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针对旧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我省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活动。所谓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和建构的“生态系统”。在课程改革之初,缺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广大的一线教师只能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前提下,互相探讨,努力实践,以期望可以更好的实行新课程改革。下面,我就自己数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与同事们共同探讨:
由于我一直担任七、八、九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我将针对数学课堂中存在的几个教学环节的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一、数学课的导入环节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主要靠的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反思、练习。但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研究以后,我逐渐认识到,数学也要发挥创造性,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注意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在介绍轴对称时采用的方法。
首先,我问学生:“你喜欢漂亮的窗花吗”(同时展示几个剪好的窗花)
“喜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
“那么,你想不想亲手制作窗花呢?”
“想!”又是异口同声的回答。
“好,请同学们那出一张彩色的纸,先将纸对折,然后用剪刀剪出一个图案,注意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然后将剪下的图案打开,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都高兴的剪着,不时迸出一句:“哇!好漂亮的蝴蝶!”,“真好看!”。此时,我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将他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不失时机的讲出:“同学们亲手制作的这些漂亮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轴对称图形。”并随即让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兴趣很高,印象深刻。
在这里,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选择学生的兴趣点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学课的探讨新知环节
在传统的数学课上,此环节主要是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而后学生做练习加以巩固,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配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实施的效率。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实行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即强调在师生平等交往、多元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
以下是我在讲平行线的性质时所用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或者是相交,或者是平行,下面请同学们先画两条平行线,再画第三条直线与前两条平行线相交,请同学们观察图形中存在的角,猜测图中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并用适当的方法加以验证。这样,学生有的用量角器检验,有的用平移的方法检验,不时发现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快的获取了知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上述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存在不同差异的学生实行个别性教学,而不是面向全班学生“一刀切”,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进行创新性发展。
三、数学课的 练习巩固环节
对于数学知识而言,用练习加以巩固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搞好这一环节与如何获取新知识同等重要。在以往的教学中,练习题知识性强,表述单一,使学生在练习时感觉枯燥无味,认为是毫无意义的重复知识。在新课改形式下,我们应改变这种练习模式,即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除了对练习题加以改进,或者自己编制一些与实际相联系的习题外,还采用了两种做法:一是探究错题,把错题拿到课堂上,由学生们一起纠正错误,探究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错题考察的是那些知识点。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使学生印象深刻,一举两得。二是学生出题,由学生针对所学的知识自己编制试题,或小组编题,互相考察。学生在出题时既要主意考察哪些知识,又要想办法增加题目难度,所以一定会认真钻研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数学课的小结环节
有人认为这只是将本堂课的知识再重复一下,没什么重要的,这就错了。其实小结环节就是一个短时复习环节,是在第一时间内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化的环节,是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过程,因此一定要重视此环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一次重复,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可以阐述自己学到了什么,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可以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也可以结合知识畅想一下未来。因此,通过它,教师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可以收到及时的反馈信息,可以和学生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此外,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测验也应加以注意。测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考核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师生及时纠正,针对问题加以指导,有效发挥测验的反馈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我们应认真钻研相关理论知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应和其他教师共同探讨,随时交流经验,为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努力钻研,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
由于我一直担任七、八、九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我将针对数学课堂中存在的几个教学环节的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一、数学课的导入环节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主要靠的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反思、练习。但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研究以后,我逐渐认识到,数学也要发挥创造性,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注意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在介绍轴对称时采用的方法。
首先,我问学生:“你喜欢漂亮的窗花吗”(同时展示几个剪好的窗花)
“喜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
“那么,你想不想亲手制作窗花呢?”
“想!”又是异口同声的回答。
“好,请同学们那出一张彩色的纸,先将纸对折,然后用剪刀剪出一个图案,注意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然后将剪下的图案打开,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都高兴的剪着,不时迸出一句:“哇!好漂亮的蝴蝶!”,“真好看!”。此时,我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将他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不失时机的讲出:“同学们亲手制作的这些漂亮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轴对称图形。”并随即让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兴趣很高,印象深刻。
在这里,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选择学生的兴趣点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学课的探讨新知环节
在传统的数学课上,此环节主要是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而后学生做练习加以巩固,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配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实施的效率。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实行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即强调在师生平等交往、多元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
以下是我在讲平行线的性质时所用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或者是相交,或者是平行,下面请同学们先画两条平行线,再画第三条直线与前两条平行线相交,请同学们观察图形中存在的角,猜测图中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并用适当的方法加以验证。这样,学生有的用量角器检验,有的用平移的方法检验,不时发现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快的获取了知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上述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存在不同差异的学生实行个别性教学,而不是面向全班学生“一刀切”,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进行创新性发展。
三、数学课的 练习巩固环节
对于数学知识而言,用练习加以巩固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搞好这一环节与如何获取新知识同等重要。在以往的教学中,练习题知识性强,表述单一,使学生在练习时感觉枯燥无味,认为是毫无意义的重复知识。在新课改形式下,我们应改变这种练习模式,即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除了对练习题加以改进,或者自己编制一些与实际相联系的习题外,还采用了两种做法:一是探究错题,把错题拿到课堂上,由学生们一起纠正错误,探究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错题考察的是那些知识点。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使学生印象深刻,一举两得。二是学生出题,由学生针对所学的知识自己编制试题,或小组编题,互相考察。学生在出题时既要主意考察哪些知识,又要想办法增加题目难度,所以一定会认真钻研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数学课的小结环节
有人认为这只是将本堂课的知识再重复一下,没什么重要的,这就错了。其实小结环节就是一个短时复习环节,是在第一时间内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化的环节,是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过程,因此一定要重视此环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一次重复,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可以阐述自己学到了什么,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可以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也可以结合知识畅想一下未来。因此,通过它,教师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可以收到及时的反馈信息,可以和学生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此外,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测验也应加以注意。测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考核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师生及时纠正,针对问题加以指导,有效发挥测验的反馈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我们应认真钻研相关理论知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应和其他教师共同探讨,随时交流经验,为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努力钻研,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