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将项目分配给学生,由教师指导,学生负责资料查询、项目实施、成果演示的过程。项目开发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能力,变适应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用Delphi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Delphi程序设计;项目式教学法;实际意义;理论意义;国内外现状
一、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项目为实践教学对象,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教师以一个典型项目为依托,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任务案例进行剖析,通过教师的指导,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围绕教师所下达的项目要求,通过模仿,将自选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与案例相近的任务模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模块,并最终将一个个任务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教学场景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模块,以完成具体任务模块为主线,把知识点贯穿于任务模块中,学生在一定的场景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模块,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各自特点的一种综合教学法,很适合程序设计课程(如:《Delphi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以“案例”为“引导”,以“项目”为“主线”,将课程知识点贯穿于项目的每个任务模块中,“驱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模仿具体“案例”,完成每个任务模块,再将每个任务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项目。通过这种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每个学生都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知识技能。
二、教学过程
(一)选取项目
教师在授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精心设计、挑选一个与专业相关的、学生熟悉的行业,且功能相对完整的小项目(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收集并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并提供给学生熟悉的行业且基本能够完成、与教学项目相近的小项目(如:学生报到缴费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等),供学生选择,并引导学生进行项目选题。在项目选取上要注意:项目难度不宜过大,且在功能设计技巧上和界面设计上不宜过于完美;否则易于让学生感到“望而怯步”,丧失自信和学习的兴趣。我的做法一般是从学生“师兄师姐”的作品中选取功能较完整、做得比较好的项目作为讲解项目,切合广大学生实际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挑战”的色彩。从2004年开始,我对每一届的学生的“作品”以及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学习资源库,为以后教学“选取项目”提供 参考 依据。
(二)分解项目,剖析案例
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安排,将项目分解并设计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简单的案例模块,并进行剖析。项目分解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分解的案例模块在功能上要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且各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渐进性、扩展性,这样可逐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以《delphi程序设计》为例,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可以分解成:系统需求及功能分析、数据库设计、登录、用户管理、系部管理、班级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成绩管理、查询、数据管理、报表管理、帮助、程序发布等15个模块;前面2个模块,学生利用以前所修课程的知识来完成,属于预备知识范围;本门课程知识点贯穿于后13个模块中。分解的案例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先后关系,层层向前推进,如:完成“系统需求及功能分析”模块后,才可做下一个模块:“数据库设计”。针对每一个案例模块,采用螺旋式的教学方法,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扩展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评价和优化,分析每个案例模块运用的知识点、语法逻辑、用到或可能替代的相关算法以及相关联的案例模块等,并实现和演示。
(三)布置任务
每次案例剖析完毕后,指导学生依据老师讲解的“案例”,将所选的项目分解成相应的任务,使其与所讲解的“案例”密切相关,通过“模仿”、利用教学资源等学习方式完成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按照课堂上案例步步深入,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将该任务“组装”进来,最终“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应用程序系统。
三、教学效果
在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将知识和具体应用结合起来,在项目开发设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学生最后完成项目情况和上交的作品来看,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有些项目作品直接投入实际应用。(2)由于项目分解的每个任务,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同时任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层层推进关系,能够让学生在步步深入的过程中,领略到每步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编程的兴趣和学习动力。(3)提高了就业率。由于学生参加了项目开发的每一个环节,熟悉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相应的相关经验,同时能够向用人单位提供和展示自己的“作品”,面试成功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祥仲.任务驱动教学法在 计算 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5,(3).
[2]何志勇.项目教学法及其在中职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蔡明剑.项目教学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7;
[4]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2期;
[5]陈朝晖.谈谈项目教学法与学生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2期;
[6]王浒.面向新世纪高等职业职业教育的思考[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7]常艳,任明海.对计算机语言教学方法的探讨[J].辽宁警专学报,2003,(1).
