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症30例分析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k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症(developmental stenosis of cervical spinal canal,DSCSC)多发于中老年人,可引起颈髓损害。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对本病的认识水平逐渐提高。我院从1994年至1999年诊治DSCSC患者30例,报告如下。rn  临床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5~75岁,平均45岁。发病因素:颈部轻微外伤7例,较重外伤4例,无明显诱因19例。发病时间:最短3d,最长5年。临床表现:多数以双下肢麻木起病,病程缓慢,逐渐出现走路无力、不稳,似踩棉感,易摔倒。病变呈上行性发展,累及双上肢,严重 者出现胸、腹部束带感,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大小便障碍出现较晚。其中3例只有根性痛症状,没有锥体束征。30例均行X线及CT检查证实为DSCSC,其中18例行MRI检查,示颈椎椎管狭窄并压迫脊髓。合并颈椎骨赘形成者9例,颈椎间盘突出者6例,OPLL者4例。非手术治疗16例,手术治疗14例。手术方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8例,椎板切除减压术3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3例。3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1个月,按日本40分法评定,优12例(40%),良14例(46.7%),进步3例(10%),差1例(3.3%),优良率86.7%。
其他文献
随着对人类基因结构及其功能研究的深入,基因疗法极可能成为21世纪临床治疗脊柱疾病的有效手段。成功地将治疗基因转入椎间盘内的靶细胞,以及在动物模型上利用基因疗法成功促进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在应用纳洛酮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对照组10例单用氨茶碱,两组各用3~5天,观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颈椎骨折,但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容易漏诊、误诊,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颈椎骨折的10%~14%[1],尤其老年人的发生率更高.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行寰枢椎手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全组手术共17例。行寰枢椎融合术14例,减压融合术3例。统计感染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
目的:探讨小儿外阴阴道炎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外阴阴道炎患儿96例,年龄4个月~10岁,取阴道分泌物常规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加药敏及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加药敏.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aemia-reperfusion iniury,IRI)是指肢体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的合称,临床中术中应用止血带、骨筋膜室综合征、休克、断肢再植、带血管蒂组织移植等过程
股骨头坏死主要好发于30~50岁的中青年.股骨头一旦塌陷,大部分患者将不可避免的进行关节置换术.由于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对于年轻患者来说,一生中可能要经历二次甚至多
目的:探讨散结镇痛胶囊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3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孕三烯酮组和散结镇痛胶囊组,对比分
[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建立正常高原人C5/6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A13.0.2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最后加入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