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学困生学习兴趣初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j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每个学生。然而,有关资料表明,全国两亿中小学生中有2000万学困生,也就是说,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一名学困生。所以,长期以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小学教育中一个普遍而严峻的问题。笔者认为,学困生除了学习基础薄弱,或学习方法不当之外,主要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那么,如何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能较好地获得知识技能、建立自信呢?笔者就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实践表明,难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情境都并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难度控制在中等水平,即50%左右,是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所以,在教学日常中,教师就有必要创设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但这些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力所能及,通过努力克服可以完成。同时,教师在创问题设情境时,一定要注意熟悉教材内容,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充分了解学困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已有知识和新学知识之间建构适当跨度。教学时,要根据具体需要灵活使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或结束阶段,将问题情境以设问、作业等方式提出,或从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为契机引进,从而充分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二、恰当地选择学习材料,注重其趣味性和科学性
  教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首先,一定要注重学习材料的科学性。科学性的意思是,一方面选择的内容一定要正确,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另一方面一定要符合学困生现有的知识背景,难度要合理,要遵循学困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的材料只有具有科学性,学困生的学习目标才更加明确,才能准确学习,学困生也因此会产生主动接受的学习动机,不产生抵触情绪。其次,学习材料的选择还要注重趣味性。显然,枯燥无味的学习材料并不能对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巨大的推助力,而选择一些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实用性强的材料时,就相当于选择了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的强大推助器。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学习自控能力未形成,尤其是学困生,由于一贯的学习习惯,面对一些或抽象或复杂或乏味的问题,对学习就更没有信心和主动性可言。但是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并善于接受一些新鲜的、有吸引力的问题,选择具有强大趣味性的学习材料恰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适时反馈学困生的学习结果,做到正确评价
  教师应适时反馈学困生的学习结果,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和进步,知道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知识的成效,这对学困生来说,会增强其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会增加其自信心,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通过反馈,使学困生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他们会设法及时改正,激励其上进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和检测试卷等,充分利用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满足学困生进一步进步的愿望。同时,对学困生的书面评语和口头评语要具体,不能空洞无力,说了半天结果却让他们听得一头雾水,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和启发性,让学生从中切实感受到鼓舞与激励。
  四、准确地进行表扬和批评,激励学困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所起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其正确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肯定和表扬的作用明显是要高于否定和批评的作用。然而,几乎所有教师对学困生的肯定和表扬是不够的,相反,在学困生学习中犯下错误或有不足时,教师常常对学困生进行普遍地批判和指责,这不但没能起到激励学困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反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做到客观、工作、及时,言语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如对于自信心差的同学要多加鼓励,而对于一有成绩就自满和过于自信心的同学则应更多地提出要求,在表扬鼓励的同时还应该指出其不足。
  五、适当开展一些竞赛,强化学困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尤其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学生的好胜动机和成就需求就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完成任务的决心也会大大提升。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注意适当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或按能力,或按项目,使学困生也有施展才能和获胜的机会,让他们在竞赛获得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和自信心,从而达到强化学困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的目的。当然,竞赛活动也不是越多越好,教师应控制好一个度,掌握好最佳时机,过多的竞赛活动也会给学困生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困生负担,到时不但起不到强化学困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的作用,反而可能对其身心发展产生副作用。
  六、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困生继续努力
  成败归因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产生影响。所以,针对学困生,在他们完成某一个任务时,教师可以利用归因方式来改变学困生今后的行为。
  总之,激发学生学困习动机的策略是综合的、灵活的,从学困生学习动机发展趋势来看,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做好长期努力的打算。同时,由于在一个班级,学困生毕竟还是少数,在面对整个班级的所有学生时,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一定还要灵活,要处理好个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学困生而耽搁其他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每个教师自身也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善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学习与思考,善于在实践中利用多种策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惟有这样,学困生在学习中才有可能变得积极主动,而且富有成效。
  【作者单位:国泰君安渭源希望小学 甘肃】
其他文献
面神经是人体中穿过骨管最长的神经。面神经颅内段大部分走行于颞骨内,与外耳、中耳以及内耳的解剖关系密切。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由于其颞骨特殊的解剖结构,解剖变异颇为复杂
“言为心声”,用人物自身语言塑造人物自身形象,要比诸如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其它描写方式更有深度、力度,比利用第三者眼光叙述更直接、更真实。人物自身的语言得体、合适,能够彰显人物个性特点,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能够丰实人物复杂多变的形象。怎样让人物语言成为形象塑造的利器呢,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人物语言应切合人物身份特征  人物自身的语言具有普通性,也具有其独特性,所以所叙写的
课堂是沃土,播散知识,生长智慧。  课堂是圣地,种植爱心,收获硕果。  一、教学过程要求“活”  1.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支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学活动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事远远不够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真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设计一个个有效的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大多采用讲授型的教学模式,重知识轻能力,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与需要了,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寻求新型的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已成当务之
期刊
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评价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识别率,但是,纯音听阈测试或安静环境下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并不能代表其日常生活(即噪声环境下)中言语识别能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i,MVN)内γ-氨基丁酸A受体(gamma—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GABAA receptor)α1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将24只大
目的 评价不同频率探测音声导抗测试及500、1000Hz镫骨肌反射测试在诊断婴儿中耳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GSITympstar中耳分析仪,对128例听力正常婴儿(256耳)和104例听力异常婴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聋成为人类常见的听力疾病。老年性聋也称作年龄相关性聋,主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生的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中国老年
目的通过对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 ASSR)与视觉强化测听( vision reinforcement audiometry, VRA)阈值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一组高危听障婴儿病损部位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