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散文名篇,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写出了对项脊轩的深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三代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极擅长细节描写,笔者谨从这些细节中拈出一二,从那些极容易被忽略的字入手,细嚼慢咽,别有一番滋味。
一、小中见大的“指”
归有光八岁丧母,对母亲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他只能在乳母的念叨中追忆母亲的点滴,感受母亲的那一份慈爱。《项脊轩志》中写母亲的地方总共不足百字,但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不空发议论,全用事实说话,全用细节说话。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句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很多论者都注意到了这里母亲“以指叩门扉”的动作描写和“儿寒乎?欲食乎”的语言描写,还有“余泣,妪亦泣”的神态描写。这些细节的摹写,从正面写出了一个母亲的心细和情急,再加上一老一少低声饮泣的侧面烘托,使得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关于母亲的形象在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细节之中的细节,即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字。比如“以指叩门扉”中的“叩”,试想这里的动词,用的是“叩”,不是“拍”,也不是“敲”,这些字眼的斟酌使用,很耐人寻味: “拍”表现的是接触面积大,动作比较连续,声音比较钝重;“敲”表明动作力量大,有节奏感,声音清脆;而“叩”的力度恰到好处,穿透性好,既能让老妪听到,又不致惊扰了孩儿,更表明慈母爱儿的拳拳之心。这些是容易理解的,但还有一个词却特别容易被忽略掉,那就是“以指扣门扉”中的“以指”,“以指叩门扉” 和“叩门扉”的意味是大不一样的,“以指”和“叩”对应使用,既使母亲“叩”这个动作有了物质基础,又符合母亲的身份。在这里母亲不是用掌拍,也不是用手敲,更不是用拳擂,而是“以指叩”,我们可以想象母亲微微屈起食指,轻轻叩击,声音既轻且清,它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声音信息,更是一种舐犊深情,不仅传递给了作者,也传递给了后人,虽然慈母音容已杳,但“以指叩门”的动作却在泪光朦胧中永远定格。
二、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且”
归有光成年娶妻以后,曾有过一段幸福甜蜜的生活,很多人可能会从“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一句来推断。其实不然,这一句虽写出了夫妻生活的浪漫和情趣,但有空泛之嫌。最典型最有生活气息的当属“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但这一句往往最容易被一带而过,很多人把小妹的话翻译成“听姐姐说你们家有阁子,那什么叫阁子呢”,这样翻译,味道全无。这一句是作者精心剪选出来的一个生活细节,意蕴丰富,引人遐想,然能体味者少,真要能体味个中三昧,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极为细微的细节,也是极易被人们忽略的字,那就是“且”。 “且”的意思有很多,这里要理解为“姑且(不说),那……”,这样味道才能出来。“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一句就应理解为“听姐姐(多次)说到你们家有一个‘阁子’,别的姑且不说,那么,这个‘阁子’到底是什么啊”。试想她的小姐妹们要求她“别的”姑且不说,那妻子回娘家后跟她的小姐妹都说了些什么呢?又为什么要“姑且”不说呢?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她的小姐妹们呢?只一个“且”字便透露出很多信息,逗引出许多故事。
作者婚后与妻子两情相悦,恩爱甜蜜,但在文章中并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这次借小姐妹的探问委婉道出,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这一句文字浅显,一个“且”字的欲说还休,顿使表意丰富而有层次,它至少有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妻子回娘家,她的小姐妹肯定会关心询问她在夫家的生活,妻子自然会不无得意地向她们描述婚后种种幸福生活情形,诸如在项脊轩里偃仰啸歌、读读书、学学字、谈谈“明朝的那些事儿”(从余问古事),那就是整个一韩剧——《浪漫满屋》。第二,小姐妹们的横空插问,表明她们听得非常仔细非常入神,她们被深深地吸引,连细节都要问清楚,流露出对作者夫妻美满生活的向往,只羡鸳鸯不羡仙。第三,妻子回家后向丈夫转述,这里剪辑了夫妻交流的一个温馨场景,这时或许她已没有了回娘家时跟小姐妹说话时的得意和兴奋,只是很平静地把小姐妹的问话告诉丈夫,丈夫也没有大发宏论,但是难掩他们对婚姻生活的喜悦和满足。一个“且”字,背后竟藏有这等大文章,笔墨何等经济,文脉何等曲折,意蕴何等丰厚。
三、言近而旨远的“已”
结尾一笔,最为人称赏。“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一句以简洁的景物描写来收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确实写得好!论者多从“以景作结,情寓景中,哀婉低回”,“以物传情,物是人非,情何以堪”等方面来评论,笔者基本认同。惟对“物是人非”有所质疑,“人非”没有问题,“物”却不完全“是”。如果认真读这一句,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字非常重要,那就是“今已亭亭如盖矣”中的“已”字,这个“已”字可忽略不得,表明这里的枇杷树已不再是当年妻子亲手种植时的样子,它是动态的,它在生长,它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物“是”了,而是“似是而非”。这与《项脊轩志》中另一处“睹物思人”所描写的物不一样,“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这一处的物是“象笏”,是静态的,它没有变化,跟以前一样,“如在昨日”。而体现这种变化的正是这个“已”字,一个“已”字,就使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的意思:不仅睹物思人,而且作者的思念也是动态的,也是生长的。枇杷树送走了多少寒暑秋冬,经受了几番雨雪风霜,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苍苍,莫非它也不能忘怀逝去的年华和昔日的悲欢?作者丧偶之后,在人世中浮沉,对亡妻的思念也在心中一点点地发酵,与日俱增,与树俱长。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呵,摇曳着作者绵绵不尽的思念!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一、小中见大的“指”
