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人论世是我们鉴赏诗歌的重要依据,因为诗人的经历对其诗歌创作有着莫大的影响。纳兰性德是清代一位身世传奇的诗人,他在仕途上的挣扎,在情爱上的坎坷都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纳兰性德;仕途坎坷;情路艰辛;诗歌创作
纳兰性德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正黄旗人。十七入太学,十八中举,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疾而歿。纳兰性德被誉为“清代词人之冠”,被王国维推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的一生虽经历简单,但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仕途之路,爱情之途,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生与死的诀别,一切触动纳兰敏感神经的琐碎细节都被一一映刻在他不朽的词作中。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御前侍卫的身份使他常常随帝出巡,走过了不少大漠塞北,观景生情,而人生中总有很多痛入骨髓的悲凉,正如纳兰性德作品中所展现的凄清与悲情。芸芸众生,却偏偏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日日在君王身边,如履薄冰。立于大漠,北风呜咽,边塞的雪掩埋了黄沙。他以雪花自况,认为这苍茫大漠的雪花与自己一样,不属于这个荣华熠熠的金粉世界。翩翩佳公子,却不愿做那人间富贵花。他希冀生活在平凡的大千世界,却无力挣脱家族门第的束缚,只能在富贵荣华的簇拥中虚度光阴,剪不断,理还乱。倒不如随了心愿,飘泊天涯。
你看我加官进爵,春风得意,却不知我内心挣扎。伴君如伴虎的生活使得性本恬淡的纳兰在康熙身边必须时时警醒、步步留心,他的词中常流露出这样的情绪,“夜阑怕犯金吾禁,几度同君对榻眠”,“平堤夜试桃花马,明日君王幸玉泉”。一颗生来词人带有的敏感的心深深觉出这种生活的繁累和索然无味。而这种苦闷、痛苦只能寄托于词中。在他二十二岁生日时写了一首《瑞鹤仙》自贺:
“马齿加长矣,枉碌碌乾坤,问汝何事。浮名总如水。拚尊前杯酒,一生长醉。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且随缘、去住无心,冷眼华亭鹤唳。
无寐。宿酲犹在,小玉来言,日高花睡。明月阑干,曾说与,应须记。是蛾眉便自、供人嫉妒,风雨飘残花蕊。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
此时纳兰刚中进士,并授三等侍卫,按说正是人生起步、春风得意之时,但他已觉察到了官场黑暗、人心险恶。风雨飘摇之中的花朵又怎能保全自身?浮名总如水,且让它随缘而去吧。
纳兰性德虽生于将相之家,却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在他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中,为后世约留下了348首词,其中爱情词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他先后经历了三段坎坷的爱情,先未能与表妹厮守,便只能提笔凝眉,挥毫泼墨化作这首: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正是因为这种无法被成全的缺憾造就了纳兰这首《减字木兰花》,情人相遇本该分外甜蜜,而他们只能默默无语,相遇难再。欲诉幽情,但那绵绵情意中渗入的苦涩辛酸又有谁能知晓?
纳兰有原配盧氏,婚后三年便死于难产,从此天人永隔,一句“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应久醒矣!料已觉人间无味。”卢氏的逝去,给纳兰留下了亘古的悲伤,他把无限的思念与悲情化为词句,缠绵悱恻,字字泣血。
卢氏十八岁时与纳兰成婚,知书达理,才貌双全,与纳兰感情甚笃。在卢氏故去后纳兰把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之思、愧疚之意和悲切之情融于自己的词作之中,使其悼亡词有一种真挚的、触动人心的力量,其中这首《浣溪沙》就令人难以自拔: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西风冷冷,黄叶萧萧,几多萧瑟。往日夫妻生活的温馨与清雅,与而今的孤独凄凉,当时的漫不经意,如今却是多么令人珍念。每一个平平凡凡的快乐都是弥足珍贵、来之不易的。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此词作于1680年,卢氏已故去三载。在这三年中,当年突如其来的阴阳永隔使纳兰沉浸在悲痛之中。三年之梦本该醒,但却未醒。原本的山盟海誓早已散去,只能期盼来生再相遇,却又担心不能执手白头。如此矛盾之情流露出了纳兰凄凉悲伤又绝望的心境。
在妻亡后,纳兰将弱冠时命名为《侧帽集》的词集更名为《饮水》,取自“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而已”之意。这说明了纳兰心境的改变,伤情的经历也带来了他词风的极大的变化。不得不说,卢氏的逝去给纳兰的人生更添了一笔悲哀的色彩。
