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涉及力、热、光、电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多、时间紧、复习任务重。特别物理考试强调考查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试题灵活多变。不少考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复习物理,但复习检测时成绩却不理想,从而挫伤考生复习物理的积极性,产生畏难情绪。其实物理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规律性强,只要复习方法正确,就可以在高三复习阶段取得良好效果。
一、学习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查的知识范围和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考试说明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各种能力、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1.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多钻难题、偏题和怪题。从近两年,特别是2014年理综试卷分析来看,理、化、生三科中物理难度偏高。为达到三科难度适中,2015年物理难度将有所降低……
学习考试说明很容易了解考查知识范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这一点要坚信。但是对每种知识考查的深浅程度,同学们却不易把握,由于受各种参考书的影响,一些学生花了很多时间解偏题难题,复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大家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只限于各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情况,平时没必要解加速度不等的问题。同理,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可能出现给电容器逐渐充电的电磁感应电路,也不需要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有的同学担心高考时会出现一些难题,如平时不做大量高难度题,考试时会不会出现失误。其实,高考试题中易、中、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5∶2,个别试题稍难一些主要是为重点大学的重点科系选才用,对绝大多数同学能否考上没有影响。何况难题均难在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题技巧等方面,绝不会出现超过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把握好。
另外,不能把考试说明中的A、B两个层次与试题的易、中、难做简单对应。实际上A、B两个层次的知识标明了其在高中物理内容中的地位,B层次所列知识为高中物理的重点核心内容,学好它对学好其他知识有关键作用,当然是考查的重点,但具体考查这部分知识的试题不一定全是难题。正如全电路欧姆定律是B层次的重点知识,但1999年高考中的单项选择题(第2题)进行了考查,属于易解类考题。
2.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应注意的问题
物理学习与备考,总的来说,首先要重视物理基础知识。其次,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适当做一些物理习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注意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考试前不要忘记物理实验复习和准备……
二、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结构
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内容,一定要全面复习,不能有任何疏漏,否则将造成简易题失分,特别是非重点章节中的A层次知识,如交流电、光的干涉、原子和原子核等。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方面做全面分析。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
复习时要从整体高度重新认识所学知识,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观念开辟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更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三、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读题审题习惯,建立正确物理模型,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
复习课本知识时,应想到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中的,而解决具体问题时,又要想一想用了哪些概念和公式,让知识和解决能力结合起来。如一道选择题,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势能的变化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B.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要判断选项的正误,必须了解电场的特点,分析A选项时,对应的物理知识是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以及电场力作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所以A选项不准确;判断B选项则必须明确场强与电势的区别和联系,如前所述,电势相等的地方场强不一定相等。总复习时若能经常进行这类联想,则解题能力定会提高。
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读懂题意,了解明显的和隐含的已知条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把文字、图像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定性判断变化趋势,确定解题方向,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再结合相关条件进行具体计算和解答。例如:真空中两个点电荷P和Q相距L,质量分别是m和2m,若除库仑力以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当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时,P的加速度为a,经过一段时间后Q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此时Q的速度为v,求此时两电荷的间距和P的速度多大?通过仔细审题,可以想象为两个带电小球P、Q静止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均有加速度,由于Q的质量大于P的质量,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开始时Q的加速度一定小于a,则Q作加速度增大的运动,所以两球间的库仑力相互吸引力,显然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库仑定律可以求出两球的间距;若以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不受其他外力,系统动量守恒,因此用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P球的瞬时速度。
一、学习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查的知识范围和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考试说明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各种能力、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1.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多钻难题、偏题和怪题。从近两年,特别是2014年理综试卷分析来看,理、化、生三科中物理难度偏高。为达到三科难度适中,2015年物理难度将有所降低……
学习考试说明很容易了解考查知识范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这一点要坚信。但是对每种知识考查的深浅程度,同学们却不易把握,由于受各种参考书的影响,一些学生花了很多时间解偏题难题,复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大家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只限于各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情况,平时没必要解加速度不等的问题。同理,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可能出现给电容器逐渐充电的电磁感应电路,也不需要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有的同学担心高考时会出现一些难题,如平时不做大量高难度题,考试时会不会出现失误。其实,高考试题中易、中、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5∶2,个别试题稍难一些主要是为重点大学的重点科系选才用,对绝大多数同学能否考上没有影响。何况难题均难在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题技巧等方面,绝不会出现超过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把握好。
另外,不能把考试说明中的A、B两个层次与试题的易、中、难做简单对应。实际上A、B两个层次的知识标明了其在高中物理内容中的地位,B层次所列知识为高中物理的重点核心内容,学好它对学好其他知识有关键作用,当然是考查的重点,但具体考查这部分知识的试题不一定全是难题。正如全电路欧姆定律是B层次的重点知识,但1999年高考中的单项选择题(第2题)进行了考查,属于易解类考题。
2.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应注意的问题
物理学习与备考,总的来说,首先要重视物理基础知识。其次,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适当做一些物理习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注意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考试前不要忘记物理实验复习和准备……
二、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结构
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内容,一定要全面复习,不能有任何疏漏,否则将造成简易题失分,特别是非重点章节中的A层次知识,如交流电、光的干涉、原子和原子核等。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方面做全面分析。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
复习时要从整体高度重新认识所学知识,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观念开辟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更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三、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读题审题习惯,建立正确物理模型,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
复习课本知识时,应想到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中的,而解决具体问题时,又要想一想用了哪些概念和公式,让知识和解决能力结合起来。如一道选择题,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势能的变化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B.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要判断选项的正误,必须了解电场的特点,分析A选项时,对应的物理知识是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以及电场力作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所以A选项不准确;判断B选项则必须明确场强与电势的区别和联系,如前所述,电势相等的地方场强不一定相等。总复习时若能经常进行这类联想,则解题能力定会提高。
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读懂题意,了解明显的和隐含的已知条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把文字、图像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定性判断变化趋势,确定解题方向,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再结合相关条件进行具体计算和解答。例如:真空中两个点电荷P和Q相距L,质量分别是m和2m,若除库仑力以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当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时,P的加速度为a,经过一段时间后Q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此时Q的速度为v,求此时两电荷的间距和P的速度多大?通过仔细审题,可以想象为两个带电小球P、Q静止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均有加速度,由于Q的质量大于P的质量,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开始时Q的加速度一定小于a,则Q作加速度增大的运动,所以两球间的库仑力相互吸引力,显然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库仑定律可以求出两球的间距;若以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不受其他外力,系统动量守恒,因此用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P球的瞬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