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做好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加大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研究物理基本方法的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的能力,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制小实验,加大物理知识的直观性教学,是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衔接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中物理;衔接;实验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梯度大、难度高,“高中物理真难学”是高中学生的普遍共识。如何使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摆在高中物理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师只有做好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做好“三个三”,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针对性。
一、注重“三基教学”
“三基”是指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基本规律、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一是要加强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是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础。物理概念就好比一座大厦的基石,基石不稳固,就无法建造起挺拔、坚固的大厦。例如,若没有电场、电场强度、磁场、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等一系列概念,就不能形成电磁学。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形成概念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不可能有效构建物理模型,不可能形成清晰的思维过程。二是要加强物理基本规律的教学。教师要重视物理规律的研究过程,要教育学生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如果物理概念是大厦的基石,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钢筋框架。在电磁感应现象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方式有哪些情况,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要教育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是根本,学生只有把规律弄明白,才会追根溯源,才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三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大数学家笛卡儿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注重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能力的培养,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提高听课的效率,多理解、多复习、多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提高解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注重“三个分析”
“三个分析”是指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是学生打开物理之门的金钥匙。受力分析是指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一般受力分析的顺序是一重、二弹、三摩擦、外加力直接加;要清楚共点力、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学生只有正确掌握受力分析,才能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做功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正确分析,要清楚是在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是一维空间还是二维空间;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怎样正确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进行分析。做功分析是分析物体能量变化关系的关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两层含义:(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2)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转化的数量,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与一个时刻相对应,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J),但不能说功就是能,也不能说“功变成了能”。另外,要教育学生把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综合考虑,把三者联系起来,不孤立分析一个物理量,要全面、系统,努力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注重“三个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思想、创新技能的有效手段。三个实验是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制小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演示牛顿实验,能形象说明“自由落体运动”,使学生更明了自由落体运动,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境,使学生感受倍深。学生分组实验具有启发性、互动性,人的创造意识能够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被启发、唤醒,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在某些特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训练、提高。在力的合成实验中,学生间相互配合、讨论、记录、分析、总结,提高了学生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合力、分力、等效作用效果的理解。分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建立形象思维,成功的分组实验,既可以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快乐中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制小实验,学生在自制小实验前会主动整理物理知识、物理规律,主动归纳、分析、设计、动手、实验。学生自己设计物理小实验,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基本规律、研究物理基本方法的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的能力,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制小实验,加大物理知识的直观性教学,是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衔接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 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 代跃先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中物理;衔接;实验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梯度大、难度高,“高中物理真难学”是高中学生的普遍共识。如何使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摆在高中物理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师只有做好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做好“三个三”,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针对性。
一、注重“三基教学”
“三基”是指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基本规律、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一是要加强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是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础。物理概念就好比一座大厦的基石,基石不稳固,就无法建造起挺拔、坚固的大厦。例如,若没有电场、电场强度、磁场、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等一系列概念,就不能形成电磁学。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形成概念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不可能有效构建物理模型,不可能形成清晰的思维过程。二是要加强物理基本规律的教学。教师要重视物理规律的研究过程,要教育学生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如果物理概念是大厦的基石,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钢筋框架。在电磁感应现象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方式有哪些情况,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要教育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是根本,学生只有把规律弄明白,才会追根溯源,才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三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大数学家笛卡儿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注重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能力的培养,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提高听课的效率,多理解、多复习、多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提高解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注重“三个分析”
“三个分析”是指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是学生打开物理之门的金钥匙。受力分析是指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一般受力分析的顺序是一重、二弹、三摩擦、外加力直接加;要清楚共点力、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学生只有正确掌握受力分析,才能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做功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正确分析,要清楚是在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是一维空间还是二维空间;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怎样正确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进行分析。做功分析是分析物体能量变化关系的关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两层含义:(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2)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转化的数量,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与一个时刻相对应,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J),但不能说功就是能,也不能说“功变成了能”。另外,要教育学生把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综合考虑,把三者联系起来,不孤立分析一个物理量,要全面、系统,努力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注重“三个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思想、创新技能的有效手段。三个实验是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制小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演示牛顿实验,能形象说明“自由落体运动”,使学生更明了自由落体运动,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境,使学生感受倍深。学生分组实验具有启发性、互动性,人的创造意识能够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被启发、唤醒,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在某些特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训练、提高。在力的合成实验中,学生间相互配合、讨论、记录、分析、总结,提高了学生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合力、分力、等效作用效果的理解。分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建立形象思维,成功的分组实验,既可以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快乐中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制小实验,学生在自制小实验前会主动整理物理知识、物理规律,主动归纳、分析、设计、动手、实验。学生自己设计物理小实验,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基本规律、研究物理基本方法的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分析的能力,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制小实验,加大物理知识的直观性教学,是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衔接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 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 代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