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周珍从事管理学教学和科研,特别在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其中针对中国雾霾联防联控机制等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前沿理论和解决方案,并被国家相关部门应用在社会治理实践当中。周珍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了两年访问学者,在国内及国际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主持、参与、承担了十余项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如《京津冀一体化下雾霾联防机制与联控成本分摊策略研究》《基于Vague集贝叶斯网的交互式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等,著有《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准则群决策研究》一书,并担任多家学术杂志的特约审稿人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周珍说:谈到管理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政府决策者或企业家。其实不然,管理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管理学科也是在一系列基础学科上发展起来的,科学决策的背后,是一批管理学专家学者在基础学科领域的不懈探究和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日,《教育》记者就管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其与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关系,对周珍进行了访谈。
《教育》:您的本科专业是数学,能否谈谈为什么最终投身到管理学教学与研究之中?
周珍: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数学专业。谈到数学,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个专业太理论化了,就业面也比较窄。其实并非如此。我认为:我所学的数学知识完全可以得到更广地应用。于是,我选择了进一步深造,希望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在一些前沿学科,特别是交叉学科上。我选择了在管理学专业,最终拿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和一些成熟的自然科学学科相比,管理学总是要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它的涉及面更广、更加复杂,更难定量分析,也很有挑战性。我因为是学数学,在基础工具的运用方面,相对更有优势。我不想放弃自己的这个优势,想尽力发挥特长,力争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教育》:您已经在国内外发表多篇涉及管理的论文,主持、参与了一些重点课题研究,能否谈谈您的研究领域和成果中,较为重要的有哪些?
周珍:因为我对管理学中的许多方向都感兴趣,所以做了一些不同领域的研究。比如社会治理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雾霾治理、媒体与社会事件管理、网络舆情分析、社会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等。但实际上,我还做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当然还有一些管理方法论方面的基础研究,比如不确定性理论与应用、模糊决策与对策等等。
《教育》:近年来您一直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了多个有关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项目,您有什么心得和观点与我们分享?
周珍: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有目共睹,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着发展,一些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决策层急需有效的社会建设治理经验。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同时,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一个社会问题都涉及面很广,很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决策水平,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站在科学研究者的角度讲,不断面向重大社会治理课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和决策参考是我们管理学学者的一个主要工作方向和重要责任。这就要求研究学者必须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加强探索实践和调查研究,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教育》:雾霾治理是一个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热点话题。听说您也在主持相关课题的研究,能不能具体谈谈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周珍:我们正在开展一项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一体化下雾霾联防机制与联控成本分摊策略研究》,就是针对雾霾治理问题。雾霾治理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跨地区的联防联控,具体办法就需要更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管理学课题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我的课题组而言,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试图解决雾霾治理这个复杂工程中的一个具体环节问题。我把关注的方向定位于其中一点——就是跨区域联防联控背后的成本分摊问题。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雾霾治理虽然头绪很多,但自控与联防背后的利益调整才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联合治霾能否成功的关键。研究中,我们通过调研多主体间交互作用机理,综合考虑各地区雾霾程度、雾霾治理产业升级成本、经济发展成本、社会稳定成本等各区域利益需求,动态考查北京、天津、河北区域治霾优先级,明确治霾对当地经济与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博弈论为基础,研究政府补贴对京津冀雾霾防控策略影响,并利用Shapley值分配法与“受益者付费原则”讨论如何合理分配政府对京津冀地区治霾的差异化补贴,结合具有交流结构与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建立模糊联盟图对策模型,讨论该模型的收益分配方法及其公理化特性,为解决京津冀雾霾最佳联防机制形成与联合治理的成本分摊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教育》:看您的研究课题,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对于管理学学者来说,如何把握理论和应用的关系?
周珍:没错,我所做的课题很多都是为了解决社会治理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大都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像刚才谈到的雾霾联防联控,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等等。需要做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然后利用一些基础工具,比如遗传算法、模糊决策与对策、影响图等智能非经典数学方法才能完成的。其中,大多是应用创新性课题,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产生的具有时代性的课题。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未来管理学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更多,同时,也给这一学科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但不管怎样,基础学科、基础工具和方法,都是化繁为简的途径。现在,我就致力于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管理学问题。我所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地利用我的数学基础好这一优势,在管理学方面更上层楼,取得一些新的成就。无论是数学还是管理学,其实都是和社会发展、民生密切相关的,并非遥不可及。 《教育》:您觉得一名学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研究能力才能取得成果?