归有光八岁丧母,对母亲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他只能在乳母的念叨中追忆母亲的点滴,感受母亲的那一份慈爱。《项脊轩志》中写母亲的地方总共不足百字,但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不空发议论,全用事实说话,全用细节说话。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句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很多论者都注意到了这里母亲“以指叩门扉”的动作描写和“儿寒乎?欲食乎”的语言描写,还有“余泣,妪亦泣”的神态描写。这些细节的摹写,从正面写出了一个母亲的心细和情急,再加上一老一少低声饮泣的侧面烘托,使得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关于母亲的形象在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细节之中的细节,即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字。比如“以指叩门扉”中的“叩”,试想这里的动词,用的是“叩”,不是“拍”,也不是“敲”,这些字眼的斟酌使用,很耐人寻味: “拍”表现的是接触面积大,动作比较连续,声音比较钝重;“敲”表明动作力量大,有节奏感,声音清脆;而“叩”的力度恰到好处,穿透性好,既能让老妪听到,又不致惊扰了孩儿,更表明慈母爱儿的拳拳之心。这些是容易理解的,但还有一个词却特别容易被忽略掉,那就是“以指扣门扉”中的“以指”,“以指叩门扉” 和“叩门扉”的意味是大不一样的,“以指”和“叩”对应使用,既使母亲“叩”这个动作有了物质基础,又符合母亲的身份。在这里母亲不是用掌拍,也不是用手敲,更不是用拳擂,而是“以指叩”,我们可以想象母亲微微屈起食指,轻轻叩击,声音既轻且清,它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声音信息,更是一种舐犊深情,不仅传递给了作者,也传递给了后人,虽然慈母音容已杳,但“以指叩门”的动作却在泪光朦胧中永远定格。
二、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且”
归有光成年娶妻以后,曾有过一段幸福甜蜜的生活,很多人可能会从“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一句来推断。其实不然,这一句虽写出了夫妻生活的浪漫和情趣,但有空泛之嫌。最典型最有生活气息的当属“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但这一句往往最容易被一带而过,很多人把小妹的话翻译成“听姐姐说你们家有阁子,那什么叫阁子呢”,这样翻译,味道全无。这一句是作者精心剪选出来的一个生活细节,意蕴丰富,引人遐想,然能体味者少,真要能体味个中三昧,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极为细微的细节,也是极易被人们忽略的字,那就是“且”。 “且”的意思有很多,这里要理解为“姑且(不说),那……”,这样味道才能出来。“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一句就应理解为“听姐姐(多次)说到你们家有一个‘阁子’,别的姑且不说,那么,这个‘阁子’到底是什么啊”。试想她的小姐妹们要求她“别的”姑且不说,那妻子回娘家后跟她的小姐妹都说了些什么呢?又为什么要“姑且”不说呢?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她的小姐妹们呢?只一个“且”字便透露出很多信息,逗引出许多故事。
作者婚后与妻子两情相悦,恩爱甜蜜,但在文章中并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这次借小姐妹的探问委婉道出,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这一句文字浅显,一个“且”字的欲说还休,顿使表意丰富而有层次,它至少有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妻子回娘家,她的小姐妹肯定会关心询问她在夫家的生活,妻子自然会不无得意地向她们描述婚后种种幸福生活情形,诸如在项脊轩里偃仰啸歌、读读书、学学字、谈谈“明朝的那些事儿”(从余问古事),那就是整个一韩剧——《浪漫满屋》。第二,小姐妹们的横空插问,表明她们听得非常仔细非常入神,她们被深深地吸引,连细节都要问清楚,流露出对作者夫妻美满生活的向往,只羡鸳鸯不羡仙。第三,妻子回家后向丈夫转述,这里剪辑了夫妻交流的一个温馨场景,这时或许她已没有了回娘家时跟小姐妹说话时的得意和兴奋,只是很平静地把小姐妹的问话告诉丈夫,丈夫也没有大发宏论,但是难掩他们对婚姻生活的喜悦和满足。一个“且”字,背后竟藏有这等大文章,笔墨何等经济,文脉何等曲折,意蕴何等丰厚。
三、言近而旨远的“已”
结尾一笔,最为人称赏。“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一句以简洁的景物描写来收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确实写得好!论者多从“以景作结,情寓景中,哀婉低回”,“以物传情,物是人非,情何以堪”等方面来评论,笔者基本认同。惟对“物是人非”有所质疑,“人非”没有问题,“物”却不完全“是”。如果认真读这一句,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字非常重要,那就是“今已亭亭如盖矣”中的“已”字,这个“已”字可忽略不得,表明这里的枇杷树已不再是当年妻子亲手种植时的样子,它是动态的,它在生长,它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物“是”了,而是“似是而非”。这与《项脊轩志》中另一处“睹物思人”所描写的物不一样,“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这一处的物是“象笏”,是静态的,它没有变化,跟以前一样,“如在昨日”。而体现这种变化的正是这个“已”字,一个“已”字,就使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的意思:不仅睹物思人,而且作者的思念也是动态的,也是生长的。枇杷树送走了多少寒暑秋冬,经受了几番雨雪风霜,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苍苍,莫非它也不能忘怀逝去的年华和昔日的悲欢?作者丧偶之后,在人世中浮沉,对亡妻的思念也在心中一点点地发酵,与日俱增,与树俱长。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呵,摇曳着作者绵绵不尽的思念!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