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家课程,纳入国家课程计划,它的教学开展有效落实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指导教师对主题教学流程的茫然,造成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的探究?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获得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共同成长?本文结合“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设计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教学流程。“教学做合一”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教学做合一”做的过程是行知行的过程,即“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文章形成学习兴趣—活动主题—解决方案—调查研究—活动结论—拓展延伸等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一一对应,其中,“行动生困难”,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困难生问题”,将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产生活动研究的主题;“问题生假设”,确立主题活动之后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制定好的方案(假设)是关键;“假设生试验”,依据方案有条理地开展活动(试验),收集资料;“试验生断语”,将收集的资料归纳整理得出活动的结论;“断语又生行动”,根据研究的结论影响,学会举一反三。
一、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老师,要想把一个主题活动开展好,学生的兴趣是关健。如何让学生对活动主题的产生浓厚兴趣,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儿童获得知识的源泉。所以,要想让孩子获取主题活动大量知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探究,成为主题活动探究的主人,这样主题活动还没开始,就成功一半。
二、活动主题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教学流程是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找到特定角度切入,选择具体活动内容,将提出的问题引导转化为研究的活动主题。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会越来越深,问题会愈来愈多。问题来源于学生切身体验,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问题。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实践中学生把产生的、动态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提炼,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资源之一,有利于活动的开展,还能进一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三、解决方案
作为一门开放性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把实践中学生产生的、动态的问题,整理归纳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资源之一,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一主题,提出活动方案。熟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确定了活动主题后,要保证主题活动的研究顺利开展,达到研究目的,一个好的活动计划就是关键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又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由于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需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索的方向。”因此,活动计划制定贯彻一个活动的原则,就是在整个主题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活动计划安排必需详细周密,但又要灵活。例如:学校的课程中踢毽子,提出了《探寻古代娱乐活动》学会们都十分的兴奋,通过收集、查阅让孩子真正的了解这一项目,举一反三,孩子们又查了到同样的古代运动,蹴鞠,跳马等,针对这些运动,孩子们分组做了详细的计划,最后又通过各组的讨论,表达,让大家对古文化,古运动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知。
四、调查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有了详细周密的计划,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就需要开展主题研究活动。活动中通过调查研究,采访,搜集资料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观察、记录和思考主动获取知识,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并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活动领域,是学生主动从生活、活动中发现,自愿并乐于去调查、去研究的,且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价值。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家庭、学校、书籍以及周围环境中寻找问题。如开展《家乡常见的中草药》主题活动时,让学生自己按照小组分工收集中草药种类、药效、小药方等。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学生通過观察、实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采访、上网等收集大量的家乡的中草药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为小组成果展示提供丰厚的资料。
五、活动结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其核心就在于“做”。这个“做”就是实践,即让学生在主题实践中“劳力上劳心”,并最终通过反复实践把自己培养成为创造力的人。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开辟了校园菜园,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来,如向日葵的种植,几月份开始下种,怎样浇水,怎样施肥,每个同学都详细做好记录,最后做成总结,然后全班同学将总结进行梳理,最终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进度表,放到学校进行展览。
六、拓展延伸
将孩子们培养成为拥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世界的精神”。学生在每次主题活动结束后,活动成果的展示往往不只是作为此次主题活动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这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6,12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8.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教学做合一”做的过程是行知行的过程,即“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文章形成学习兴趣—活动主题—解决方案—调查研究—活动结论—拓展延伸等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一一对应,其中,“行动生困难”,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困难生问题”,将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产生活动研究的主题;“问题生假设”,确立主题活动之后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制定好的方案(假设)是关键;“假设生试验”,依据方案有条理地开展活动(试验),收集资料;“试验生断语”,将收集的资料归纳整理得出活动的结论;“断语又生行动”,根据研究的结论影响,学会举一反三。
一、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老师,要想把一个主题活动开展好,学生的兴趣是关健。如何让学生对活动主题的产生浓厚兴趣,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儿童获得知识的源泉。所以,要想让孩子获取主题活动大量知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探究,成为主题活动探究的主人,这样主题活动还没开始,就成功一半。
二、活动主题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教学流程是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找到特定角度切入,选择具体活动内容,将提出的问题引导转化为研究的活动主题。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会越来越深,问题会愈来愈多。问题来源于学生切身体验,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问题。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实践中学生把产生的、动态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提炼,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资源之一,有利于活动的开展,还能进一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三、解决方案
作为一门开放性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把实践中学生产生的、动态的问题,整理归纳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资源之一,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一主题,提出活动方案。熟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确定了活动主题后,要保证主题活动的研究顺利开展,达到研究目的,一个好的活动计划就是关键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又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由于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需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索的方向。”因此,活动计划制定贯彻一个活动的原则,就是在整个主题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活动计划安排必需详细周密,但又要灵活。例如:学校的课程中踢毽子,提出了《探寻古代娱乐活动》学会们都十分的兴奋,通过收集、查阅让孩子真正的了解这一项目,举一反三,孩子们又查了到同样的古代运动,蹴鞠,跳马等,针对这些运动,孩子们分组做了详细的计划,最后又通过各组的讨论,表达,让大家对古文化,古运动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知。
四、调查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有了详细周密的计划,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就需要开展主题研究活动。活动中通过调查研究,采访,搜集资料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观察、记录和思考主动获取知识,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并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活动领域,是学生主动从生活、活动中发现,自愿并乐于去调查、去研究的,且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价值。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家庭、学校、书籍以及周围环境中寻找问题。如开展《家乡常见的中草药》主题活动时,让学生自己按照小组分工收集中草药种类、药效、小药方等。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学生通過观察、实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采访、上网等收集大量的家乡的中草药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为小组成果展示提供丰厚的资料。
五、活动结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其核心就在于“做”。这个“做”就是实践,即让学生在主题实践中“劳力上劳心”,并最终通过反复实践把自己培养成为创造力的人。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开辟了校园菜园,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来,如向日葵的种植,几月份开始下种,怎样浇水,怎样施肥,每个同学都详细做好记录,最后做成总结,然后全班同学将总结进行梳理,最终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进度表,放到学校进行展览。
六、拓展延伸
将孩子们培养成为拥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世界的精神”。学生在每次主题活动结束后,活动成果的展示往往不只是作为此次主题活动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这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6,12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