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汉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学习背景下,对于传统文化的接收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是教学者没有从心理和行为层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所造成的。因此无论是文化体系建设、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编写都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导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多元文化 藏汉学生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研究》(NYQNKY2015-04);2015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传统文化在汉语文类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31-01
一、研究问题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目前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主要体现在:1.以职业导向,整合官、研 、学、产等各界资源 ,形成一套独特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体系;2.以精神继承为导向,以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教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的局限在于:以上研究主要是在单一文化背景下探讨传统文化传承,对跨文化的研究相对匮乏,因而对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特定传播对象缺少应有的关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选取了西藏农牧学院的藏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在西藏农牧学院进行实地考察。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我们将传统文化分解为藏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他民族传统文化(这里主要指汉文化)两大类,分别从传播对象对多元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多元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对策措施三个方面设置研究问题。针对以下研究内容,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
1.藏汉学生接触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渠道和模式。
2.藏汉学生对待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立场如何,什么因素有利于其强化正面立场。
3.学校如何增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调查分析
1.藏汉学生接触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动机以兴趣和获取知识为主
我们的调查对象包含了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尽管大一学生都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学习传统文化课,但“修学分”并不是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而“出于兴趣”、“增长知识”居所有选项中的第一、第二位,其次是“对找工作有帮助”。这一结果与调查组对大三、大四学生的调查相比有较大的差异,高年级的学生常以工作为导向。
2.藏汉学生普遍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持正面立场,多元文化的相似性有助于其强化这种好感
为了了解调查对象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我们设计了“你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这样一题,在所有回答中,多数人选择 “喜欢”,虽然也有学生采取模糊策略选择了“不确定”,但“很不喜欢”和“不喜欢”的比例仍占少数,分别为11%和12%。
课题组对调查对象在学习大一开设的《基础汉语》(《基础藏语》)前后的立场是否发生变化进行两次对比调查,对于“课程学习前后态度发生怎样变化”一项,选择“变好了”的占绝大部分,其比例为67%,选择“没变”的为23%,而选择“变差了”的仅为3.4%。对于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自己感兴趣排名第一,其次是教师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文化的相似性。
3.日常生活是藏汉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首要渠道,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接收成为重要议题
在对藏汉学生的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他们接收传统文化的渠道首先是日常生活,这其实是不难理解的,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历史悠久,且较多地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个人出生不久就有可能和传统文化发生关系,如节日习俗、服装、宗教等,所产生的影响广泛而深入。其次是课堂和大众媒体。这说明在获取传统文化方面,学生主要以被动接收为主,缺乏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依赖课堂,因此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何以兴趣为导向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4.藏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欠佳,碎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深度。
为了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我们设计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词,在汉文化中如:中医(阴阳、五行、《黄帝内经》等)、唐诗宋词(婉约派、豪放派、格律、初唐四杰等)、汉字书法(颜真卿、篆书、拓片)等,少数民族文化中如:唐卡(噶玛嘎孜画派)、藏医(《四部医典》、三因学说)、长生天、呼麦等,针对这些文化名词,我们设置四个选项(如: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一般了解 D.不了解),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有陌生化倾向,反而藏族学生在认知方面更加广泛,但总体来说,藏汉学生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认知深度欠佳。
四、对策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决定从传统文化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上探讨如何增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一)建立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从宏观上说,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和连贯的传播计划和学习步骤。我们都知道,语文课承载了大部分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少量穿插在选修课里,这些课程之间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学生很难建构完整的文化观念,从而产生碎片化的文化认识。因此从制定高校学生应掌握的文化内容到开设哪些相关课程,以及具体的教学安排和步骤,都应该围绕一个教学体系展开。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鉴于学生接收知识的被动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以课程为载体,并且兼顾其工具性和文化性。如果把文化传播仅限于语文课堂的话,那么文化的广度和深度都难以发掘。因此除了在大一藏汉学生分别开设基础语文课以了解彼此的文化以外,还可以将文化课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互补,如与大学体育课程,在讲授太极拳之前,通过对这一传统体育的文化介绍来扩展这门学科的广度,加深学生对这一运动渊源的认识。
(三)在教材编写方面,目前在民族地区,教材编写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民族单一化倾向严重,缺乏多元文化融合的内容,也缺乏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案例。藏汉学生普遍反映两种传统文化的相似性是他们学习取得效果的首要原因。比如汉语文教材里面加入通过翻译的藏族诗歌、小说节选、神话等文学作品,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在消除学生对其他文化的距离感,并借助文化相似性来提升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多元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存在重重障碍,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统一思想、积极部署,更需要学校来建设与学生认知相对应的教学体系,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到课堂教学都从体系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游文静.台湾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体系初探[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2(06).
[2]容中逵.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三种教育误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2).
[3]吴瑛,阮桂君. 中国文化在美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效果调查——以匹兹堡地区孔子学院为例[J].学术交流,2010(10).
[4]史鐵杰,余妍霞.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淮论坛,2015(2).
