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孩子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理解他。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以其真实的儿童成长经历为我们展现了理解孩子的独特视角——倾听。该书为纪念已逝的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先生而作,记录了正在读一年级的小豆豆因种种怪异的行为被退学后进入巴学园的成长故事。小豆豆之前被认为是“问题孩子”,她会因好奇而把书桌盖子开开关关个不停(学校的课桌盖子不同于家里桌子的抽屉,而是往上提的,像垃圾桶的盖子),会走到窗前跟窗外经过的艺人打招呼,会和屋檐下的燕子说话……如此种种,不仅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还影响他人学习,最终被班主任劝退。而来到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接纳了这个“怪异”的小豆豆,以其独特的教育智慧给予她倾听、理解、包容、关爱,使得她的好奇、活泼、纯真、自由的天性得以保存,逐渐成为一个快乐、富有爱心的优秀孩子。
在书中,我们不禁为小林校长践行的教育理念所感染:“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1]247秉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小林校长总是俯下身来,让自己和孩子们一样高,去倾听、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正是校长先生的倾听,让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体会到爱、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天性得以自由发展,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垫下了基石。
一、倾听是爱的最好表达
爱是教育的基石,无论是父母的爱,还是教师的爱,几乎没有孩子不是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为其未来谋划着,有父母愿意高价购买学位房以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学习,还有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昂贵的补习班、兴趣班,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日复一日辛勤工作在三尺讲台上,也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我们的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吗?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吗?答案可想而知。
有人说因为缺乏沟通,没错,但更准确地说是缺乏倾听——父母对孩子的倾听,老师对学生的倾听。爱有很多种表达,最真诚最有效的是倾听,无条件无选择地倾听。倾听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孩子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他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2]。小林校长就是一个愿意蹲下来倾听孩子心声的老师,小豆豆对校长先生的喜爱也正是缘于校长对小豆豆无条件的倾听:“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說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听。”[1]18校长先生和小豆豆第一次见面,他没有像面试官那样询问、考查小豆豆,反而让她“说什么都行”,小豆豆在潜意识里感受到被尊重和鼓励,于是开始天马行空、颠三倒四地说了起来,足足说了四个小时,直到再也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这对小豆豆幼小的心灵影响巨大,因为从来没有人能这么长时间听她讲话,她觉得非常开心,非常温暖,“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1]21。可见,爱从来不是什么外在的赋予或强加进来的东西,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校长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对小豆豆坐了下来”[1]18的行动,从而让这颗幼小的心灵体会到爱和温暖。其实,我们身边也不缺乏类似小豆豆这样被认为“有问题”的孩子,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能否像小林校长那样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讲话,让他们感受到踏实、温暖呢?
二、倾听是尊重的最美姿态
什么是尊重?它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姿态。倾听是尊重的最美姿态。进入巴学园前小豆豆还是一个被排斥、被边缘化的“问题学生”,她行为古怪,总是唠叨不停,比如“不停地开关桌盖”“站在窗前朝艺人打招呼”“和燕子说话”等种种,没有人能听懂她的话,也没有人愿意听她说话,别人给予她的都是异样的目光。这一切在来到巴学园后得到了改变,小豆豆也正是在这里感受到被尊重、被肯定。校长先生第一次见到小豆豆,就专心地听了她长达四个小时的闲话。校长先生的每个举动对小豆豆来说都是那么亲切、那么令她喜欢。比如校长先生听了她这么长时间的讲话,“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1]21。这对小豆豆是多大的鼓舞和尊重啊,保护了小豆豆的自尊心,使得这颗幼小的心灵倍感温暖,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小豆豆不禁想“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1]22。校长先生的这种倾听一直伴随着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成长,每当小豆豆去找校长先生,他总是“像平时那样弯下腰,让自己和小豆豆一样高”[1]152。校长先生的这种举动对年幼的小豆豆而言是多么宝贵啊。
在现实中,我们也许能给予孩子很多,但是却没有给予孩子倾听。我们很多时候都认为孩子小,不懂事,没必要倾听,即使孩子发问,我们也总是从心底认为孩子问不出什么大道理而不予重视,或认为幼稚可笑而往往不屑一顾、敷衍了之,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生命来看待,忽视了孩子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孩子发生问题时,不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而是一味地说教和指责。尊重,是不分年龄的,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视他们的需求,相反,我们更应该像小林宗作校长那样无条件无选择地给予每个孩子以平等的倾听和尊重。
