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程。翻转的是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及教学顺序,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本文着眼于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系统介绍翻转课堂概念和特征等;然后,将本杰明·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同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深度融合,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对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 实践研究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征
所谓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及教学顺序。翻转课堂由课前和课上两部分组成:一是在课前时间,教师为学生准备视频课程,以便学生在课外学习知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进度,也可以重复观看视频。二是在课堂中,学生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疑惑、不解,可以互相讨论,或者直接向老师提问。翻转课堂把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和集中讲授中解脱出来,有充分时间和精力一对一指导每个学生。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翻转课堂有以下特征:
(一)教学过程重新分配
教学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阶段。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上进行集中讲授,对知识进行初步的讲解。学生在课下通过作业的方式,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翻转课堂中,把知识传授放在课前,学生通过自学,达到初步理解知识的目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课上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业时可以相互交流,小组协作讨论,师生深度交流,个性化指导[1]。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传统课堂中的知识拥有者、演员,转变为学生身边的“教练”和学习活动的导演。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翻转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而是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者。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所需的知识,自己决定学习时间、地点、进度。总之,翻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2]。
(三)微课成为主要的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中,短小的微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把讲解知识点的过程制作成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学生根据自身接受能力进行观看并做笔记,也可以暂停思考,不用担心遗漏知识点。阶段性复习时,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课前制作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以教学视频为载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等讲解知识,其中,视频效果、时长、讲授方式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视频时长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最佳,并伴有交互性环节,抛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样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前教学视频的制作不是简单地述说知识点,而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记忆内容包括三类: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即利用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元认知知识,即如何理解抽象的概念。以《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中“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为例,概念性知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程序性知识是利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社会的导向作用,或者新形势下互联网 、新媒体、大众创新层出不穷等社会现状。元认知知识是把社会意识分解成思想、道德、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不同的形式。记忆是低水平的学习结果。理解是在记忆基础上转化、解释和推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与“物质与意识”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二)设计课堂活动
1.独立探索
课堂上,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反思总结等学习活动,对视频中的知识进行应用和分析。所以,课堂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从开始时逐步指导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探究学习,把尊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贯穿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以《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中“社会发展规律”为例,在课前知识理解基础上,学生通过分析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独立探索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协作学习
课堂活动中,小组协作是学生完成作业、解决疑问的关键。小组人员在2~5人之间,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在小组协作中检查自己想法是否正确,可以吸收别人优异的想法。教师要选择适当的题目,题目不能过于简单,没有讨论价值,也不能太有争议性,很难实现协作目标[3]。
3.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不仅要评价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协作中的参与程度及表现,成果展示等。以《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中“社会基本矛盾”为例,在课前学习阶段,有学生提出疑问,宏观调控是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这是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是高水平的学习结果。
三、实施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视频制作质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掌握拍摄、后期剪辑和添加字幕等多项技能,拍摄出情感丰富、互动性十足、生动的视频,避免单调、平铺直叙地讲授知识。教师在网络平台上随时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并与学生交流,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
翻转课堂中有很多互动活动,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班级人数多的情况下,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特点。当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疑问时,学生更多地会在乎自己的面子,不懂装懂。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将问题表达出来,促进良性循环和互动。
实施翻转课堂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激励又是挑战,是自下而上的变革,教师应抓住机遇采用合理方式,使“翻转课堂”的内涵和教育理念得以倡导,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发教育研究,2013(02).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05).
[3]刘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 实践研究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征
所谓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及教学顺序。翻转课堂由课前和课上两部分组成:一是在课前时间,教师为学生准备视频课程,以便学生在课外学习知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进度,也可以重复观看视频。二是在课堂中,学生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疑惑、不解,可以互相讨论,或者直接向老师提问。翻转课堂把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和集中讲授中解脱出来,有充分时间和精力一对一指导每个学生。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翻转课堂有以下特征:
(一)教学过程重新分配
教学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阶段。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上进行集中讲授,对知识进行初步的讲解。学生在课下通过作业的方式,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翻转课堂中,把知识传授放在课前,学生通过自学,达到初步理解知识的目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课上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业时可以相互交流,小组协作讨论,师生深度交流,个性化指导[1]。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传统课堂中的知识拥有者、演员,转变为学生身边的“教练”和学习活动的导演。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翻转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而是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者。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所需的知识,自己决定学习时间、地点、进度。总之,翻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2]。
(三)微课成为主要的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中,短小的微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把讲解知识点的过程制作成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学生根据自身接受能力进行观看并做笔记,也可以暂停思考,不用担心遗漏知识点。阶段性复习时,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课前制作教学视频
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以教学视频为载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等讲解知识,其中,视频效果、时长、讲授方式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视频时长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最佳,并伴有交互性环节,抛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样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前教学视频的制作不是简单地述说知识点,而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记忆内容包括三类: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即利用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元认知知识,即如何理解抽象的概念。以《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中“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为例,概念性知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程序性知识是利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社会的导向作用,或者新形势下互联网 、新媒体、大众创新层出不穷等社会现状。元认知知识是把社会意识分解成思想、道德、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不同的形式。记忆是低水平的学习结果。理解是在记忆基础上转化、解释和推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与“物质与意识”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二)设计课堂活动
1.独立探索
课堂上,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反思总结等学习活动,对视频中的知识进行应用和分析。所以,课堂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从开始时逐步指导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探究学习,把尊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贯穿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以《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中“社会发展规律”为例,在课前知识理解基础上,学生通过分析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独立探索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协作学习
课堂活动中,小组协作是学生完成作业、解决疑问的关键。小组人员在2~5人之间,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在小组协作中检查自己想法是否正确,可以吸收别人优异的想法。教师要选择适当的题目,题目不能过于简单,没有讨论价值,也不能太有争议性,很难实现协作目标[3]。
3.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不仅要评价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协作中的参与程度及表现,成果展示等。以《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中“社会基本矛盾”为例,在课前学习阶段,有学生提出疑问,宏观调控是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这是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是高水平的学习结果。
三、实施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视频制作质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掌握拍摄、后期剪辑和添加字幕等多项技能,拍摄出情感丰富、互动性十足、生动的视频,避免单调、平铺直叙地讲授知识。教师在网络平台上随时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并与学生交流,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
翻转课堂中有很多互动活动,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班级人数多的情况下,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特点。当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疑问时,学生更多地会在乎自己的面子,不懂装懂。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将问题表达出来,促进良性循环和互动。
实施翻转课堂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激励又是挑战,是自下而上的变革,教师应抓住机遇采用合理方式,使“翻转课堂”的内涵和教育理念得以倡导,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发教育研究,2013(02).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05).
[3]刘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