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一生所讴歌的是人性的魅力,所追求的就是湘西人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如他曾所說:“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世界”无疑可看成这座神庙,“湘西人”的人生形式则是符合人性的生存状态。然而沈从文毕竟是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1934年的还乡让他看到了一个现代湘西社会,当他将笔触深入到现实湘西社会时,我们不难发现,在这座“神庙”里“野蛮与淳朴交织,原始文化与封建文化错综”(凌宇语)。在湘西人民身上发出人性光辉、遵循自然的人生形式生活的同时他们的蒙昧与保守也得到同样的呈现。《萧萧》即为我们呈现了这个交织着各种矛盾的现代湘西社会。
《萧萧》里的同名女主人公是个童养媳,做了童养媳的萧萧成了婆家的所有物,每天应作的事就是照料丈夫,同时帮着婆家劳作。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然而在这“常”中生出了“变”,随着年龄与身体的成长,埋藏在萧萧体内的原始欲望受到引诱,花狗的歌唱使得萧萧开了心窍,被花狗变成了妇人却遭到遗弃,东窗事发后,等待萧萧的要么是沉潭,要么是发卖。好在萧萧的伯父不忍把她沉潭,那就只好发卖。然而一直没有主顾来看人,萧萧又生了个儿子,这件事就这样被大家自然而然地遗忘了,萧萧就这样留在了婆家。萧萧的命运似乎经历了一个由悲转喜的过程,然而从现代启蒙的眼光看,萧萧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她从成为童养媳这个角色开始就已决定了她在命运面前的不自主地位。然我们大可不必替她可怜,因为她“不曾预备要人怜悯,也不知道可怜自己”,生命于她来讲不过就是“活下去”,她“糊糊涂涂的心”即使萌发过做“女学生”的念头,在意识到自己的性命可能不保时有了逃走的想法,那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一旦有了外界的干扰,她就放弃了这种自主性。造成这一切的缘由正如决定萧萧命运的缘由一样,都取决于她所处环境中的人事。
萧萧生活在一个封闭保守的乡村环境中,这里的人们几乎与世隔绝,外面世界的改变他们不理解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在他们看来,这一切近乎是另一个世界,是仅供他们饭后的谈资与笑话。代表外面变动世界的女学生与萧萧的祖父们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外面发生怎样轰轰烈烈的改变,乡下人的生活还是照规矩的进行着,保留着他们人生方式之“常”。然而祖父关于女学生发的闲谈却在萧萧脑内激起了一丝涟漪,她凭借女性的本能觉察出女学生的“自由”生活是“极有趣味”的,在怀孕后她感到了生命可能受到的威胁,于是跟着女学生走成了她最后的救命稻草,只是萧萧的这种自主意识太过脆弱,她生活的外部社会环境压制了这尚未发展的美好憧憬,封闭保守的乡村人对火车毫无认识对女学生更无法接受,又怎会有供萧萧这种憧憬愿望得以发展的条件,除非新事物的强行进入,否则等待这群乡村人的只有百年的孤独与命运的轮回(小说的结尾似乎传达了这种意味)。正是在这种封闭保守的环境下,萧萧做女学生的愿望绝无实现的可能,因此一旦她的出逃被发现,她就再也没有任何挣扎,只是任凭他人发落。
萧萧的悲剧色彩更体现在童养媳这个角色上。成为了童养媳的萧萧的生活似乎与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从这家转到那家”,然在这平静生活的背后隐伏的是代表主导地位的封建思想对人的自主权利的剥夺与对人自然本性的压制,这是一群不能自主的人。在封建思想的浸染下,沈从文笔下早期湘西人那种带有原始意味的自在人生形式受到了挫折,他们迷迷糊糊的照规矩办事,在一种无形的力量下被动做出选择。他们尚且如此,作为童养媳的萧萧受到的摆布较之更甚,她只有依附婆家才能获得基本的生存,正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她的身不由己就显得尤为明显,是生是死全由他人,只是由于她性格的单纯、天真及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懵懂,她这种不能自主的命运悲剧感就只能隐藏在作品背后,也正是这隐藏在背后的不为人物所自知的悲剧感折射出了这群乡村人的蒙昧。
