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即将建成,传统的城市基层民主自治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这就需要新的组织来适应新的形势,社区就是在新形势下诞生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事物。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传统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纽带,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以行业、单位和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必然会被打破。社区作为新的基层行政单位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不仅地位提高,职能增多。而且,以社区为主导的和以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潮流中,已经在很多实践中相对具备完整的体系和运行体制。
关键词:新常态;目标整合;社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社区管理
引言
中国城乡建设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取得卓越成绩的同时却是以污染环境、牺牲资源来换取城乡建设的资金市场,目前中国的城乡建设还在趋于加速,房地产市场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在目前趋于平缓,城乡建设的背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科教文卫等方面的问题捉襟见肘,政府支援的力度远远赶不上我国城市飞速扩拓展的步伐,特别在新兴社区,存在物业分工责任不明,房地产商只顾及个体利益而不考虑其他社会效应,造成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暴露了诸多问题和面临严峻考验。因此,研究社区建设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一、文献回顾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在社会学上是指聚集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定规范和制度而形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拥有一定的社区人口、社区空间地域、社区设施、社区文化。
(二)社区建设概念的提出
1991年5月民政部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1998年7月为了配合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调整,“社区建设”的概念被国务院认可。
《中国百科大全书社会学卷》认为:“社区建设是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改善社区经济、文化、社会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建设是指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强化社区功能,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城市社区建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和老城区改造困难
1、社区建设基础薄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区机制基础薄弱,政府很难对社区形成有效的资金供给。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淡薄,对于公共事务的决策参与热情极度低下。社区硬件设施基础薄弱,社区绿化环境较差,休闲娱乐体育健身设施相对匮乏。
2、老城区改造困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兴城市的发展弹性严重不足,老城区功能多样(居住空间、商贸空间、等功能区划分不科学),导致城市的空间格局欠缺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城市拓展空间不足,新兴功能区欠缺活力。
(二)社区管理模式陈旧和管理思想落后
首先,不同地域形成一定的社区,在自然、经济、社会基础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自然形成种类各异的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还没有被完全淘汰
其次,在我国建国后形成的“街居制”和“单位制”这种管理模式还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作用。
三、城市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良性的运作机制和发挥基层民主
社区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这是城市社区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尚未理顺,与“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建设思想有极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顺关系。
因此,对于社区的具体行政配置、人事安排、岗位设置都应该具体全面和相互协调,对于社区建设的具体计划要落实到每家每户,对社区领导干部要形成“问责制“和“行政项目终身负责制”,其次发挥社区基层民主,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民主运行模式,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民主氛围,形成一个系统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权责明确的运作机制,增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公共监督意识。
(二)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及创新社会资金吸纳和放宽政策限制
社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绿化相对较差,休闲娱乐设施欠缺,这是目前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首先,可以放松政府约束让社区自力更生,降低社区的机会成本,减小对社区商业店铺回扣比例的收取标准,提高政府对社区财务返还的比重,让社区自己管理好和发展好社区的商业、企业。其次,可以利用招商引资等手段作为发展和解决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过少问题。最后,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固定专项资金作为社区建设发展的“第二动力”,从而有效保障社区工作经费的运转,增加休闲娱乐硬件设施和绿化建设的成本支出。
(三)更新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及创新老城区改造
科学规划老城区,合理建设新社区。从实践上看,这就要求政府出台新的政策,对老社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或者重建,合理规划和创新布局功能分区。另外一方面,加强新社区的形象宣传,建立居民和政府沟通对话机制,增强居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社区的文化品牌软实力。
更新现有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政府要引荐已经发展成型的优秀社区建设和管理模式,(如:政府主导型、综合型、自治型等模式),并加以推广,把社区建设和管理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定式和科学发展方向。社区建设管理模式应该从:服务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稳定功能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对社区管理思想的更新,其主要从价值更新和目标整合两个方面着手。价值更新要求社区管理必须提出社区核心价值观念培育公民精神和构建公民社会。目标整合就是要求社区建设要把社会责任、社会效益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不同利益群体,鼓励社区居民积极热心参与社区事务。从而为社区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范式。(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汪大海、魏娜主编的《社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郭强主编的《中国社区建设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 谢守红主编的《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中国物资出版社
