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为心不在焉,未做完一件事又急着做另一件事,似乎很忙碌,但永远无法做好一件事的学生担忧生气,甚至斥责。最后束手无策时,只好自圆其说:大概是他的个性吧?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安静的本质,如果我们懂得安排环境,孩子的心智就能奇妙的统整起来,因而变得镇静、喜悦,忙碌,忘却自我。古今伟人成功的共同特质之一,就是能专注到忘我的境界。
许多教师,其实也知道专注力对孩子的重要性,只是大多数不明白专注力是一项特质,只能经由练习而获得,无法经由命令而产生。如看到学生分心、注意力不能集中时,大声斥责或提醒他们要专心,是一点作用也没有的。
当我们处于安静状态时,精神是放松的,此时脑波会出现α波,而α波很适合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对右脑的开发,相当有帮助。右脑是直觉的脑,因此在右脑发达的时期,给予孩子任何教导,他们都会直觉、没有选择的吸收,同时右脑也是以潜意识为主的脑。而左脑是显意识的脑,有选择性辨别的能力,会对外来的信息說:“不!”因此,当孩子六岁后,左脑功能快速发展,就不会全盘接受父母师长的教导。若左右脑能同时使用时,学习能力可增加二至五倍。而孩子左右脑能均衡,身心才会健全。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静思素养就十分重要。当下流行“快餐教学”,课堂过于热闹是流弊之一。即使是学生在思考,也还存在诸多弊病,有学生受教师暗示而被动思考,缺乏应有的主体性;有学生只对所学内容进行形式化思考,没有利用自身的经验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经验的改造与认识的自我建构;缺乏足够的持续思考,思维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没有思维的纠结,是难以因困于问题而思,从而超越自我与他人。总之,思维的热闹化、浅表化、短暂性制约了学生形成优质的思维习性与素养。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静思习性的养成。
一、养成内敛沉思的性格
新中国有两位总理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有学人曾经行走在南开中学的校园里,所遇到的学子大都沉稳而内敛。有学者得出的结论:内敛性和思考型性格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直接关系。所以,学生要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地思考,甚或是获得创新性认识,切忌心浮气躁,毛毛草草地思考问题,而是要养成静思问题的习惯。这样才会充分调动自我的情智,体悟到问题的内蕴,获得对问题幽远的感受,产生妙乎于心的真知灼见。
那么,新课程下的学习应思考什么问题呢?以历史学科为例,应思考有关人性的自由精神;思考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思考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思考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由此,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应该是:用于思考——基于历史事实的知识解释;用于理解生活——基于历史方法透析社会问题;利用经验——基于历史结论认识历史过程。“好习惯就是好命运”,我们要追求有效的教学,就要关注学生性格的养成。
二、养成持续思考的习性
如果一个学生只能内敛,对一个问题缺乏持续不断地思考,那么他对这个问题未必获得多少真切的收获。所以,要想获得对问题的独到而有智慧性的认识,需要顽强的毅力,形成持久思考问题的习惯,应该纠结于某个问题,可能对这个问题暂时无甚见解。但由于迷恋这个问题,或许会自己出现灵感而自明,或许在与他人对话中获得启发而茅塞顿开,或许在阅读相关书籍中建立了知识的联系,因而受到启发而大彻大悟。只有养成对问题的持续思考,沉浸在这个问题中,他才更有可能获得顿悟,才会超越自我,没有对一个问题的持续思考,你就容易得到对问题的一知半解,认识流于肤浅,而很难洞察出他人之未见。所以,教学应培养思想者。
三、养成反思的能力
由于人们受经验与背景知识、思维习惯等影响,自身认识问题是有局限性的,所以需要坚持反思的习惯,反思性行为就是要找到问题支持的理由及其所导致的结果,并对任何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持续和仔细地考虑行为。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反思使我们从单纯的冲动和常规行动中解放出来,使我们能以远见指导我们的行动,以我们所能意识到的目的来安排我们的计划,使我们在行动时知道我们想要什么。
那么,如何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呢?
