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的语文课堂,存在照本宣科、追求唯一答案的现象,导致课堂异常无趣、机械与僵化。“动态教学”是突破目前教学窘境的有效策略。“动态教学”的课堂以“简单”引航,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让“讨论”升华,在争论中交锋、碰撞、融合;从“误区”求真,让学生在矛盾中悟出真知。
[关键词]语文课堂 动态教学 简单 讨论 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21
语文教学,是学生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学,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师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常常闭门造车,只凭自己的想法思路去备好课写好教案,有些甚至生搬硬套别人的教案或者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表现,所提的问题,不管学生的答案怎样,都不合教师的心意。教师就希望学生答出自己所要的答案,且是唯一的答案。这样使本应鲜活灵动、富有情趣的语文课堂,变得异常无趣、机械与僵化。“动态教学”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是由教师照本宣科,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生理年龄、性别特点以及知识能力、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动态教学”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尊重学生的个体表现,敢于暴露课堂中的意外,再现“原汁原味”的教学模式,从而构建起开放的、丰富多彩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只要因势利导,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有趣的“动态教学”中来。
一、以“简单”引航
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感悟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会有些简单、肤浅。如果我们能恰当地把这种状况当作一种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为教学起点,引领学生由浅入深。比如,在一年级口语交际《如何处理垃圾》的教学中,教师问:“垃圾从哪里来?”一年级的小朋友自然而然想到:同学们随便扔的纸,铅笔屑随地丢,地上就有了垃圾。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回答,但教师却能抓住这一个简单的回答——教室有垃圾,追问学生:操场有吗?有什么垃圾呢?树叶从哪里来呢……这些问题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思维的闸门也立刻被打开:操场上的垃圾是从别的地方吹来的,树叶是从树上落下来的;家里的垃圾有鱼骨头、菜梗等。教师抓住了这简单的回答,引导学生拓宽思维、打开思路,使学生获得出了更加有意义的、更深层次的答案,最后明白了垃圾是如何产生的,解决了垃圾的分类处理等问题。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师,不要轻易放过每一点看似简单的答案,它可能是很多问题的引子,是真理的导火索,是起航灯。教师及时而智慧抓住“引子”,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有所得,帮助学生读懂文本的内涵。
二、让“讨论”升华
因为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因此常常会出现同一问题有不同意见的情况。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不要遏制,更不能抹杀,应及时把握良机,抛出问题以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论中碰撞、融合。例如,教学《月光曲》这一课中的这一段: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教师这样展开教学。
师:盲姑娘没有见过贝多芬,他们不认识,为什么她能猜到这是贝多芬呢?
生1:从盲姑娘的话“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我感觉到盲姑娘听得很认真。
生2:盲姑娘酷爱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她能肯定这首曲子确确实实是贝多芬先生弹的。
师:说到知音,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因为钟子期喜欢听俞伯牙弹琴,能从琴声里听出高山流水。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盲姑娘是第一次且只听了一遍贝多芬弹琴,就听出贝多芬弹得很娴熟、感情很深,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贝多芬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贝多芬呢?
生1:我觉得贝多芬会想: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音乐已经让他们心心相印了,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自己就是贝多芬,只要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2:音乐就是贝多芬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语言来表达,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
可见,教师要善于捕捉师生讨论中闪耀出的火花,组织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纷纷发表不同的意见,使他们心灵碰撞,深入思考,从而产生新的认知。
三、从“误区”求真
语文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们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可利用的因素,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及时纠正;以学生错误的答案为前提,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在误区中抽丝剥茧,悟出真知。
例如,《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片段——
生:“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的“逼近”一词,我觉得用在这里不太恰当。
师:为什么呢?