周珍:研究方向虽然千差万别,但科研和学术道路又有很多相通之处,提高研究能力的途径也有不少。但我想强调的是对基础能力的重视和养成。我常会告诫学生,一定要打好基础,学好基础学科,运用好基础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以我自己而言,根据自己的学科基础,我确立了运用数学、运筹学等理论解决管理学问题的研究方向。大家都知道,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深入研究都需要数学的参与,而我既然在数学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自然想要利用好这个优势,在管理学研究领域更进一步,在对待每个研究课题时,都会反复充分借助数学工具,构建模型、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以便使最终研究结果可以真实、精准地呈现出来。
《教育》:您觉得一名优秀的研究者,其学术领域的发言权是怎样确立起来的?怎样才能获得业内人士认可?
周珍:不是每一个研究者都会成为科学家,但是,每一个研究者应具备有科学家的精神。这个科学家的精神就是保持客观的态度,不断地努力学习、勤奋钻研,同时不断地发现新的课题、解决新问题,让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这里,我特别想说:严谨的研究态度和清晰的研究思路都很重要,同时,还要非常有耐心。做管理学研究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出成果的,好的研究成果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慢慢打磨而出的。另外,优秀研究者还应具备一颗好奇心,有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视角。特别是对于管理学这样的应用学科,更应该注重联系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找到解决普遍性问题的办法。
《教育》:您如何看待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
周珍:近些年,我在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持了十多个国家级和市级的科研项目,而且担任了国内外学术刊物的审稿人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同时还主持了多个重点项目。作为学者,都希望能在学术领域做出一些大家认可的成就,特别是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管理实践,以造福社会,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会不断地勉励自己,追求更大的成绩。如果能通过我的研究,改进甚至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管理和决策难题,那我会非常欣慰。
《教育》:对于未来的学术之路,您有怎样的规划?
周珍: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管理学领域出现更多更加复杂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对于管理学学者而言,一定会面临更多的挑战,面对更大量的新课题。我认为这也是好事。这是激发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社会发展本来就是包括管理学在内的一切学科发展的动力。时代给我们创造了更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我愿意在时代的浪潮中努力前行。
周珍说:谈到管理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政府决策者或企业家。其实不然,管理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管理学科也是在一系列基础学科上发展起来的,科学决策的背后,是一批管理学专家学者在基础学科领域的不懈探究和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日,《教育》记者就管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其与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关系,对周珍进行了访谈。
《教育》:您的本科专业是数学,能否谈谈为什么最终投身到管理学教学与研究之中?
周珍: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数学专业。谈到数学,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个专业太理论化了,就业面也比较窄。其实并非如此。我认为:我所学的数学知识完全可以得到更广地应用。于是,我选择了进一步深造,希望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在一些前沿学科,特别是交叉学科上。我选择了在管理学专业,最终拿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和一些成熟的自然科学学科相比,管理学总是要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它的涉及面更广、更加复杂,更难定量分析,也很有挑战性。我因为是学数学,在基础工具的运用方面,相对更有优势。我不想放弃自己的这个优势,想尽力发挥特长,力争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教育》:您已经在国内外发表多篇涉及管理的论文,主持、参与了一些重点课题研究,能否谈谈您的研究领域和成果中,较为重要的有哪些?
周珍:因为我对管理学中的许多方向都感兴趣,所以做了一些不同领域的研究。比如社会治理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雾霾治理、媒体与社会事件管理、网络舆情分析、社会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等。但实际上,我还做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当然还有一些管理方法论方面的基础研究,比如不确定性理论与应用、模糊决策与对策等等。
《教育》:近年来您一直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了多个有关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项目,您有什么心得和观点与我们分享?
