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过“五关” 方能入殿堂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小平
  1958年11月生,汉族,四川叙永县人,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1976年12月入伍,大校军衔。曾在黑龙江畔巡逻,老山前线作战,川藏线上拼搏;
  半生戎马,荣立=等功2次、三等功4次;笔耕不辍,发表诗、文300余篇。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符号代表。迈人书法艺术殿堂,是中国文化人世世代代的追求。然,虽千万人往之,能进入这个艺术殿堂并成大道者却是寥若星斗。因为,书途俊伟,须过“五关”,方能人殿堂。
  第一关:学书法首过“用笔关”。
  “凡学书者,先学执笔。”虽然“执笔无定法”,然而真正在实践中,书体有异、字号悬殊,执笔各有其法,当渐悟之。
  执笔是为了更好的用笔。对于如何用笔,王羲之在《书论》中讲到:“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这里的“迟急”“曲直”“藏出”“起伏”说的都是在用笔过程中行笔的变化。“迟急”是说行笔速度节奏的变化;“曲直”是说行笔运动轨迹的变化;“藏出”是说起笔、收笔的变化;“起伏”是说行笔过程中提、按的变化。这些都是用笔的要点。
  谢季筠先生传授笔法,每每强调:“提按顿挫、使转婉通、轻重缓急、快慢断连,有笔法,才有生动之情”;又常引用卫夫人之语录:“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这些,需悉心领会,方可人得门来。
  第二关:学书法必过“结体关”。
  书法从形态上讲究对比、变化,从内涵上讲究神采、韵味。书法要求笔画搭配适宜、使转有情,以线条决定质量,结构决定形态。
  王羲之云:“字之形勢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颜真卿道:“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欧阳询言:“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陈绎论:“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同古往今来的书法大家一样,谢季筠先生强调书法的结体,正所谓:“书法结体: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度,向背可依者,险劲泽润,是谓之书矣。”过得这一关去,方可论书法气象。
  第三关:学书法当过墨法关
  书法的气象存乎于墨法之中。墨分五色:计有浓、淡、破、积、焦、泼等。“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墨法在书法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善于用墨,是书家一生不断的追求。宋代的东坡喜用浓墨,字如珠玑;清代有泼墨神笔王铎,用墨大胆、痛快沉着,把笔墨“浓、淡、干、湿、燥”的丰富变化演绎地淋漓尽致。当代有“惜墨如金”的草圣林散之,用墨讲究、变化无穷。
  宋代的姜夔在《续书谱·用墨》说的更为详细:“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
  “有墨气而有活泼之致。”谢季筠先生强调要遵重书法的规律,在自然书写中产生生动之墨气。
  第四关:学书法难过章法关
  章法是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顾盼,行与行之间的相映,整体上气韵通达,虚实相生,神采飞扬。笔画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的准确与否,决定了结构的形态的优劣;结构的宽窄、高低、大小、斜正、疏密的对比、变化准确与否,决定了章法的优劣。章法是书法技术的集大成,故而学习艰难。
  古人作书很讲究章法。蒋骥《续书法论》:“篇幅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俱续。行间有高下疏密,须得参差掩映之迹。”后人评价王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人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谢季筠先生认为:章法宜从怀素、黄庭坚等大家的草书经典中取得精髓。“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如何见诸笔端,须下十年功夫。
  每五关:学书法终上意境关
  意境是书法家把书写的情感注入笔端,用书法的形象来抒发胸中之意,让读者欣赏到书法作品的丰富内涵,从中得到感悟、启示和滋养。
  意境是人品与文化的体现,其表现方法,简单地说是虚实相生,形神俱备。苏东坡将其归纳为:“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董其昌则说:“所谓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而张怀瓘在《书艺》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智者无涯,法不固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工用者居下。”
  书法通过汉字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艺术,把笔画、结构、章法等所有的技术因素以及对比、变化统一在一起,再注入作者的情感、思想、境界、追求,最终成为艺术作品。因以,书法最终书写的是人品与文化,即:“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
  谢季筠先生认为:此为书法之最高境界。正如孙过庭所言:“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过得五关后,方可人殿堂,至于能否成为一代宗师或书坛巨臂,还需看人与天地之造化。毕竟人生有境界,书法无止境。
其他文献