然而萧萧毕竟没被沉潭,也没被发卖,似乎还如她所愿得以留在了丈夫家。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沈从文在他的湘西世界里所描绘的理想的生命形式图景,湘西人原始的淳朴与善良,合乎自然的人生形式在蒙昧保守面前占了优势。
无论童养媳的存在在人看来是多么的罪恶萧萧是较幸运的,她自然而然地生长着,并未受到任何虐待。她可以轻轻的随意唱着歌,与同乡人一起劳作,像孙女一样跟祖父撒娇。她合乎自然天性地生长着,一派天真,人格未曾受到一丝戕害。这些都得益于她生长在一个保留了人性之“常”的淳朴的乡村社会。萧萧的失身照规矩是要被沉潭的,然伯父并未读过“子曰”不忍萧萧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要被发卖的萧萧在事情经过弄明白后,大家也就释然了,萧萧没有受到任何来自舆论的打击。没有相当的主顾来看人,萧萧也就自然而然地住了下来,生了儿子后的萧萧“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新的生命带来的是合乎自然的喜悦,儿子也并没有因为“不纯”的身份而受到歧视。萧萧的失身在大家的生活中不过是泛起了一丝涟漪,随即就平静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自然的就忘了这事,仿佛一切本就该是如此。大自然养育了这群乡村人,他们也就按照自然本性生活,淳朴、善良,不怀丝毫恶意。
萧萧所生活的环境是沈从文所寄托理想生命形式的所在,这里的人带着原始的古朴与自然的纯真生活在这片宁静的乡下,受着这自然的养育,他们是一群健康而充满活力的自然人。然而在这人性之“常”中也受到了社会之“变”的污染,当沈从文再次返乡时看到的湘西毕竟与他生活在都市时所回忆的湘西还是不同的,当以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湘西时,这个现实中的湘西在保有其原始淳朴时也仍带有其蒙昧未化的保守面,这交织着封建文化的蒙昧使得生活在这的湘西人带有淡淡的悲剧感,这也正是沈从文在结尾所传达出的,萧萧固然算不得一个纯悲剧式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读者看着又一个“萧萧”进门时,那种命运轮回的失落感总也挥之不去。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A].沈从文选集(第五卷)[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12).
作者简介:
高艳琼(1992—),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萧萧》里的同名女主人公是个童养媳,做了童养媳的萧萧成了婆家的所有物,每天应作的事就是照料丈夫,同时帮着婆家劳作。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然而在这“常”中生出了“变”,随着年龄与身体的成长,埋藏在萧萧体内的原始欲望受到引诱,花狗的歌唱使得萧萧开了心窍,被花狗变成了妇人却遭到遗弃,东窗事发后,等待萧萧的要么是沉潭,要么是发卖。好在萧萧的伯父不忍把她沉潭,那就只好发卖。然而一直没有主顾来看人,萧萧又生了个儿子,这件事就这样被大家自然而然地遗忘了,萧萧就这样留在了婆家。萧萧的命运似乎经历了一个由悲转喜的过程,然而从现代启蒙的眼光看,萧萧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她从成为童养媳这个角色开始就已决定了她在命运面前的不自主地位。然我们大可不必替她可怜,因为她“不曾预备要人怜悯,也不知道可怜自己”,生命于她来讲不过就是“活下去”,她“糊糊涂涂的心”即使萌发过做“女学生”的念头,在意识到自己的性命可能不保时有了逃走的想法,那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一旦有了外界的干扰,她就放弃了这种自主性。造成这一切的缘由正如决定萧萧命运的缘由一样,都取决于她所处环境中的人事。
