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打造活力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bi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精心创设和丰富各种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引起共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接受体育教育。感受运动乐趣。新课程理念认为,优质的知识呈现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
  一、让教学内容充满情趣
  1、捕捉贴近学生生活事件,创设生活隋境
  体育源于生活,生活是体育运动的大课堂,将新鲜的“生活”引入课堂,令学生耳目一新,出乎意料,能激起课堂“情趣”水花。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每一个孩子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玩和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
  2、拓展延伸相关运动技能,开展同类运动技能练习
  学习运动技能,要注重技能 技术 兴趣 情感 基础知识,但不是简单的相加,要融合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载体中。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对所学的运动技术要基本上掌握正确的方法,学的结果要成个样子,要让学生既知正确的,又求正确的,但对技术的细节不要太苛求。所以,在设计学习相关运动技能的教学情境时,要围绕教学原点进行,由简单到复杂,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最后达到教学要求,
  3、介绍趣味故事,实现寓教于乐
  情境体验是新课标的教学原则之一,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内在体验。
  二、让教学过程充满情趣
  1、设计精彩开局,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堂好的体育课犹如一曲美妙的音乐,有引人人胜的开始,有令人陶醉的高潮,有发人深思的结束。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也就是说,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包含情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机会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自主的学习状态。
  教学“两人三腿”游戏时,我是这样开场: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做过这个游戏,说说当时的情况。”学生迅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争先恐后的开始回答问题,这时我进一步引导:“能介绍一下成功的经验吗?”学生很快就谈到配合、合作的话题,就此导人新课,让学生带着成功的经验,开展练习迅速进入课堂当中。
  2、创造有利条件和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
  表现自我的机会是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的,因此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才华,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并且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样学生都能通过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获得成功同时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活动场地情境“留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以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美即有“缺陷”或“空白”形状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于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体育教学中“留白”就是教师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恰当、适时地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让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留白中淋漓尽致的得以体现,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年级立定跳远教学中,我用小体操垫让学生分组创设练习的形式(每组均为6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摆放出各种形式进行立定跳远练习,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三、让自己成为活力课堂的培育者、呵护者
  1、语言激发活力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的思想、交流感情的桥梁。教师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要努力是自己的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理的兴趣之火;想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
  2、宽容孕育活力
  在体育课上小学生的所有个性特征、性格特征将表露无遗。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理解方式来解读一名小学生内心世界,只能用一颗宽容的心,建立和谐的师生感情。这样,在课上及时的表扬、及时的鼓励以及及时的批评教育,都能使体育课堂有掌声。有笑声、有汗水。
  3、创新保持活力
  一个追求课堂活力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来就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心意不断的教材处理,创意连连的课堂导入,回味无穷的教学收尾,变动不拘的教学方法,永葆风趣的教学语言,有效的教学情境设置,用不断创新保持课堂活力不断。
  总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活力体育课堂的体现,必须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特点;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遵循科学的教育原理,要有启发性、直观性、可接受性,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使科学性和实效性有机相统一,否则所创设的情境只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共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小学低段数学分组教学的课堂,力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每个人学不同的数学,每个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模块式”课堂是可以依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情等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整合与建构的实效课堂。我们在低段数学课堂中运用分组教学的形式,立足
一节课的成败,一节课品味的高低,一节课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思维是否被激活,在于思维是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多思,深思凝异窍,熟虑得事理。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指的是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思”的教学理念,创设相应的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引发多思,活跃创造思维 
当一只小蝴蝶好不好?我的小伙伴们都说:“當一只小蝴蝶一点都不好。”  下雨了,我们不能飞出去玩耍;我们的生命很短,成虫后只有短短的十五天……  不过我觉得当一只小蝴蝶很不错。  早上起来,我从美丽的花朵小床上爬起来,用一些花粉把翅膀变得又香又美。飞进公园看小朋友们快乐地玩耍,可以让心情变得很愉快,那可是天然的动画片呀!  我喜欢当一只小蝴蝶,很快乐的时候我会在花丛中跳舞。如果你在阳光明媚的早上看到
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叶斐声先生曾经说过:“学习语言必须多读,多讲,多背诵……中文,英文或是其他语言,我都喜欢背诵,因为背诵是帮助融会贯通的方法之一。”事实上,背诵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输入过程。英语背诵也是如此。  一、整体把握,方式灵活  1、遵循整体把握 优化教学方法  在语篇教学中,首先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课文内容是一个整体,它强调英语教学的整体灌输及整体接受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要注重从青少年人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  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学校清醒地认识到,为了实现2020年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我们正肩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自主创新,关键在创新人才。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
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充分的预设,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如果预设课堂中所有的细节,按部就班,会束缚课堂的灵性。如何使课堂“动”起来呢?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回应儿童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能否关注幼儿的反应,给予适宜的回应,这决定着课堂的走向和与教学的有效程度。那么,什么是教师回应?关注教师的回应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一、回应的情感砝码  在大班语言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
0亲爱的乌鸦,对不起!上次是因为我太饿了,所以从你那儿骗(piàn)了一块肉吃。你能原谅我吗?  1.自从乌鸦被狐狸骗走一块肉以后,乌鸦就对狐狸不理不睬。  2.狐狸见乌鸦没有理他,就接着说下去。  3.乌鸦动心了,便和狐狸各买了4个甜瓜。  我保证以后不会再骗你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牛大叔水果店里的甜瓜正在搞优惠(huì)活动,1个甜瓜只卖3元,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样?  这次狐狸真的没有骗我,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就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来说,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我校数学组老师结合“数与代数”领域部分内容的教学,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要善于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去看待不同的方法,在遇到不同情况时合理的选择方法。  五年级(上册)——找(简单周期)规律,教学重点
摘要:本文以《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了学生如何才能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验设计分析:   细胞是所有生物构造的基本单位,通常很细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学生有较强的兴趣学习。本节课既要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还要知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的区别,同时还要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   制作装片的意义可通过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具有较后叶肉组织的叶片让学生
【现象一】:走进每一节英语课,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绘声绘色地教,学生在琅琅地读,时而角色互换朗读,时而上台表演对话。学生在表演课文内容时神采奕奕,非常享受各自的角色,俨然像一个个小演员。  【现象二】:在周六或周末,各种英语培训中心门口有许多家长接送孩子,采访一下为什么要送孩子来上培训班,基本回答都是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或是提高英语成绩。  通过这两个现象,笔者想,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