三、倾听是理解的最佳路径
范梅南说:“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3]1康德说:“人生来具有许多未发展的胚芽。”[4]112儿童阶段作为一个完整人生的特定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完整的、快乐的童年是通往未来幸福人生的重要基础。否则,就会像卢梭所讲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5]91因此,不仅应把儿童当作人来对待,更应该把儿童当作儿童。
现实中,类似小豆豆这样的“问题孩子”并不少见,但是不少教师在处理时并不比小豆豆原来的班主任高明多少。我们虽然熟知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却没有把孩子当作孩子,没有让孩子成为孩子。面对小豆豆上课时“不停地开关桌盖”“站在窗前朝艺人打招呼”“和燕子说话”等行为,从来不去追问孩子背后的想法,不给予孩子表达心声的权利,这种教育是一种去生命化的训斥教育,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行为得不到欣赏和展现,反而在权威之下日渐消逝成为牺牲品。这是小豆豆当时教育困境的反映。小林校长深谙教育之道,第一次见到小豆豆就听了她长达四个小时的讲话,以便能充分了解这个孩子。遇到学生犯错时,校长也从不不问缘由严厉呵斥,而是“发生问题时,校长先生总会耐心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即便孩子们找的是借口,先生也会认真地听下去。”[1]181正是这种无条件无选择地倾听,小豆豆好奇、活泼、纯真、自由的天性才得以保留下来,最终从一个大家眼里的“问题孩子”成为一个快乐、健康成长的优秀孩子。这样的蜕变,当然得益于校长先生对小豆豆的倾听、关爱和理解。否则,正如多年后的小豆豆所说:“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1]246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值得所有家长、教育者都应该认真阅读的书籍,它不仅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和感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倾听的教育力量。倾听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没有倾听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要从倾听开始,通过倾听给予孩子爱、尊重和理解,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赵玉皎,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2]何芙蓉.读《窗边的小豆豆》感悟[J].电影文学,2010,(11):142-143.
[3][加]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在书中,我们不禁为小林校长践行的教育理念所感染:“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1]247秉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小林校长总是俯下身来,让自己和孩子们一样高,去倾听、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正是校长先生的倾听,让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体会到爱、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天性得以自由发展,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垫下了基石。
一、倾听是爱的最好表达
爱是教育的基石,无论是父母的爱,还是教师的爱,几乎没有孩子不是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为其未来谋划着,有父母愿意高价购买学位房以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学习,还有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昂贵的补习班、兴趣班,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日复一日辛勤工作在三尺讲台上,也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我们的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吗?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吗?答案可想而知。
有人说因为缺乏沟通,没错,但更准确地说是缺乏倾听——父母对孩子的倾听,老师对学生的倾听。爱有很多种表达,最真诚最有效的是倾听,无条件无选择地倾听。倾听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孩子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他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2]。小林校长就是一个愿意蹲下来倾听孩子心声的老师,小豆豆对校长先生的喜爱也正是缘于校长对小豆豆无条件的倾听:“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說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听。”[1]18校长先生和小豆豆第一次见面,他没有像面试官那样询问、考查小豆豆,反而让她“说什么都行”,小豆豆在潜意识里感受到被尊重和鼓励,于是开始天马行空、颠三倒四地说了起来,足足说了四个小时,直到再也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这对小豆豆幼小的心灵影响巨大,因为从来没有人能这么长时间听她讲话,她觉得非常开心,非常温暖,“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1]21。可见,爱从来不是什么外在的赋予或强加进来的东西,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校长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对小豆豆坐了下来”[1]18的行动,从而让这颗幼小的心灵体会到爱和温暖。其实,我们身边也不缺乏类似小豆豆这样被认为“有问题”的孩子,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能否像小林校长那样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讲话,让他们感受到踏实、温暖呢?