[4] 玉燕燕主编的《2007年,北京社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 魏娜主编的《社区管理原理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王智慧主编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7]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 魏娜主编的《社区组织与社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何云峰主编的《社区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传统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纽带,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以行业、单位和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必然会被打破。社区作为新的基层行政单位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不仅地位提高,职能增多。而且,以社区为主导的和以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潮流中,已经在很多实践中相对具备完整的体系和运行体制。
关键词:新常态;目标整合;社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社区管理
引言
中国城乡建设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取得卓越成绩的同时却是以污染环境、牺牲资源来换取城乡建设的资金市场,目前中国的城乡建设还在趋于加速,房地产市场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在目前趋于平缓,城乡建设的背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科教文卫等方面的问题捉襟见肘,政府支援的力度远远赶不上我国城市飞速扩拓展的步伐,特别在新兴社区,存在物业分工责任不明,房地产商只顾及个体利益而不考虑其他社会效应,造成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暴露了诸多问题和面临严峻考验。因此,研究社区建设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一、文献回顾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在社会学上是指聚集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定规范和制度而形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拥有一定的社区人口、社区空间地域、社区设施、社区文化。
(二)社区建设概念的提出
1991年5月民政部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1998年7月为了配合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调整,“社区建设”的概念被国务院认可。
《中国百科大全书社会学卷》认为:“社区建设是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改善社区经济、文化、社会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建设是指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强化社区功能,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城市社区建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和老城区改造困难
1、社区建设基础薄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区机制基础薄弱,政府很难对社区形成有效的资金供给。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淡薄,对于公共事务的决策参与热情极度低下。社区硬件设施基础薄弱,社区绿化环境较差,休闲娱乐体育健身设施相对匮乏。
2、老城区改造困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兴城市的发展弹性严重不足,老城区功能多样(居住空间、商贸空间、等功能区划分不科学),导致城市的空间格局欠缺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城市拓展空间不足,新兴功能区欠缺活力。
(二)社区管理模式陈旧和管理思想落后
首先,不同地域形成一定的社区,在自然、经济、社会基础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自然形成种类各异的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还没有被完全淘汰
其次,在我国建国后形成的“街居制”和“单位制”这种管理模式还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作用。
三、城市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良性的运作机制和发挥基层民主
社区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这是城市社区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尚未理顺,与“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建设思想有极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顺关系。
因此,对于社区的具体行政配置、人事安排、岗位设置都应该具体全面和相互协调,对于社区建设的具体计划要落实到每家每户,对社区领导干部要形成“问责制“和“行政项目终身负责制”,其次发挥社区基层民主,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民主运行模式,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民主氛围,形成一个系统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权责明确的运作机制,增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公共监督意识。
(二)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及创新社会资金吸纳和放宽政策限制
社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绿化相对较差,休闲娱乐设施欠缺,这是目前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首先,可以放松政府约束让社区自力更生,降低社区的机会成本,减小对社区商业店铺回扣比例的收取标准,提高政府对社区财务返还的比重,让社区自己管理好和发展好社区的商业、企业。其次,可以利用招商引资等手段作为发展和解决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过少问题。最后,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固定专项资金作为社区建设发展的“第二动力”,从而有效保障社区工作经费的运转,增加休闲娱乐硬件设施和绿化建设的成本支出。
(三)更新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及创新老城区改造
科学规划老城区,合理建设新社区。从实践上看,这就要求政府出台新的政策,对老社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或者重建,合理规划和创新布局功能分区。另外一方面,加强新社区的形象宣传,建立居民和政府沟通对话机制,增强居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社区的文化品牌软实力。
更新现有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政府要引荐已经发展成型的优秀社区建设和管理模式,(如:政府主导型、综合型、自治型等模式),并加以推广,把社区建设和管理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定式和科学发展方向。社区建设管理模式应该从:服务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稳定功能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对社区管理思想的更新,其主要从价值更新和目标整合两个方面着手。价值更新要求社区管理必须提出社区核心价值观念培育公民精神和构建公民社会。目标整合就是要求社区建设要把社会责任、社会效益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不同利益群体,鼓励社区居民积极热心参与社区事务。从而为社区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范式。(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汪大海、魏娜主编的《社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郭强主编的《中国社区建设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 谢守红主编的《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中国物资出版社
[4] 玉燕燕主编的《2007年,北京社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 魏娜主编的《社区管理原理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王智慧主编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7]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 魏娜主编的《社区组织与社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何云峰主编的《社区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