周珍: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有目共睹,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着发展,一些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决策层急需有效的社会建设治理经验。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同时,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一个社会问题都涉及面很广,很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决策水平,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站在科学研究者的角度讲,不断面向重大社会治理课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和决策参考是我们管理学学者的一个主要工作方向和重要责任。这就要求研究学者必须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加强探索实践和调查研究,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教育》:雾霾治理是一个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热点话题。听说您也在主持相关课题的研究,能不能具体谈谈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周珍:我们正在开展一项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一体化下雾霾联防机制与联控成本分摊策略研究》,就是针对雾霾治理问题。雾霾治理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跨地区的联防联控,具体办法就需要更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管理学课题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我的课题组而言,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试图解决雾霾治理这个复杂工程中的一个具体环节问题。我把关注的方向定位于其中一点——就是跨区域联防联控背后的成本分摊问题。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雾霾治理虽然头绪很多,但自控与联防背后的利益调整才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联合治霾能否成功的关键。研究中,我们通过调研多主体间交互作用机理,综合考虑各地区雾霾程度、雾霾治理产业升级成本、经济发展成本、社会稳定成本等各区域利益需求,动态考查北京、天津、河北区域治霾优先级,明确治霾对当地经济与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博弈论为基础,研究政府补贴对京津冀雾霾防控策略影响,并利用Shapley值分配法与“受益者付费原则”讨论如何合理分配政府对京津冀地区治霾的差异化补贴,结合具有交流结构与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建立模糊联盟图对策模型,讨论该模型的收益分配方法及其公理化特性,为解决京津冀雾霾最佳联防机制形成与联合治理的成本分摊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教育》:看您的研究课题,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对于管理学学者来说,如何把握理论和应用的关系?
周珍:没错,我所做的课题很多都是为了解决社会治理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大都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像刚才谈到的雾霾联防联控,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等等。需要做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然后利用一些基础工具,比如遗传算法、模糊决策与对策、影响图等智能非经典数学方法才能完成的。其中,大多是应用创新性课题,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产生的具有时代性的课题。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未来管理学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更多,同时,也给这一学科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但不管怎样,基础学科、基础工具和方法,都是化繁为简的途径。现在,我就致力于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管理学问题。我所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地利用我的数学基础好这一优势,在管理学方面更上层楼,取得一些新的成就。无论是数学还是管理学,其实都是和社会发展、民生密切相关的,并非遥不可及。 《教育》:您觉得一名学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研究能力才能取得成果?
周珍:研究方向虽然千差万别,但科研和学术道路又有很多相通之处,提高研究能力的途径也有不少。但我想强调的是对基础能力的重视和养成。我常会告诫学生,一定要打好基础,学好基础学科,运用好基础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以我自己而言,根据自己的学科基础,我确立了运用数学、运筹学等理论解决管理学问题的研究方向。大家都知道,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深入研究都需要数学的参与,而我既然在数学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自然想要利用好这个优势,在管理学研究领域更进一步,在对待每个研究课题时,都会反复充分借助数学工具,构建模型、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以便使最终研究结果可以真实、精准地呈现出来。
《教育》:您觉得一名优秀的研究者,其学术领域的发言权是怎样确立起来的?怎样才能获得业内人士认可?
周珍:不是每一个研究者都会成为科学家,但是,每一个研究者应具备有科学家的精神。这个科学家的精神就是保持客观的态度,不断地努力学习、勤奋钻研,同时不断地发现新的课题、解决新问题,让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这里,我特别想说:严谨的研究态度和清晰的研究思路都很重要,同时,还要非常有耐心。做管理学研究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出成果的,好的研究成果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慢慢打磨而出的。另外,优秀研究者还应具备一颗好奇心,有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视角。特别是对于管理学这样的应用学科,更应该注重联系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找到解决普遍性问题的办法。
《教育》:您如何看待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
周珍:近些年,我在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持了十多个国家级和市级的科研项目,而且担任了国内外学术刊物的审稿人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同时还主持了多个重点项目。作为学者,都希望能在学术领域做出一些大家认可的成就,特别是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管理实践,以造福社会,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会不断地勉励自己,追求更大的成绩。如果能通过我的研究,改进甚至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管理和决策难题,那我会非常欣慰。
《教育》:对于未来的学术之路,您有怎样的规划?
周珍: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管理学领域出现更多更加复杂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对于管理学学者而言,一定会面临更多的挑战,面对更大量的新课题。我认为这也是好事。这是激发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社会发展本来就是包括管理学在内的一切学科发展的动力。时代给我们创造了更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我愿意在时代的浪潮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