[8]范会敏,王淑蓉.计算机语言课教学手段与方法探讨[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
[9]叶核亚,陈瑞.Delphi 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
【关键词】Delphi程序设计;项目式教学法;实际意义;理论意义;国内外现状
一、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项目为实践教学对象,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教师以一个典型项目为依托,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任务案例进行剖析,通过教师的指导,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围绕教师所下达的项目要求,通过模仿,将自选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与案例相近的任务模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模块,并最终将一个个任务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教学场景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模块,以完成具体任务模块为主线,把知识点贯穿于任务模块中,学生在一定的场景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模块,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各自特点的一种综合教学法,很适合程序设计课程(如:《Delphi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以“案例”为“引导”,以“项目”为“主线”,将课程知识点贯穿于项目的每个任务模块中,“驱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模仿具体“案例”,完成每个任务模块,再将每个任务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项目。通过这种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每个学生都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知识技能。
二、教学过程
(一)选取项目
教师在授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精心设计、挑选一个与专业相关的、学生熟悉的行业,且功能相对完整的小项目(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收集并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并提供给学生熟悉的行业且基本能够完成、与教学项目相近的小项目(如:学生报到缴费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等),供学生选择,并引导学生进行项目选题。在项目选取上要注意:项目难度不宜过大,且在功能设计技巧上和界面设计上不宜过于完美;否则易于让学生感到“望而怯步”,丧失自信和学习的兴趣。我的做法一般是从学生“师兄师姐”的作品中选取功能较完整、做得比较好的项目作为讲解项目,切合广大学生实际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挑战”的色彩。从2004年开始,我对每一届的学生的“作品”以及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学习资源库,为以后教学“选取项目”提供 参考 依据。
(二)分解项目,剖析案例
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安排,将项目分解并设计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简单的案例模块,并进行剖析。项目分解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分解的案例模块在功能上要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且各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渐进性、扩展性,这样可逐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以《delphi程序设计》为例,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可以分解成:系统需求及功能分析、数据库设计、登录、用户管理、系部管理、班级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成绩管理、查询、数据管理、报表管理、帮助、程序发布等15个模块;前面2个模块,学生利用以前所修课程的知识来完成,属于预备知识范围;本门课程知识点贯穿于后13个模块中。分解的案例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先后关系,层层向前推进,如:完成“系统需求及功能分析”模块后,才可做下一个模块:“数据库设计”。针对每一个案例模块,采用螺旋式的教学方法,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扩展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评价和优化,分析每个案例模块运用的知识点、语法逻辑、用到或可能替代的相关算法以及相关联的案例模块等,并实现和演示。
(三)布置任务
每次案例剖析完毕后,指导学生依据老师讲解的“案例”,将所选的项目分解成相应的任务,使其与所讲解的“案例”密切相关,通过“模仿”、利用教学资源等学习方式完成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按照课堂上案例步步深入,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将该任务“组装”进来,最终“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应用程序系统。
三、教学效果
在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将知识和具体应用结合起来,在项目开发设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学生最后完成项目情况和上交的作品来看,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有些项目作品直接投入实际应用。(2)由于项目分解的每个任务,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同时任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层层推进关系,能够让学生在步步深入的过程中,领略到每步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编程的兴趣和学习动力。(3)提高了就业率。由于学生参加了项目开发的每一个环节,熟悉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相应的相关经验,同时能够向用人单位提供和展示自己的“作品”,面试成功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祥仲.任务驱动教学法在 计算 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5,(3).
[2]何志勇.项目教学法及其在中职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蔡明剑.项目教学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7;
[4]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2期;
[5]陈朝晖.谈谈项目教学法与学生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2期;
[6]王浒.面向新世纪高等职业职业教育的思考[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7]常艳,任明海.对计算机语言教学方法的探讨[J].辽宁警专学报,2003,(1).
[8]范会敏,王淑蓉.计算机语言课教学手段与方法探讨[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
[9]叶核亚,陈瑞.Delphi 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