燃烧;若停止鼓气,则白磷停止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若加热时间足够长,红磷也能燃烧。
改进后的实验可清楚的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黄光,试管内产生大量白烟,通过支管被塑料袋收集,整个实验不会有白烟逸散到空气中,能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除认真创新地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外更要精心指导学生完成好分组实验,还要从教学内容做起,课内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课后多布置一些实验习题、家庭小实验,课外扎扎实实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培养并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有了实践的意识,才能为创新奠定基础。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时,认真完成好教材中铝与硫酸铜溶液、铝、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实验外,可布置学生课外完成锌与硫酸盐铁溶液、铁与硫酸亚铁溶液等的实验。如在进行教材中钢铁生锈原因的教学时,根据课本上给出的结论是:“铁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作下列探究: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只有第三个试管中铁钉生锈。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水和空气(其中的氧气)共同对铁作用是铁生锈的原因。这样学生自己经过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解决了铁生锈的原因。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密切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方式,将学生的“做”融入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学中教师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养成了爱动脑,爱动手的实践意识,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获得了解决问题方法,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严格要求,培养实验能力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有了实践的意识,还必须有实践的技能,才能使科学活动能顺利完成,而实验的技能,必须在具体活动中才能形成、体现和发展,很多化学实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方法、实验药品的多少等都将会对实验产生严重的影响。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基本操作进行,才能将危险降到最低限度,才不会使整个实验功亏一篑,实验才会成功,才能真正达到训练学生,学生才能从实验探究中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积极性和主动性
1.联系实际生活,体验化学
化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相关,因此新课程的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操作”、“考察”、“调查”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条件和结论,体验这些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
教师在通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了从自然、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走进社会进行调查研究
化学是从生活中来的,当我们用化学观点揭示规律,了解实质后,要让化学再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据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2012年6月第一版)、下(2012年10月第一版)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陶行知:《创造的教育》
[3]、洪祥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教育局教研室551500)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探究过程;生活探索;创新精神;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加强实验教学
1.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做法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与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背道而驰。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指出:今日之教育家,必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倘若不照书本上所说而能独出心裁地指导小朋友在做上追求真知,那就格外的好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理解相关的内容。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教师在做好教材里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同时,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一些演示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如在演示燃烧条件的实验可将教材中的实验改为如下实验进行演示:
1、加入0.2g红磷于具支试管底部,距其2cm初放一米粒大小的白磷,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口离试管底部0.5cm左右。
2、由双连球鼓入空气,发现无明显现象
3、先用酒精灯均匀预热,然后对准红磷与白磷的中间部位集中加热,(温度≥40℃)同时挤压双连球,使进入的空气先通过红磷,再到白磷。此时可观察到红磷无明显变化,而白磷却剧烈燃烧;若停止鼓气,则白磷停止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若加热时间足够长,红磷也能燃烧。
改进后的实验可清楚的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黄光,试管内产生大量白烟,通过支管被塑料袋收集,整个实验不会有白烟逸散到空气中,能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除认真创新地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外更要精心指导学生完成好分组实验,还要从教学内容做起,课内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课后多布置一些实验习题、家庭小实验,课外扎扎实实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培养并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有了实践的意识,才能为创新奠定基础。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时,认真完成好教材中铝与硫酸铜溶液、铝、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实验外,可布置学生课外完成锌与硫酸盐铁溶液、铁与硫酸亚铁溶液等的实验。如在进行教材中钢铁生锈原因的教学时,根据课本上给出的结论是:“铁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作下列探究: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只有第三个试管中铁钉生锈。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水和空气(其中的氧气)共同对铁作用是铁生锈的原因。这样学生自己经过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解决了铁生锈的原因。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密切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方式,将学生的“做”融入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学中教师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养成了爱动脑,爱动手的实践意识,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获得了解决问题方法,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严格要求,培养实验能力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有了实践的意识,还必须有实践的技能,才能使科学活动能顺利完成,而实验的技能,必须在具体活动中才能形成、体现和发展,很多化学实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方法、实验药品的多少等都将会对实验产生严重的影响。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基本操作进行,才能将危险降到最低限度,才不会使整个实验功亏一篑,实验才会成功,才能真正达到训练学生,学生才能从实验探究中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积极性和主动性
1.联系实际生活,体验化学
化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相关,因此新课程的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操作”、“考察”、“调查”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条件和结论,体验这些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
教师在通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了从自然、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走进社会进行调查研究
化学是从生活中来的,当我们用化学观点揭示规律,了解实质后,要让化学再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据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2012年6月第一版)、下(2012年10月第一版)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陶行知:《创造的教育》
[3]、洪祥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教育局教研室5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