关键词:纳兰性德;仕途坎坷;情路艰辛;诗歌创作
纳兰性德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正黄旗人。十七入太学,十八中举,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疾而歿。纳兰性德被誉为“清代词人之冠”,被王国维推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的一生虽经历简单,但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仕途之路,爱情之途,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生与死的诀别,一切触动纳兰敏感神经的琐碎细节都被一一映刻在他不朽的词作中。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御前侍卫的身份使他常常随帝出巡,走过了不少大漠塞北,观景生情,而人生中总有很多痛入骨髓的悲凉,正如纳兰性德作品中所展现的凄清与悲情。芸芸众生,却偏偏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日日在君王身边,如履薄冰。立于大漠,北风呜咽,边塞的雪掩埋了黄沙。他以雪花自况,认为这苍茫大漠的雪花与自己一样,不属于这个荣华熠熠的金粉世界。翩翩佳公子,却不愿做那人间富贵花。他希冀生活在平凡的大千世界,却无力挣脱家族门第的束缚,只能在富贵荣华的簇拥中虚度光阴,剪不断,理还乱。倒不如随了心愿,飘泊天涯。
你看我加官进爵,春风得意,却不知我内心挣扎。伴君如伴虎的生活使得性本恬淡的纳兰在康熙身边必须时时警醒、步步留心,他的词中常流露出这样的情绪,“夜阑怕犯金吾禁,几度同君对榻眠”,“平堤夜试桃花马,明日君王幸玉泉”。一颗生来词人带有的敏感的心深深觉出这种生活的繁累和索然无味。而这种苦闷、痛苦只能寄托于词中。在他二十二岁生日时写了一首《瑞鹤仙》自贺:
“马齿加长矣,枉碌碌乾坤,问汝何事。浮名总如水。拚尊前杯酒,一生长醉。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且随缘、去住无心,冷眼华亭鹤唳。
无寐。宿酲犹在,小玉来言,日高花睡。明月阑干,曾说与,应须记。是蛾眉便自、供人嫉妒,风雨飘残花蕊。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
此时纳兰刚中进士,并授三等侍卫,按说正是人生起步、春风得意之时,但他已觉察到了官场黑暗、人心险恶。风雨飘摇之中的花朵又怎能保全自身?浮名总如水,且让它随缘而去吧。
纳兰性德虽生于将相之家,却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在他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中,为后世约留下了348首词,其中爱情词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他先后经历了三段坎坷的爱情,先未能与表妹厮守,便只能提笔凝眉,挥毫泼墨化作这首: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正是因为这种无法被成全的缺憾造就了纳兰这首《减字木兰花》,情人相遇本该分外甜蜜,而他们只能默默无语,相遇难再。欲诉幽情,但那绵绵情意中渗入的苦涩辛酸又有谁能知晓?
纳兰有原配盧氏,婚后三年便死于难产,从此天人永隔,一句“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应久醒矣!料已觉人间无味。”卢氏的逝去,给纳兰留下了亘古的悲伤,他把无限的思念与悲情化为词句,缠绵悱恻,字字泣血。
卢氏十八岁时与纳兰成婚,知书达理,才貌双全,与纳兰感情甚笃。在卢氏故去后纳兰把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之思、愧疚之意和悲切之情融于自己的词作之中,使其悼亡词有一种真挚的、触动人心的力量,其中这首《浣溪沙》就令人难以自拔: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西风冷冷,黄叶萧萧,几多萧瑟。往日夫妻生活的温馨与清雅,与而今的孤独凄凉,当时的漫不经意,如今却是多么令人珍念。每一个平平凡凡的快乐都是弥足珍贵、来之不易的。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此词作于1680年,卢氏已故去三载。在这三年中,当年突如其来的阴阳永隔使纳兰沉浸在悲痛之中。三年之梦本该醒,但却未醒。原本的山盟海誓早已散去,只能期盼来生再相遇,却又担心不能执手白头。如此矛盾之情流露出了纳兰凄凉悲伤又绝望的心境。
在妻亡后,纳兰将弱冠时命名为《侧帽集》的词集更名为《饮水》,取自“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而已”之意。这说明了纳兰心境的改变,伤情的经历也带来了他词风的极大的变化。不得不说,卢氏的逝去给纳兰的人生更添了一笔悲哀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