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中青年夫妇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而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他们为了减轻工作、生活的压力,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由单亲家长或孩子的祖辈们监护,这便出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和监督,许多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养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尤其重要。
我们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细心研究,尝试建立了“114”的习惯培养模式,即“一内一外四辅助”,“一内”是指课内,“一外”是指课外,“四辅助”是指四个辅助措施。
一、要把课内作为重点
要培养好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重点还是在课堂上,我们要耐心指导他们学会注重在校时间。
上课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1)对于根本听不懂的孩子,教师应给他们做个别辅导。
(2)对于自制力差,爱走神的孩子,教师应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功夫。
(3)对于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孩子表现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让孩子充满自信。
(4)指导孩子记好课堂笔记,大担提问。
1、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首先对改善孩子不良行为的标准不要定得太高、太严格、太硬性。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的多少,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按要求完成作业。其次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两性”:一是目的性,即作业应突出知识点,提倡少而精;二是阶梯性积极思考发言注意书写整洁等,这些都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元素。我们要在每节课上仔细检查,在每天当中认真督查,看他们有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做得好不好。
2、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培养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1)对所学的新知识,通过思考找出它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形成体系,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2)对于思考过程中发现的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别人请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同学之间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3)请教仍然得不出正确答案的问题,暂时存于头脑中,日后再继续探索
3、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要求学生明白书写姿势不对的危害,指导学生做到规范动笔,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二、要把课外作为关键
从周一到周五,留守儿童可能做得比较好,但到了周末,就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又回到了“解放前”。这种学习习惯容易“变质”的情况,往往就是在课外,所以课外是关键。很显然,如果不能解决课外的习惯问题,课内的努力即将冰消雪融、前功尽弃,怎么办呢?一是要鼓励学生回家阅读课外书籍,做力所能及的事,并用班会课让学生交流他们的星期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二是要适时做好家访工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农村教师虽然离学生家较远,但应经常到留守儿童学生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往往能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启示、想到更多的办法。让留守儿童逐渐养成主动学习、大胆回答问题、自觉地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及时有效地复习、认真书写、阅读能力强、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等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要用輔助措施做保障
正面强化,表扬为主。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树立榜样,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采用表扬的办法,来鼓励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激发他们去重复曾经受到表扬的行为,巩固发扬这些优点,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良好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全员参与,严格要求。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也不是哪一科的老师的事。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某一习惯只局限于某一学科,如预习的习惯只局限于学习语文学科时,学习数学时却从没有预习的习惯,当布置数学预习作业时,也常常是大眼瞪小眼,觉得很惊讶,不知该做什么。所以,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共同的事,需要全体任课老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只有全员参与,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要善念预设的“紧箍咒”。对于一些意志力较弱,学习基础差的儿童,我们不妨提前一天辅导,在辅导中预设问题让其思考回答,通过反复提、反复答,增加他们的记忆,在第二天正式授课时提出在辅导中预设的问题,通过点名回答,基础差的儿童都能很好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绝大多数同学都会给他赞许的目光或给予热烈的掌声,从而既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要“特事特办”。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做到“因材施教”,更多地想到这些留守儿童,想到他们的特殊情况,多准备一份“情感快餐”给留守儿童。我们在和他们交谈、批改作业时,应多给留守儿童几句关心和鼓励的话语,让他们感到父母般的关怀和温暖。
只要我们把农村留守儿童时时放在心上,处处关注他们的生活点滴和行为习惯,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把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好,就能让他们健康向上、茁壮成长。从而构建和谐家庭,营造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
我们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细心研究,尝试建立了“114”的习惯培养模式,即“一内一外四辅助”,“一内”是指课内,“一外”是指课外,“四辅助”是指四个辅助措施。
一、要把课内作为重点
要培养好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重点还是在课堂上,我们要耐心指导他们学会注重在校时间。
上课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1)对于根本听不懂的孩子,教师应给他们做个别辅导。
(2)对于自制力差,爱走神的孩子,教师应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功夫。
(3)对于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孩子表现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让孩子充满自信。
(4)指导孩子记好课堂笔记,大担提问。
1、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首先对改善孩子不良行为的标准不要定得太高、太严格、太硬性。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的多少,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按要求完成作业。其次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两性”:一是目的性,即作业应突出知识点,提倡少而精;二是阶梯性积极思考发言注意书写整洁等,这些都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元素。我们要在每节课上仔细检查,在每天当中认真督查,看他们有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做得好不好。
2、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培养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1)对所学的新知识,通过思考找出它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形成体系,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2)对于思考过程中发现的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别人请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同学之间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3)请教仍然得不出正确答案的问题,暂时存于头脑中,日后再继续探索
3、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要求学生明白书写姿势不对的危害,指导学生做到规范动笔,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二、要把课外作为关键
从周一到周五,留守儿童可能做得比较好,但到了周末,就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又回到了“解放前”。这种学习习惯容易“变质”的情况,往往就是在课外,所以课外是关键。很显然,如果不能解决课外的习惯问题,课内的努力即将冰消雪融、前功尽弃,怎么办呢?一是要鼓励学生回家阅读课外书籍,做力所能及的事,并用班会课让学生交流他们的星期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二是要适时做好家访工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农村教师虽然离学生家较远,但应经常到留守儿童学生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往往能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启示、想到更多的办法。让留守儿童逐渐养成主动学习、大胆回答问题、自觉地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及时有效地复习、认真书写、阅读能力强、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等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要用輔助措施做保障
正面强化,表扬为主。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树立榜样,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采用表扬的办法,来鼓励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激发他们去重复曾经受到表扬的行为,巩固发扬这些优点,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良好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全员参与,严格要求。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也不是哪一科的老师的事。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某一习惯只局限于某一学科,如预习的习惯只局限于学习语文学科时,学习数学时却从没有预习的习惯,当布置数学预习作业时,也常常是大眼瞪小眼,觉得很惊讶,不知该做什么。所以,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共同的事,需要全体任课老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只有全员参与,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要善念预设的“紧箍咒”。对于一些意志力较弱,学习基础差的儿童,我们不妨提前一天辅导,在辅导中预设问题让其思考回答,通过反复提、反复答,增加他们的记忆,在第二天正式授课时提出在辅导中预设的问题,通过点名回答,基础差的儿童都能很好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绝大多数同学都会给他赞许的目光或给予热烈的掌声,从而既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要“特事特办”。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做到“因材施教”,更多地想到这些留守儿童,想到他们的特殊情况,多准备一份“情感快餐”给留守儿童。我们在和他们交谈、批改作业时,应多给留守儿童几句关心和鼓励的话语,让他们感到父母般的关怀和温暖。
只要我们把农村留守儿童时时放在心上,处处关注他们的生活点滴和行为习惯,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把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好,就能让他们健康向上、茁壮成长。从而构建和谐家庭,营造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