岩彩画,岩为岩石——矿物的集合体,彩指的是色彩。岩彩画,又称胶彩画,源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是将矿物质研磨成粉或颗粒,再粘合动物胶和水,以加厚宣纸、麻纸、绢、麻布、板和壁等为载体创作而成的画。岩彩画最大的特征,是有宝石般斑斓的色彩以及层层叠叠自然厚重的视觉效果。隋唐时期的青绿山水画和敦煌壁画是古代岩彩画的典型代表。   岩彩画最初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的岩画,是人类用图像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是东方绘画的
杨燕刚《宋人诗词十三首》行书 246cm×59cm 2019年  杨燕刚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专职书画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協会行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六、七、八、九、十一、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八届中青展,全国首届行书展,全国第四届草书展等。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三届楹联展提名奖等。
国画 240cm×172cm 1961年  《易经》云:“乾为马”。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阳刚的一面,具有威严、奋进、远大、坚毅等品质,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众多画马名家中,马晋先生以独特的工笔画风格而独树一帜。马晋先生画马先以淡墨勾勒轮廓,再以淡墨渲染,并逐步加深,最后以色墨混合逐层渲染,直至合度。值得一提的是马晋先生的“加染法”,既淡化了马的轮廓线,又得当地处理了骏马各部分的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是高校的常规课程之一。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针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对待语文课程的态度和原因,提出在大学语文课中的灵活使用语言的原则,并总结了相应的技巧。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语言技巧  大学语文课作为和外语、政治课程意义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几乎在国内的所有高校中都已开设,从这点可以说明大学语文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在恢复高考的1978年当年,在当时的
10米、100米、1000米……  螺旋桨画上圆,引擎刺破空气的宁静。当直升机脱离地平线,我身系安全带把身体探出舱外,举起手中照相机,右眼紧贴取景器,人机合一,又将经历一场视角与艺术的认知。  天地间,或阴云、或烈阳、或风雪、或尘暴,无论拍摄环境多么惊险,如天地一沙鸥,任逆风呼啸,脑中只有稍纵即逝的画面。云遮雾障又云开雾散,机翼下面是立体交融的山川、晶莹的雪峰、广袤的原野、蜿蜒的河流和粼粼的湖光,
灾难下的“灾难文艺评论”往往带有“苦难”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有团结、拼搏、奋进的主旋律基调的精神,来鼓舞人民大众战胜灾难和困难,所以其“评论”需要有正确的同向的‘情感价值观”来引领。   “灾难文艺”,是指人类面对千百年来历经“灾难现实”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如《十日谈》电影《泰坦尼克号》《云中记》等。新媒体下所出现的各类各样直面现实、抒发情感的,有生机、有活力的“灾难文艺评论”,彰显了责任与担
十几年来   我们的团年饭   桌子的那方始终空空荡荡   你总是说 病人不会休假   今年年前你终于宣布   今年的春节带上我们飞往南边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但今年的除夕夜   一桌佳肴   仍然苦苦等候着一个人   你从遥远的地方发过来一个简短的信息   有重要任务   我的心被揪起   难道你真要去那里   我不敢提那个城市的名字   你发来一组微信截图   都是你团队中姑娘们的请缨
作者简介  作词:王国平  四川江油人。著有作品十余部,策划发起中国田园诗歌节。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作协副主席、成都时代职工文学创作院院长等。曾获全国“阅读学习成才职工”“我们在一起”全国纪录片嘉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等。  作曲: 刘党庆  音乐制作人。曾为谭维维、降央卓玛、廖昌永、陈红、德德玛
周东,成都知名主持人,因《今晚800》等节目被观众们所熟知,曾荣获中国播音员主持人“金话筒奖”,并创办过《新闻背景》《平安成都》《红绿灯》等新闻法制栏目。  2015年,周东创办了一档与读书有关的人文历史节目——东周社。因为推广读书,周东被授予成都市全民阅读推广公益大使。如今,捧一本书娓娓道来的读书人,已经成为周东的标志形象。  回首东周社四年历程:读书节目生存不易  这个月,东周社就满4岁了。这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持人,四川省青联委员,成都市青联委员,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成都市家庭文化形象大使。  2012年,荣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四川省优秀入选节目优秀主持人奖;  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首届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  2014年,获得成都市优秀女新闻工作者称号;  2015年,荣获第九届四川省“十佳电视工作者”称号;  2015年,荣获第九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