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并进行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在治疗中和治疗后采用护理干预。结果58例病人中有32例病人治愈,15例病人显效,10例病人有效,仅1例病人病情未见变化,总有效率为98.28%。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较好,在诊治过程中和诊治结束后采用护理方法,能够提升病人一氧化碳中毒的治愈率。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疗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45-01
含碳物质在燃烧时,若过程进行不充分会生成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相比氧气更易于与血红蛋白结合,当一氧化碳被过量吸入人体后,会使组织缺氧甚至会引起人的窒息和死亡的现象[1],现对2 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入住我院的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研究并进行临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共有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入住我院。对这58例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58例病人中男性有37例,女性有21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5.65±4.09)岁。32例为轻型中毒,存在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症状。20例为中型中毒,存有昏迷和虚脱症状,6例为重型中毒,病人深度昏迷,身体反射消失,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1.1.1 方法:
对病人进行给氧操作,使病人的颅内压力减小,调节病人体内的组织环境使之酸碱保持平衡,进而采用高压氧方法治疗。采用YC2800J/X型氧舱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空气加压使之体积压缩,一般情况下使氧舱内氧气压力保持在0.25至0.3MPa之间,使病人佩戴面罩进行吸氧。开始二十分钟进行加压操作,进而使压力稳定在0.25至0.3MPa之间保持六十分钟,停止进氧十分钟,减压操作二十分钟。重型患者在前三日需保证每日两次高压氧治疗,后期可根据病情的缓解情况改为一日一次。一般情况下,重型患者的治疗次数为20至30次,中型患者的治疗次数为10至20次,轻型患者的治疗次数为6至10次[2]。
1.1.2 治疗中护理:
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检测和观察,指导病人在进舱后的吸氧方法和对舱内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病人懂得耳咽管道的通气方式,并掌握捏鼻鼓气法。在舱内若感到压力较大,告知病人需进行吞咽和张口的减压动作。在给氧舱加压的过程中,要根据病人的承受能力调节加压的速度,保证病人没有耳部疼痛或其他的症状。观察并指导病人的吸氧状况,使病人以正确的操作吸氧。护理人员需对舱内的氧浓度进行实时检测,使之保持在23%以下。若病人在吸氧过程中出现咳嗽、头晕、恶心的症状,护理人员应迅速摘除面罩,改吸舱内压缩空气,加强通风,症状可迅速缓解,按常规速度减压出舱。
1.1.3 治疗后护理: 病人在舱内吸氧结束后,使舱内的压力减至常压。因病人和护理人员已适应舱内压力,在减压时操作不宜过快。病人出舱后,需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关节疼痛或皮肤瘙痒的症状,来判断是否出现减压病。若病人病情危急,出现昏迷现象,应在出舱后由主管医师来及时救治[3]。
2 结果
58例病人中32例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28%。具体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在化学物中毒中,一氧化碳中毒占较大的发生比例。一氧化碳自人体的呼吸道进入血液后,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的200至300倍,使大部分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人体组织缺氧,甚至会使人窒息而死亡[4]。
高压氧治疗能够促使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分离,消除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恢复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的能力;并可以减少颅内的压力,促进脑部组织恢复正常代谢。在行高压氧的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对病人的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治疗和恢复,并提升治愈率。本研究中,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实施高压氧治疗和护理操作,58例病人中有32例病人治愈,15例病人显效,10例病人有效,仅1例病人发生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总有效率高达98.28%,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在诊治过程中和诊治结束后采用护理方法,能够提升病人一氧化碳中毒的治愈率。采用高压氧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的治疗方式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并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青,续梅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62-1563
[2]余芳,李爱萍,徐慧英.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对策[J].中国医师杂志,2011(增刊):84-85
[3]宋明东,苏月南,巫丽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急诊集束治疗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2):1462-1463
[4]王丽.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394-395
目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并进行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在治疗中和治疗后采用护理干预。结果58例病人中有32例病人治愈,15例病人显效,10例病人有效,仅1例病人病情未见变化,总有效率为98.28%。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较好,在诊治过程中和诊治结束后采用护理方法,能够提升病人一氧化碳中毒的治愈率。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疗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45-01
含碳物质在燃烧时,若过程进行不充分会生成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相比氧气更易于与血红蛋白结合,当一氧化碳被过量吸入人体后,会使组织缺氧甚至会引起人的窒息和死亡的现象[1],现对2 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入住我院的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研究并进行临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共有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入住我院。对这58例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58例病人中男性有37例,女性有21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5.65±4.09)岁。32例为轻型中毒,存在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症状。20例为中型中毒,存有昏迷和虚脱症状,6例为重型中毒,病人深度昏迷,身体反射消失,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1.1.1 方法:
对病人进行给氧操作,使病人的颅内压力减小,调节病人体内的组织环境使之酸碱保持平衡,进而采用高压氧方法治疗。采用YC2800J/X型氧舱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空气加压使之体积压缩,一般情况下使氧舱内氧气压力保持在0.25至0.3MPa之间,使病人佩戴面罩进行吸氧。开始二十分钟进行加压操作,进而使压力稳定在0.25至0.3MPa之间保持六十分钟,停止进氧十分钟,减压操作二十分钟。重型患者在前三日需保证每日两次高压氧治疗,后期可根据病情的缓解情况改为一日一次。一般情况下,重型患者的治疗次数为20至30次,中型患者的治疗次数为10至20次,轻型患者的治疗次数为6至10次[2]。
1.1.2 治疗中护理:
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检测和观察,指导病人在进舱后的吸氧方法和对舱内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病人懂得耳咽管道的通气方式,并掌握捏鼻鼓气法。在舱内若感到压力较大,告知病人需进行吞咽和张口的减压动作。在给氧舱加压的过程中,要根据病人的承受能力调节加压的速度,保证病人没有耳部疼痛或其他的症状。观察并指导病人的吸氧状况,使病人以正确的操作吸氧。护理人员需对舱内的氧浓度进行实时检测,使之保持在23%以下。若病人在吸氧过程中出现咳嗽、头晕、恶心的症状,护理人员应迅速摘除面罩,改吸舱内压缩空气,加强通风,症状可迅速缓解,按常规速度减压出舱。
1.1.3 治疗后护理: 病人在舱内吸氧结束后,使舱内的压力减至常压。因病人和护理人员已适应舱内压力,在减压时操作不宜过快。病人出舱后,需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关节疼痛或皮肤瘙痒的症状,来判断是否出现减压病。若病人病情危急,出现昏迷现象,应在出舱后由主管医师来及时救治[3]。
2 结果
58例病人中32例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28%。具体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在化学物中毒中,一氧化碳中毒占较大的发生比例。一氧化碳自人体的呼吸道进入血液后,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的200至300倍,使大部分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人体组织缺氧,甚至会使人窒息而死亡[4]。
高压氧治疗能够促使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分离,消除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恢复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的能力;并可以减少颅内的压力,促进脑部组织恢复正常代谢。在行高压氧的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对病人的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治疗和恢复,并提升治愈率。本研究中,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实施高压氧治疗和护理操作,58例病人中有32例病人治愈,15例病人显效,10例病人有效,仅1例病人发生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总有效率高达98.28%,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在诊治过程中和诊治结束后采用护理方法,能够提升病人一氧化碳中毒的治愈率。采用高压氧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的治疗方式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并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青,续梅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62-1563
[2]余芳,李爱萍,徐慧英.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对策[J].中国医师杂志,2011(增刊):84-85
[3]宋明东,苏月南,巫丽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急诊集束治疗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2):1462-1463
[4]王丽.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39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