萧萧生活在一个封闭保守的乡村环境中,这里的人们几乎与世隔绝,外面世界的改变他们不理解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在他们看来,这一切近乎是另一个世界,是仅供他们饭后的谈资与笑话。代表外面变动世界的女学生与萧萧的祖父们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外面发生怎样轰轰烈烈的改变,乡下人的生活还是照规矩的进行着,保留着他们人生方式之“常”。然而祖父关于女学生发的闲谈却在萧萧脑内激起了一丝涟漪,她凭借女性的本能觉察出女学生的“自由”生活是“极有趣味”的,在怀孕后她感到了生命可能受到的威胁,于是跟着女学生走成了她最后的救命稻草,只是萧萧的这种自主意识太过脆弱,她生活的外部社会环境压制了这尚未发展的美好憧憬,封闭保守的乡村人对火车毫无认识对女学生更无法接受,又怎会有供萧萧这种憧憬愿望得以发展的条件,除非新事物的强行进入,否则等待这群乡村人的只有百年的孤独与命运的轮回(小说的结尾似乎传达了这种意味)。正是在这种封闭保守的环境下,萧萧做女学生的愿望绝无实现的可能,因此一旦她的出逃被发现,她就再也没有任何挣扎,只是任凭他人发落。
萧萧的悲剧色彩更体现在童养媳这个角色上。成为了童养媳的萧萧的生活似乎与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从这家转到那家”,然在这平静生活的背后隐伏的是代表主导地位的封建思想对人的自主权利的剥夺与对人自然本性的压制,这是一群不能自主的人。在封建思想的浸染下,沈从文笔下早期湘西人那种带有原始意味的自在人生形式受到了挫折,他们迷迷糊糊的照规矩办事,在一种无形的力量下被动做出选择。他们尚且如此,作为童养媳的萧萧受到的摆布较之更甚,她只有依附婆家才能获得基本的生存,正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她的身不由己就显得尤为明显,是生是死全由他人,只是由于她性格的单纯、天真及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懵懂,她这种不能自主的命运悲剧感就只能隐藏在作品背后,也正是这隐藏在背后的不为人物所自知的悲剧感折射出了这群乡村人的蒙昧。
然而萧萧毕竟没被沉潭,也没被发卖,似乎还如她所愿得以留在了丈夫家。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沈从文在他的湘西世界里所描绘的理想的生命形式图景,湘西人原始的淳朴与善良,合乎自然的人生形式在蒙昧保守面前占了优势。
无论童养媳的存在在人看来是多么的罪恶萧萧是较幸运的,她自然而然地生长着,并未受到任何虐待。她可以轻轻的随意唱着歌,与同乡人一起劳作,像孙女一样跟祖父撒娇。她合乎自然天性地生长着,一派天真,人格未曾受到一丝戕害。这些都得益于她生长在一个保留了人性之“常”的淳朴的乡村社会。萧萧的失身照规矩是要被沉潭的,然伯父并未读过“子曰”不忍萧萧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要被发卖的萧萧在事情经过弄明白后,大家也就释然了,萧萧没有受到任何来自舆论的打击。没有相当的主顾来看人,萧萧也就自然而然地住了下来,生了儿子后的萧萧“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新的生命带来的是合乎自然的喜悦,儿子也并没有因为“不纯”的身份而受到歧视。萧萧的失身在大家的生活中不过是泛起了一丝涟漪,随即就平静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自然的就忘了这事,仿佛一切本就该是如此。大自然养育了这群乡村人,他们也就按照自然本性生活,淳朴、善良,不怀丝毫恶意。
萧萧所生活的环境是沈从文所寄托理想生命形式的所在,这里的人带着原始的古朴与自然的纯真生活在这片宁静的乡下,受着这自然的养育,他们是一群健康而充满活力的自然人。然而在这人性之“常”中也受到了社会之“变”的污染,当沈从文再次返乡时看到的湘西毕竟与他生活在都市时所回忆的湘西还是不同的,当以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湘西时,这个现实中的湘西在保有其原始淳朴时也仍带有其蒙昧未化的保守面,这交织着封建文化的蒙昧使得生活在这的湘西人带有淡淡的悲剧感,这也正是沈从文在结尾所传达出的,萧萧固然算不得一个纯悲剧式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读者看着又一个“萧萧”进门时,那种命运轮回的失落感总也挥之不去。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A].沈从文选集(第五卷)[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12).
作者简介:
高艳琼(1992—),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