作者简介:
江洋(1987.6-),女,汉族,四川射洪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多元文化 藏汉学生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研究》(NYQNKY2015-04);2015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传统文化在汉语文类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31-01
一、研究问题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目前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主要体现在:1.以职业导向,整合官、研 、学、产等各界资源 ,形成一套独特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体系;2.以精神继承为导向,以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教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的局限在于:以上研究主要是在单一文化背景下探讨传统文化传承,对跨文化的研究相对匮乏,因而对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特定传播对象缺少应有的关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选取了西藏农牧学院的藏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在西藏农牧学院进行实地考察。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我们将传统文化分解为藏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他民族传统文化(这里主要指汉文化)两大类,分别从传播对象对多元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多元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对策措施三个方面设置研究问题。针对以下研究内容,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
1.藏汉学生接触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渠道和模式。
2.藏汉学生对待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立场如何,什么因素有利于其强化正面立场。
3.学校如何增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调查分析
1.藏汉学生接触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动机以兴趣和获取知识为主
我们的调查对象包含了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尽管大一学生都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学习传统文化课,但“修学分”并不是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而“出于兴趣”、“增长知识”居所有选项中的第一、第二位,其次是“对找工作有帮助”。这一结果与调查组对大三、大四学生的调查相比有较大的差异,高年级的学生常以工作为导向。
2.藏汉学生普遍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持正面立场,多元文化的相似性有助于其强化这种好感
为了了解调查对象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我们设计了“你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这样一题,在所有回答中,多数人选择 “喜欢”,虽然也有学生采取模糊策略选择了“不确定”,但“很不喜欢”和“不喜欢”的比例仍占少数,分别为11%和12%。
课题组对调查对象在学习大一开设的《基础汉语》(《基础藏语》)前后的立场是否发生变化进行两次对比调查,对于“课程学习前后态度发生怎样变化”一项,选择“变好了”的占绝大部分,其比例为67%,选择“没变”的为23%,而选择“变差了”的仅为3.4%。对于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自己感兴趣排名第一,其次是教师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文化的相似性。
3.日常生活是藏汉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首要渠道,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接收成为重要议题
在对藏汉学生的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他们接收传统文化的渠道首先是日常生活,这其实是不难理解的,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历史悠久,且较多地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个人出生不久就有可能和传统文化发生关系,如节日习俗、服装、宗教等,所产生的影响广泛而深入。其次是课堂和大众媒体。这说明在获取传统文化方面,学生主要以被动接收为主,缺乏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依赖课堂,因此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何以兴趣为导向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4.藏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欠佳,碎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深度。
为了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我们设计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词,在汉文化中如:中医(阴阳、五行、《黄帝内经》等)、唐诗宋词(婉约派、豪放派、格律、初唐四杰等)、汉字书法(颜真卿、篆书、拓片)等,少数民族文化中如:唐卡(噶玛嘎孜画派)、藏医(《四部医典》、三因学说)、长生天、呼麦等,针对这些文化名词,我们设置四个选项(如: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一般了解 D.不了解),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有陌生化倾向,反而藏族学生在认知方面更加广泛,但总体来说,藏汉学生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认知深度欠佳。
四、对策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决定从传统文化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上探讨如何增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一)建立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从宏观上说,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和连贯的传播计划和学习步骤。我们都知道,语文课承载了大部分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少量穿插在选修课里,这些课程之间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学生很难建构完整的文化观念,从而产生碎片化的文化认识。因此从制定高校学生应掌握的文化内容到开设哪些相关课程,以及具体的教学安排和步骤,都应该围绕一个教学体系展开。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鉴于学生接收知识的被动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以课程为载体,并且兼顾其工具性和文化性。如果把文化传播仅限于语文课堂的话,那么文化的广度和深度都难以发掘。因此除了在大一藏汉学生分别开设基础语文课以了解彼此的文化以外,还可以将文化课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互补,如与大学体育课程,在讲授太极拳之前,通过对这一传统体育的文化介绍来扩展这门学科的广度,加深学生对这一运动渊源的认识。
(三)在教材编写方面,目前在民族地区,教材编写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民族单一化倾向严重,缺乏多元文化融合的内容,也缺乏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案例。藏汉学生普遍反映两种传统文化的相似性是他们学习取得效果的首要原因。比如汉语文教材里面加入通过翻译的藏族诗歌、小说节选、神话等文学作品,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在消除学生对其他文化的距离感,并借助文化相似性来提升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多元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存在重重障碍,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统一思想、积极部署,更需要学校来建设与学生认知相对应的教学体系,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到课堂教学都从体系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游文静.台湾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体系初探[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2(06).
[2]容中逵.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三种教育误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2).
[3]吴瑛,阮桂君. 中国文化在美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效果调查——以匹兹堡地区孔子学院为例[J].学术交流,2010(10).
[4]史鐵杰,余妍霞.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淮论坛,2015(2).
作者简介:
江洋(1987.6-),女,汉族,四川射洪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