二、倾听是尊重的最美姿态
什么是尊重?它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姿态。倾听是尊重的最美姿态。进入巴学园前小豆豆还是一个被排斥、被边缘化的“问题学生”,她行为古怪,总是唠叨不停,比如“不停地开关桌盖”“站在窗前朝艺人打招呼”“和燕子说话”等种种,没有人能听懂她的话,也没有人愿意听她说话,别人给予她的都是异样的目光。这一切在来到巴学园后得到了改变,小豆豆也正是在这里感受到被尊重、被肯定。校长先生第一次见到小豆豆,就专心地听了她长达四个小时的闲话。校长先生的每个举动对小豆豆来说都是那么亲切、那么令她喜欢。比如校长先生听了她这么长时间的讲话,“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1]21。这对小豆豆是多大的鼓舞和尊重啊,保护了小豆豆的自尊心,使得这颗幼小的心灵倍感温暖,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小豆豆不禁想“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1]22。校长先生的这种倾听一直伴随着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成长,每当小豆豆去找校长先生,他总是“像平时那样弯下腰,让自己和小豆豆一样高”[1]152。校长先生的这种举动对年幼的小豆豆而言是多么宝贵啊。
在现实中,我们也许能给予孩子很多,但是却没有给予孩子倾听。我们很多时候都认为孩子小,不懂事,没必要倾听,即使孩子发问,我们也总是从心底认为孩子问不出什么大道理而不予重视,或认为幼稚可笑而往往不屑一顾、敷衍了之,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生命来看待,忽视了孩子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孩子发生问题时,不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而是一味地说教和指责。尊重,是不分年龄的,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视他们的需求,相反,我们更应该像小林宗作校长那样无条件无选择地给予每个孩子以平等的倾听和尊重。
三、倾听是理解的最佳路径
范梅南说:“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3]1康德说:“人生来具有许多未发展的胚芽。”[4]112儿童阶段作为一个完整人生的特定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完整的、快乐的童年是通往未来幸福人生的重要基础。否则,就会像卢梭所讲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5]91因此,不仅应把儿童当作人来对待,更应该把儿童当作儿童。
现实中,类似小豆豆这样的“问题孩子”并不少见,但是不少教师在处理时并不比小豆豆原来的班主任高明多少。我们虽然熟知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却没有把孩子当作孩子,没有让孩子成为孩子。面对小豆豆上课时“不停地开关桌盖”“站在窗前朝艺人打招呼”“和燕子说话”等行为,从来不去追问孩子背后的想法,不给予孩子表达心声的权利,这种教育是一种去生命化的训斥教育,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行为得不到欣赏和展现,反而在权威之下日渐消逝成为牺牲品。这是小豆豆当时教育困境的反映。小林校长深谙教育之道,第一次见到小豆豆就听了她长达四个小时的讲话,以便能充分了解这个孩子。遇到学生犯错时,校长也从不不问缘由严厉呵斥,而是“发生问题时,校长先生总会耐心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即便孩子们找的是借口,先生也会认真地听下去。”[1]181正是这种无条件无选择地倾听,小豆豆好奇、活泼、纯真、自由的天性才得以保留下来,最终从一个大家眼里的“问题孩子”成为一个快乐、健康成长的优秀孩子。这样的蜕变,当然得益于校长先生对小豆豆的倾听、关爱和理解。否则,正如多年后的小豆豆所说:“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1]246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值得所有家长、教育者都应该认真阅读的书籍,它不仅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和感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倾听的教育力量。倾听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没有倾听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要从倾听开始,通过倾听给予孩子爱、尊重和理解,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赵玉皎,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2]何芙蓉.读《窗边的小豆豆》感悟[J].电影文学,2010,(11):142-143.
[3][加]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