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月刊》2020年分类总目录
【出 处】
:
学术月刊
【发表日期】
:
2020年12期
其他文献
自晚清始,中国社会被纳入现代改造浪潮之中,至1928年国民政府开展大规模破除迷信运动,“现代性”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权威对民间文化、乡村社会的精神结构造成一种强势介入。透过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一个华北村庄中的信仰状态,我们可以看到外来的、“现代”的力量怎样进入村庄、村庄如何回应。乡村庙宇及围绕其间的乡村生活在现代风暴到来之时,有种种潜流式的抵抗与自我修复,它们柔性地对待现代与国家的侵入。庙宇既担负村庄生活内部的宗教、政治、经济、教育、社交、娱乐等功能,又成为沟通村庄与外部力量的中介,甚至可以说,“现代”
自现代学术建制在中国确立以来,哲学学科既经历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也面临着自身特殊的问题。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有关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在中国哲学学科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与研讨。这一场讨论反映了中国传统学术在经历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折射出中国哲学史学科所面临的身份焦虑以及对于文化主体性的追求。那么,这场讨论对中国哲学史学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科内部形成了哪些新的学术生长点和发展方向,其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又具有怎样的效应?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刊推出这组笔谈,旨在从一
摘要作为一门热门学科,经济学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专业期刊、网络平台和自媒体上经常有对经济学的各种质疑和批评。这些质疑和批评的影响有时不可小视,往往会干扰人们对经济学的科学理解和对经济问题的正确思考方式。通过对一些具体的质疑和批评的学术案例和事件的分析,表明质疑者实际上没有科学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逻辑、理论功能等。譬如,MR=MC作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虽然在现实经济社会几乎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但它仍然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强求经济学的精准预测功能是不对的;经济学的假定性表述实际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存在,
本文从东北沦陷区知识分子关于“乡土文学”和“写印主义”的论争入手,对以古丁为首的“艺文志派”的创作思想和实践进行了深入考察,由此提出在殖民意识形态与旧文化、旧道德合谋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艺文志派”重新诠释了“五四…‘救亡式启蒙”的思想传统,通过对鲁迅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揭橥了一种在沦陷区“书写乡土”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潮流中独树一帜的文化民族主义策略。如果说“文选派”的抗日宣传所诉诸的是东北乡土社会的“原始的强力”的话,“艺文志派”则超越了现代性与民族性间二元对立的窠臼,将启蒙视为实现民族解放的最终途径。
1.党的教育方针运行机制研究2.百年中国共产党教育史研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研究4.中国教育发展哲学研究5.中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研究6.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研究7.小康社会教育现代化水平研究8."十四五"教育目标任务研究9.新时代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研究10.教育发展模式变革研究11.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为提高刊物质量、完善学术规范,本刊对来稿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同时在稿件接收、文章编排等方面进行改进,请作者予以协助,来稿时请注意如下事项。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属性定位事关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幼有所育"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由"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准基本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及"经营性公共服务"的营利性的选择性学前教育等三种类型构成。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定位,导致政府责任缺乏刚性约束机制,学前教育成本家庭分担比例过高,公办幼儿园财政拨款制度不合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等困境。加快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幼儿与家庭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
国外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历经理论初创、系统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三个发展阶段,教科书国家形象从被动生成走向主动建构。社会学、传播学与教育学为教科书国家形象系统建构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多重理论的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呈现多元价值取向,彰示国家意志与文化传承相统一,坚持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力求话语与传递路径相统一。我国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应重视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际共同体意识相统合,注重话语体系创新与传递路径相统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合。
郑天挺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作为一名学者,他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著名学府,长期从事大学行政管理工作。读《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学术上有深厚造诣和远大追求的学者的高尚人格和操守。他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有担当;他宽厚待人、恕以及人,调动尽可能多的人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服务。他严于律己,责在人先,利居众后,洁身自好,不为名利所累,不因穷困而变易操守。郑天挺是亲身经历了五四运动精神洗礼的那一代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在他身上激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民主、进步的追
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是当前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教育评价形态,它在评估对象、施测范围、测评内容、测评学段、实务操作等方面呈现出其特征。方法论上,它悬置、排除和放弃抽象物,使用数据和符号作为描述教育的语言,涉及"关系"的推论,注重量化变项的评比。论述国际大规模评价的价值效应,存在科学化和非科学化两种取向分庭抗礼。但是,罔顾教育中不可测量的部分而论"好"教育是危险的。人的教育与受教育状况成为数字统计的客体、科学评价的对象,也意味着削弱人(部分人)的主体性。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够成为其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