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其实效性显著, 被人们誉为近年来最重要、 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性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学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专制体系,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与个人责任。农村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风气更不浓。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在五年级、七年级实施新课程改革试点,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以此来带动整个班级学生成绩的普遍提高。下面介绍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性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 因而合理配置人员, 达到最优化组合是首要前提
惟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功能。 那么,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呢?
(一)合理配置, 高效运行
我们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其中两名优等生,两名后进生。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给每个学生都能提供发展的机会,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每隔一段时间,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作出适当调整。
(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责任感,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員、汇报员各一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求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导学案”为载体,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一)预习合作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我们要求教师在上新课之前一至二天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通过小组合作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预习的习惯,逐步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主动性,要交流预习情况,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困惑。
(二)问题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检查情况提出一些问题,或由学生自己提问题,有的问题可以直接由学生回答,有的问题却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
(三)作业合作 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成员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异质小组,不可否认的是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认知水平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在“导学案”上设计作业时,既体现合作学习的整体性、统一性要求,又照顾到每个小组成员的差异,分层次地设计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促使各类学生都有热情参与,有能力参与,扬长避短,起到了互补的作用,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一)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多边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教师与学习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从而构成了互动的立体交流网络,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这种互动方式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维交流、教师垄断整个课堂,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局面的情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能力分组,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成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学习目标,使之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让组内每个成员都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每个成员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强调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讨论时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学生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会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下去。因此,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要注意宁少勿滥, 抓住契机。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四)维持好课堂纪律, 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完成 由于其学习的自主性、资源的开放性以及小组的交互活动,往往会出现各种讨论声、争执声甚至部分学生离开座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情况,所以课堂秩序显得有点混乱,这时会出现部分学生混水摸鱼、随意走动、谈局外话的情况,教师要学会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当中,使学生转变观念,迎接合作,通过培养组内带头人,提高合作效率,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激发“合作”,学生们都情趣高昂,兴趣盎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经过近一年来的实践,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高涨,学习自觉性很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已初步形成,这充分体现了合作性学习小组在教学活动中的实效性。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和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和谐发展。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性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 因而合理配置人员, 达到最优化组合是首要前提
惟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功能。 那么,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呢?
(一)合理配置, 高效运行
我们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其中两名优等生,两名后进生。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给每个学生都能提供发展的机会,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每隔一段时间,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作出适当调整。
(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责任感,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員、汇报员各一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求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导学案”为载体,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一)预习合作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我们要求教师在上新课之前一至二天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通过小组合作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预习的习惯,逐步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主动性,要交流预习情况,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困惑。
(二)问题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检查情况提出一些问题,或由学生自己提问题,有的问题可以直接由学生回答,有的问题却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
(三)作业合作 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成员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异质小组,不可否认的是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认知水平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在“导学案”上设计作业时,既体现合作学习的整体性、统一性要求,又照顾到每个小组成员的差异,分层次地设计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促使各类学生都有热情参与,有能力参与,扬长避短,起到了互补的作用,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一)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多边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教师与学习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从而构成了互动的立体交流网络,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这种互动方式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维交流、教师垄断整个课堂,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局面的情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能力分组,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成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学习目标,使之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让组内每个成员都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每个成员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强调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讨论时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学生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会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下去。因此,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要注意宁少勿滥, 抓住契机。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四)维持好课堂纪律, 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完成 由于其学习的自主性、资源的开放性以及小组的交互活动,往往会出现各种讨论声、争执声甚至部分学生离开座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情况,所以课堂秩序显得有点混乱,这时会出现部分学生混水摸鱼、随意走动、谈局外话的情况,教师要学会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当中,使学生转变观念,迎接合作,通过培养组内带头人,提高合作效率,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激发“合作”,学生们都情趣高昂,兴趣盎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经过近一年来的实践,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高涨,学习自觉性很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已初步形成,这充分体现了合作性学习小组在教学活动中的实效性。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和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