生:我们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和“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理;当人们遇到压力时,才用“逼近”。作者是坐小船去鸟的天堂,根本谈不上逼近。“逼近”有时候,还含有“紧迫,速度快”的意思,但作者在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没有快的意思。
师:是的,小船走得不快,作者的心情也很轻松,文中竟然用“逼近”,而不用“靠近”,看来值得研究。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逼近”用得非常准确,因为榕树正是茂盛时期,显得非常高大,相对于小船中的人来说,大榕树有气势逼人的感觉。可以说,大榕树在逼近我们,我们也在逼近大榕树。
师:很好,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同样,作者早就听说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那一天的出船让作者非常兴奋,也非常急切地想看到这株大榕树,有“紧迫,速度快”之意。高大而充满生机的榕树,离我们越来越近,可以说成“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大榕树”。“逼近”一词能突出榕树之大,也能突出作者急切的心情。
师:从“逼近”这个词能感悟出榕树的高大,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因此,在阅读中多问多思,我们一定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精彩。
教师抓住了课堂教学中这一误区,以自己对课文敏锐的思考,为学生的研究、探索引线搭桥,使学生感悟到隐含在课文中丰富而独特的信息,与作者产生共鸣。
“动态教学”的课堂,需要教师精心而全面地设计教学,全面考虑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要充分作好处理突发问题的预案,灵活应对不可预测的事件,将这些课堂上的“不速之客”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契机。
“动态教学”的课堂,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势而为的理念,要尊重学生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要掌握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并采取相应措施。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全方位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闪烁着创造的光辉。
(责编 韦 雄)
[关键词]语文课堂 动态教学 简单 讨论 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21
语文教学,是学生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学,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师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常常闭门造车,只凭自己的想法思路去备好课写好教案,有些甚至生搬硬套别人的教案或者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表现,所提的问题,不管学生的答案怎样,都不合教师的心意。教师就希望学生答出自己所要的答案,且是唯一的答案。这样使本应鲜活灵动、富有情趣的语文课堂,变得异常无趣、机械与僵化。“动态教学”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是由教师照本宣科,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生理年龄、性别特点以及知识能力、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动态教学”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尊重学生的个体表现,敢于暴露课堂中的意外,再现“原汁原味”的教学模式,从而构建起开放的、丰富多彩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只要因势利导,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有趣的“动态教学”中来。
一、以“简单”引航
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感悟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会有些简单、肤浅。如果我们能恰当地把这种状况当作一种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为教学起点,引领学生由浅入深。比如,在一年级口语交际《如何处理垃圾》的教学中,教师问:“垃圾从哪里来?”一年级的小朋友自然而然想到:同学们随便扔的纸,铅笔屑随地丢,地上就有了垃圾。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回答,但教师却能抓住这一个简单的回答——教室有垃圾,追问学生:操场有吗?有什么垃圾呢?树叶从哪里来呢……这些问题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思维的闸门也立刻被打开:操场上的垃圾是从别的地方吹来的,树叶是从树上落下来的;家里的垃圾有鱼骨头、菜梗等。教师抓住了这简单的回答,引导学生拓宽思维、打开思路,使学生获得出了更加有意义的、更深层次的答案,最后明白了垃圾是如何产生的,解决了垃圾的分类处理等问题。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师,不要轻易放过每一点看似简单的答案,它可能是很多问题的引子,是真理的导火索,是起航灯。教师及时而智慧抓住“引子”,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有所得,帮助学生读懂文本的内涵。
二、让“讨论”升华
因为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因此常常会出现同一问题有不同意见的情况。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不要遏制,更不能抹杀,应及时把握良机,抛出问题以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论中碰撞、融合。例如,教学《月光曲》这一课中的这一段: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教师这样展开教学。
师:盲姑娘没有见过贝多芬,他们不认识,为什么她能猜到这是贝多芬呢?
生1:从盲姑娘的话“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我感觉到盲姑娘听得很认真。
生2:盲姑娘酷爱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她能肯定这首曲子确确实实是贝多芬先生弹的。
师:说到知音,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因为钟子期喜欢听俞伯牙弹琴,能从琴声里听出高山流水。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盲姑娘是第一次且只听了一遍贝多芬弹琴,就听出贝多芬弹得很娴熟、感情很深,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贝多芬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贝多芬呢?
生1:我觉得贝多芬会想: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音乐已经让他们心心相印了,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自己就是贝多芬,只要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2:音乐就是贝多芬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语言来表达,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
可见,教师要善于捕捉师生讨论中闪耀出的火花,组织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纷纷发表不同的意见,使他们心灵碰撞,深入思考,从而产生新的认知。
三、从“误区”求真
语文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们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可利用的因素,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及时纠正;以学生错误的答案为前提,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在误区中抽丝剥茧,悟出真知。
例如,《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片段——
生:“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的“逼近”一词,我觉得用在这里不太恰当。
师:为什么呢?
生:我们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和“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理;当人们遇到压力时,才用“逼近”。作者是坐小船去鸟的天堂,根本谈不上逼近。“逼近”有时候,还含有“紧迫,速度快”的意思,但作者在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没有快的意思。
师:是的,小船走得不快,作者的心情也很轻松,文中竟然用“逼近”,而不用“靠近”,看来值得研究。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逼近”用得非常准确,因为榕树正是茂盛时期,显得非常高大,相对于小船中的人来说,大榕树有气势逼人的感觉。可以说,大榕树在逼近我们,我们也在逼近大榕树。
师:很好,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同样,作者早就听说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那一天的出船让作者非常兴奋,也非常急切地想看到这株大榕树,有“紧迫,速度快”之意。高大而充满生机的榕树,离我们越来越近,可以说成“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大榕树”。“逼近”一词能突出榕树之大,也能突出作者急切的心情。
师:从“逼近”这个词能感悟出榕树的高大,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因此,在阅读中多问多思,我们一定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精彩。
教师抓住了课堂教学中这一误区,以自己对课文敏锐的思考,为学生的研究、探索引线搭桥,使学生感悟到隐含在课文中丰富而独特的信息,与作者产生共鸣。
“动态教学”的课堂,需要教师精心而全面地设计教学,全面考虑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要充分作好处理突发问题的预案,灵活应对不可预测的事件,将这些课堂上的“不速之客”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契机。
“动态教学”的课堂,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势而为的理念,要尊重学生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要掌握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并采取相应措施。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全方位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闪烁着创造的光辉。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