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中学阶段的英语教材阅读内容的编纂方向使我们处于一线的英语教师深切地体会到: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已经由知识传授型阅读课向知识传授和阅读策略并重的阅读课转型,而这种转变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就是如何由传统的、低效的阅读教学向高效的阅读教学转变,如何努力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传统的知识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法教学,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教师只是利用阅读教材将所要讲解的词汇、语法一一呈列在学生面前,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和压制,从而对阅读课的教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2.阅读教学过于粗略,不分析语言的难点重点。
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另外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再完成课后的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在全班校对答案正误,一堂阅读教学课就结束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语言分析。因为课文中出现的复杂的长句和复合句是学生们在阅读当中所遇到的主要的阅读障碍。教师若是忽略了句型结构分析,那么学生的阅读也就只能是流于形式,对课文内容也就一知半解了。
3.对阅读材料设计的问题缺乏层次性,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教师利用这些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虽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考查,但是这些问题只是涉及到课文的一些浅层内容,无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上。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必须要有梯度,体现出层次性。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潜能才能不断被挖掘。
4.教师缺乏对阅读技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所以平常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点拨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之后,他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
5.局限于阅读本身,课堂教学不能得到拓展。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课堂的唯一目的。这种纯粹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空间和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完全可以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文章所谈论的内容设置出特定的情境,开展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当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最近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教学可划分为两大块儿,即口头(听说)和笔头(理解和表达);而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笔头占有相当的比例。就近年的高考而言,150分的试题, 单纯阅读理解就占了40分;从题量上看,也从恢复高考后沿用多年的四篇,增加到现在的五篇。在整个试卷中,阅读理解也是最费时间、比较灵活的部分。从对阅读后的理解方面看:问题已经从过去的在原文中找答案和简单地计算,逐步要求根据原文的精神实质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这一部分题中,会很自然地碰到像“infer(揣测)、imply(暗示)”这一类的词,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段落揣摩出作者说话的目的、文中说话者的引申意、文中没有直接陈述但却有所暗示的内容;甚至根据作者已经谈到的内容,imagine(想象)作者在下一个段落(原文中并没有)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试题覆盖的广度上看,一般以交际环境为主,兼涉科技、制作工艺等具体过程。不仅对学生做题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其深层理解力,也就是学习语言的扩张力(即素质)也提出了挑战。
三、与时俱进,探讨高效阅读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选材上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例如,初中学生往往满足于歌曲、游戏、表演等引起的表层兴趣;高中生则不然,他们不再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是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智力兴趣,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为此,教师应为他们设计一些交际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换位、调查、解题、讨论、辩论、采访等。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时,我们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1)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阅读快得多。2)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三)开发学习潜能
开发学习潜能是各学科统一的教学目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发学习潜能主要指开发学生的智力。智力是能力的一部分;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是指适合多种活动要求、为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开发学习潜能是发展个性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培养观察力,其次要培养注意力;再次要培养记忆力另外还要培养思维想象力。
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是为完成这一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从宏观上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从战略上看,阅读教学要紧扣整体,化零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细。从实质上看,读得懂,然后才说(输出)得出。阅读理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总之,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既是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头戏不抓不行而且要长抓狠抓,深抓重抓,一抓到底。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能达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要求,才能实现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一、传统的知识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法教学,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教师只是利用阅读教材将所要讲解的词汇、语法一一呈列在学生面前,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和压制,从而对阅读课的教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2.阅读教学过于粗略,不分析语言的难点重点。
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另外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再完成课后的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在全班校对答案正误,一堂阅读教学课就结束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语言分析。因为课文中出现的复杂的长句和复合句是学生们在阅读当中所遇到的主要的阅读障碍。教师若是忽略了句型结构分析,那么学生的阅读也就只能是流于形式,对课文内容也就一知半解了。
3.对阅读材料设计的问题缺乏层次性,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教师利用这些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虽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考查,但是这些问题只是涉及到课文的一些浅层内容,无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上。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必须要有梯度,体现出层次性。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潜能才能不断被挖掘。
4.教师缺乏对阅读技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所以平常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点拨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之后,他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
5.局限于阅读本身,课堂教学不能得到拓展。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课堂的唯一目的。这种纯粹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空间和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完全可以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文章所谈论的内容设置出特定的情境,开展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当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最近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教学可划分为两大块儿,即口头(听说)和笔头(理解和表达);而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笔头占有相当的比例。就近年的高考而言,150分的试题, 单纯阅读理解就占了40分;从题量上看,也从恢复高考后沿用多年的四篇,增加到现在的五篇。在整个试卷中,阅读理解也是最费时间、比较灵活的部分。从对阅读后的理解方面看:问题已经从过去的在原文中找答案和简单地计算,逐步要求根据原文的精神实质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这一部分题中,会很自然地碰到像“infer(揣测)、imply(暗示)”这一类的词,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段落揣摩出作者说话的目的、文中说话者的引申意、文中没有直接陈述但却有所暗示的内容;甚至根据作者已经谈到的内容,imagine(想象)作者在下一个段落(原文中并没有)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试题覆盖的广度上看,一般以交际环境为主,兼涉科技、制作工艺等具体过程。不仅对学生做题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其深层理解力,也就是学习语言的扩张力(即素质)也提出了挑战。
三、与时俱进,探讨高效阅读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选材上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例如,初中学生往往满足于歌曲、游戏、表演等引起的表层兴趣;高中生则不然,他们不再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是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智力兴趣,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为此,教师应为他们设计一些交际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换位、调查、解题、讨论、辩论、采访等。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时,我们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1)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阅读快得多。2)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三)开发学习潜能
开发学习潜能是各学科统一的教学目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发学习潜能主要指开发学生的智力。智力是能力的一部分;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是指适合多种活动要求、为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开发学习潜能是发展个性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培养观察力,其次要培养注意力;再次要培养记忆力另外还要培养思维想象力。
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是为完成这一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从宏观上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从战略上看,阅读教学要紧扣整体,化零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细。从实质上看,读得懂,然后才说(输出)得出。阅读理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总之,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既是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头戏不抓不行而且要长抓狠抓,深抓重抓,一抓到底。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能达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要求,才能实现高效率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