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中考取消了生物学科的考试资格,在八年级只是作了简单会考要求,这无形给初中学生学习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就完全放弃生物学科的学习,可是,上了高中,选学理科的同学又纳闷了,生物学科是理科综合的考试科目,初中的基础就差。鉴于这种情况,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势在必行。我认为,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学好生物,为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参与本地区经济的建设时,作用之巨大。本文摘其多年来教学之所得,对学好初中生物参与经济建设影响深远发表浅见。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村地区多数以农业为主,依靠种植业、养殖业来发展区域经济
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兴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而传统的、落后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使多年劳作的农民至今经济收入偏低,无法摆脱贫穷的困境。如何让当地农民从贫困走向富裕,如何振兴当地经济,是每个农村中学生物教师应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我们曾经对某乡的种植业、养殖业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发现现在许多农民还停留于一般的传统劳作上,从事种植和养殖业的人数比例是极低的。即使少数人从事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获利很低,经济效益很差。因此,中学生物教学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教学结构,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实用性较强的、对振兴当地经济有利的生物学知识。要达到上述目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第一、教师应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不断拓宽教学的知识领域。尽量将课本知识渗透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中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衔接,以缩短课堂和社会的距离。如在讲“光合作用”时,可介绍大棚菜通光面积和光照时间;讲“植物的矿质营养”时,可介绍小麦、玉米、棉花等所必需的矿质元素,进而讲怎样施肥、施何种肥,以及给植物适时松土的道理和介绍无土栽培技术等等;讲“物质代谢”时,可结合动物育肥、食物加糖及适时阉割的内容进行讲解。实践表明,将这些知识在课堂上适时渗透,不仅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教师应利用活动课,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到田野、菜棚、猪场等进行实践学习,将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种植和养殖的实际操作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延伸了他们与社会相联系的知识触角。如活动课中所学到的小麦锈病防治、鸡的育雏与免疫及食用菌栽培技术等,为学生走向社会、振兴当地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教师应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设置,自编乡土教材。如编写《小麦的田间管理》《果树的整形与防病》《西瓜的嫁接与管理》《养猪、养鸡综合技术》及《生态养殖设计与操作》等等,让每位学生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几门实用技术,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
二、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联系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
1.联系自然实际。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有位中学生学习了嫁接的原理后,课下不断实践,很快提高了技术,一个秋天就与家长一起嫁接了近万枝桃、梨苗,为当地的庭院种植业作出了贡献。
3.联系生活实际。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信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为学生成功成才插上腾飞的翅膀,使生物知识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
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的领先科学,是绿色科学,生物学与物理、化学、数学、语文、史地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运用物理的技术、化学的技巧与计量、数学的计算与数据、语言文字的精确描述以及地理的空间与历史的胸怀实现着发展与飞跃,一跃而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领先科学,显示着它无穷的魄力。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生活,社会的发展及国防科技的振兴。所以,那种认为“生物课只是讲讲,划划,背背,查查,考考,就能教好”的陈词滥调已与时代的强音不合拍了。生物课不能再上成孤立的生物课了,应该恰当地与其它学科进行渗透与整合,彻底打破学科界限,横向联系、纵向深入。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是本人在生物教学改革大潮中的探索,也是体现教师为农村学生学好生物学与本地经济建设二者的关系浅见,在此,希望同行的多多切磋,为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探索生物教学的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振兴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五中学)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村地区多数以农业为主,依靠种植业、养殖业来发展区域经济
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兴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而传统的、落后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使多年劳作的农民至今经济收入偏低,无法摆脱贫穷的困境。如何让当地农民从贫困走向富裕,如何振兴当地经济,是每个农村中学生物教师应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我们曾经对某乡的种植业、养殖业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发现现在许多农民还停留于一般的传统劳作上,从事种植和养殖业的人数比例是极低的。即使少数人从事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获利很低,经济效益很差。因此,中学生物教学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教学结构,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实用性较强的、对振兴当地经济有利的生物学知识。要达到上述目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第一、教师应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不断拓宽教学的知识领域。尽量将课本知识渗透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中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衔接,以缩短课堂和社会的距离。如在讲“光合作用”时,可介绍大棚菜通光面积和光照时间;讲“植物的矿质营养”时,可介绍小麦、玉米、棉花等所必需的矿质元素,进而讲怎样施肥、施何种肥,以及给植物适时松土的道理和介绍无土栽培技术等等;讲“物质代谢”时,可结合动物育肥、食物加糖及适时阉割的内容进行讲解。实践表明,将这些知识在课堂上适时渗透,不仅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教师应利用活动课,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到田野、菜棚、猪场等进行实践学习,将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种植和养殖的实际操作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延伸了他们与社会相联系的知识触角。如活动课中所学到的小麦锈病防治、鸡的育雏与免疫及食用菌栽培技术等,为学生走向社会、振兴当地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教师应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设置,自编乡土教材。如编写《小麦的田间管理》《果树的整形与防病》《西瓜的嫁接与管理》《养猪、养鸡综合技术》及《生态养殖设计与操作》等等,让每位学生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几门实用技术,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
二、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联系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
1.联系自然实际。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有位中学生学习了嫁接的原理后,课下不断实践,很快提高了技术,一个秋天就与家长一起嫁接了近万枝桃、梨苗,为当地的庭院种植业作出了贡献。
3.联系生活实际。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信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为学生成功成才插上腾飞的翅膀,使生物知识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
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的领先科学,是绿色科学,生物学与物理、化学、数学、语文、史地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运用物理的技术、化学的技巧与计量、数学的计算与数据、语言文字的精确描述以及地理的空间与历史的胸怀实现着发展与飞跃,一跃而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领先科学,显示着它无穷的魄力。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生活,社会的发展及国防科技的振兴。所以,那种认为“生物课只是讲讲,划划,背背,查查,考考,就能教好”的陈词滥调已与时代的强音不合拍了。生物课不能再上成孤立的生物课了,应该恰当地与其它学科进行渗透与整合,彻底打破学科界限,横向联系、纵向深入。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是本人在生物教学改革大潮中的探索,也是体现教师为农村学生学好生物学与本地经济建设二者的关系浅见,在此,希望同行的多多切磋,为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探索生物教学的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振兴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