第一,创造静思的环境。
著名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每个走进孙老师教室的人,第一眼就会看到黑板两侧的条幅:“神圣的课堂永远安静;明亮的教室永远干净”。我们学校老师经过教学实践,也形成了一句引导学生学习的座右铭,那就是“入室即静,入室即学”,可谓如出一辙。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才能沉静下来。
第二,动静结合,张驰有度。
每次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边做作业边静静地思考,自行解决问题,这时不要给学生太多的关注,相信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任务,只要给一些确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这样能使课堂真正拥有一片“静土”。特别是在一些激烈的紧张的辩论后,安排几分钟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和疏理,学生就容易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合作讨论时,在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静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在静静地倾听中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
第三,要给一定的时间。
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给予过多的解释与引导,而要留给学生静静的、一定的思考时间。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起进入分析情景。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和疑问,教师要善于“卖关子”,让学生自行深入思考,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时,不妨给他们浇浇冷水,让他们静下心来再细细地思考:我考虑的全面了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呀?热闹的气氛,往往会造成学生过于浮躁,太急于求成,急于表现自己。而冷静地思考,才是教育成功的真谛。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安静的本质,如果我们懂得安排环境,孩子的心智就能奇妙的统整起来,因而变得镇静、喜悦,忙碌,忘却自我。古今伟人成功的共同特质之一,就是能专注到忘我的境界。
许多教师,其实也知道专注力对孩子的重要性,只是大多数不明白专注力是一项特质,只能经由练习而获得,无法经由命令而产生。如看到学生分心、注意力不能集中时,大声斥责或提醒他们要专心,是一点作用也没有的。
当我们处于安静状态时,精神是放松的,此时脑波会出现α波,而α波很适合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对右脑的开发,相当有帮助。右脑是直觉的脑,因此在右脑发达的时期,给予孩子任何教导,他们都会直觉、没有选择的吸收,同时右脑也是以潜意识为主的脑。而左脑是显意识的脑,有选择性辨别的能力,会对外来的信息說:“不!”因此,当孩子六岁后,左脑功能快速发展,就不会全盘接受父母师长的教导。若左右脑能同时使用时,学习能力可增加二至五倍。而孩子左右脑能均衡,身心才会健全。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静思素养就十分重要。当下流行“快餐教学”,课堂过于热闹是流弊之一。即使是学生在思考,也还存在诸多弊病,有学生受教师暗示而被动思考,缺乏应有的主体性;有学生只对所学内容进行形式化思考,没有利用自身的经验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经验的改造与认识的自我建构;缺乏足够的持续思考,思维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没有思维的纠结,是难以因困于问题而思,从而超越自我与他人。总之,思维的热闹化、浅表化、短暂性制约了学生形成优质的思维习性与素养。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静思习性的养成。
一、养成内敛沉思的性格
新中国有两位总理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有学人曾经行走在南开中学的校园里,所遇到的学子大都沉稳而内敛。有学者得出的结论:内敛性和思考型性格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直接关系。所以,学生要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地思考,甚或是获得创新性认识,切忌心浮气躁,毛毛草草地思考问题,而是要养成静思问题的习惯。这样才会充分调动自我的情智,体悟到问题的内蕴,获得对问题幽远的感受,产生妙乎于心的真知灼见。
那么,新课程下的学习应思考什么问题呢?以历史学科为例,应思考有关人性的自由精神;思考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思考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思考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由此,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应该是:用于思考——基于历史事实的知识解释;用于理解生活——基于历史方法透析社会问题;利用经验——基于历史结论认识历史过程。“好习惯就是好命运”,我们要追求有效的教学,就要关注学生性格的养成。
二、养成持续思考的习性
如果一个学生只能内敛,对一个问题缺乏持续不断地思考,那么他对这个问题未必获得多少真切的收获。所以,要想获得对问题的独到而有智慧性的认识,需要顽强的毅力,形成持久思考问题的习惯,应该纠结于某个问题,可能对这个问题暂时无甚见解。但由于迷恋这个问题,或许会自己出现灵感而自明,或许在与他人对话中获得启发而茅塞顿开,或许在阅读相关书籍中建立了知识的联系,因而受到启发而大彻大悟。只有养成对问题的持续思考,沉浸在这个问题中,他才更有可能获得顿悟,才会超越自我,没有对一个问题的持续思考,你就容易得到对问题的一知半解,认识流于肤浅,而很难洞察出他人之未见。所以,教学应培养思想者。
三、养成反思的能力
由于人们受经验与背景知识、思维习惯等影响,自身认识问题是有局限性的,所以需要坚持反思的习惯,反思性行为就是要找到问题支持的理由及其所导致的结果,并对任何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持续和仔细地考虑行为。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反思使我们从单纯的冲动和常规行动中解放出来,使我们能以远见指导我们的行动,以我们所能意识到的目的来安排我们的计划,使我们在行动时知道我们想要什么。
那么,如何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呢?
第一,创造静思的环境。
著名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每个走进孙老师教室的人,第一眼就会看到黑板两侧的条幅:“神圣的课堂永远安静;明亮的教室永远干净”。我们学校老师经过教学实践,也形成了一句引导学生学习的座右铭,那就是“入室即静,入室即学”,可谓如出一辙。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才能沉静下来。
第二,动静结合,张驰有度。
每次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边做作业边静静地思考,自行解决问题,这时不要给学生太多的关注,相信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任务,只要给一些确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这样能使课堂真正拥有一片“静土”。特别是在一些激烈的紧张的辩论后,安排几分钟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和疏理,学生就容易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合作讨论时,在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静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在静静地倾听中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
第三,要给一定的时间。
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给予过多的解释与引导,而要留给学生静静的、一定的思考时间。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起进入分析情景。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和疑问,教师要善于“卖关子”,让学生自行深入思考,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时,不妨给他们浇浇冷水,让他们静下心来再细细地思考:我考虑的全面了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呀?热闹的气氛,往往会造成学生过于浮躁,太急于求成,急于表现自己。而冷静地思考,才是教育成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