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校特色发展 践行新型育人模式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all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递,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社会生活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通过协调、调动社会教育力量,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益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正是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成长的全新的教育平台。
  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领导下,几年来,朝阳区教委、朝阳区社会大课堂办公室集合区教研中心、朝阳教育分院与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的力量,通过整合、开发朝阳区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建立了完善的资源开发、课程实施、管理评估、条件保障、信息平台等多项机制,将大课堂工作常态化,形成了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的多项社会教育模块,使大课堂教学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朝阳区管庄学区正是全区生动活泼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几年来,朝阳区管庄学区在区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领导下,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切入点,着力于大课堂活动管理机制建设和课程开发,以行政引导为龙头,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教师研发为平台,将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有机地渗透到学校学科教学之中,构建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以学校教学为主线,以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为教学素材,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为教学方法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和独特鲜明的社会大课堂育人模式。
  明确目标,规范管理
  管庄学区作为北京市社会大课堂项目研究实验单位,从2009年至今,始终以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这个重大教育工程的宗旨为研究的宗旨,在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实践育人、整体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标。管庄学区整体推进的策略是加强研究、规范管理、展示过程、科学评价、梳理成果。我们的成效是校校有特色、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
  保证工作的扎实推进,制度是基础,落实是关键。学区从健全机制入手,狠抓制度落实,形成了分层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学习培训机制,促进观念转变;汇报交流机制,促进共同提高;检查指导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成果收集机制,强化经验推广。学区像抓语文、数学学科一样抓社会大课堂,做到社会大课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有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有人管理,有人组织。学区创编了“社会大课堂学生教育计划书”,明确不同资源单位的教育目的、项目内容、教育措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走进不同的资源单位,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能力和认识。
  强化研究,物化成果
  社会是知识的摇篮,自然是人类成长与发展的空间。然而,丰富的社会资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转化成有价值的社会教育资源,纳入现行教育体系,而形成的社会教育资源则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将其进一步转化成课程资源,通过具体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所接受。
  为此,管庄学区成立了大课堂课程研发组,将基础教育小学学段的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美术、科技等课程与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密切结合,开发了具有独到特色、切合实际的多学科的社会大课堂学科课程,构建了社会大课堂所独有的实践体验性操作、开放式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启发式教学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现代化的教育特色。
  我们的研究团队由市区领导、教研员、学区各校领导、学科教师组成。近两年,在朝阳区教研中心王颖主任的带领下,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与了“北京市社会实践基地学生教育计划书”的编写,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六个实践基地的学生教育计划书的编写。计划书的编写为教师们充分利用基地资源的优势、明确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与步骤、物化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同时,带领部分学校及教师研制出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英语、语文、音乐、美术、科学七个学科的《社会大课堂学科指导手册》。
  创设信息化平台,强化活动实效
  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最大特点是能让教研、学校、教师各个角色在互动中推进社会大课堂资源的有效应用。
  1.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支持学区、学校、教师层级的分级式过程化管理;支持教学指导意见的发布;支持项目管理的数据化统计,并将实施成果以教学资源形式提交到项目管理平台中,进行大课堂课程化教学的集中展示。
  2.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将资源和教学过程有效结合,实现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将因“资源而资源”的参观和学习,转变为“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将资源融入教学活动中。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平台发挥出良好的应用效益,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已具备了对大课堂教学工作实施的考量基础。
  3.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能够支持学区对各个学校进行工作评估。学区管理人可以设置具体的“评估指标”权重,发布评估指标公示,根据学校完成的工作情况形成整体评价。
  4.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除了指导教学、任务管理和评价之外,随着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的不断开发,平台还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完善的功能。管理人员通过资源目录树管理模块,可以直接从后台建立个性化的资源目录树,管理学校大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产生的活动资源。
  引领学校加强大课堂资源群建设,促学校特色发展
  面对丰富的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管庄学区在 将大课堂活动资源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学区的指导下,各校根据自己的发展特色和学生需求,有意识地对各社会大课堂单位的教育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和开发,构建各校相对固定的大课堂资源单位对象和活动课程,形成了一个个以自身发展特色为核心,以不同侧重的活动课程为内容的校级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群,在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学区初步形成了校校有特色、教师有专业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教育氛围。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程为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培育人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但开启了学校教育面向社会、走进社会的大门,更为学校和教师在培养社会化人才的教育方式上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巨大空间。管庄学区正是在这一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下,以学校为单元,以课程为引领,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标,形成校校有特色、教师同成长、学生得发展、资源获利用的良好社会教育环境,实现了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学区)
其他文献
星海实验中学已连续7年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为期五天,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 情系大别山区”的安徽金寨研学旅行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长。  开发并制定课程体系  在研学旅行的地点选择上,最终选择了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理由是:一是金寨县是革命老区,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二是金寨县自然环境优美,是全国绿
三十五中人一直在思考,教育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正如朱建民校长所说:“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才观。”  课程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与核心竞争力,也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支撑。一所学校的课程,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围绕我们‘立志成人’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直接指向未来
【摘 要】本文借鉴翻转课堂、微课等先进思想与理念,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构建“互联网 错题教学”,突破了传统错题教学的不足,提高了错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 ;错题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UMU;移动APP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7、08-0123-03  错题教学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平时的作业、练习
凝望历史,读懂志成。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前身是北京志成中学校。1923年,北高师(今北京师范大学)的9位毕业生,在李大钊、邓萃英等15位教育贤达的支持下,胸怀以教育培养健全国民、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吸收新文化运动精神和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志成中学、探索现代教育。在李大钊等建校董事的影响下,志成中学确立了办学宗旨——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这也是志成的初
【本刊讯】6月12日,由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协共同主办的2019年北京国际科普方法研讨会暨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校长论坛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以“智能时代的科技教育”为主题,邀请了来自芬兰、美国、荷兰、泰国的国际科技教育专家以及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承办学校的校长代表齐聚一堂,同台论道。活动涉及“创新科技教育”“科学传播教育实践经验”“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育经验分享”等多个话题,活
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无论是Photoshop平面设计软件、Flash动画制作软件,还是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甚至是程序设计,最终都需要通过一个界面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呈现的过程会充分调用制作者的多种已有知识,借助布局、色彩等美术知识;借助脚本设计梳理制作思路的文学修养;借助数据、统计、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加上最终呈现效果对视觉感官的直接触及……一份合理、富于创意的界面才会让人眼
2020年春天的这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冲击。这对于全国的大中小学学生来说,因進行物理空间的隔离而无法正常开学上课,利用网络在家学习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教育部发起“停课不停学”的倡议,全国开始了有2.65亿多中小学生和近1600万老师共同参与的在线教学,这次在线学习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形态之复杂多样前所未有,其中信息化和教学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对教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全球经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都在引发学校育人模式的升级转型,我们必须读懂未来、读懂中国、读懂教育,才能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基于对时代、对国家、对教育的全面审视,我们有必要对学校现行的育人模式进行再思考。史家教育集团正在从逻辑起点、课程构建、课堂变革和教师转型几个角度进行育人模式的重构。  逻辑起点——“家
慕课(MOOCs)在高校掀起的风暴,令其迅速蹿红,得到众多互联网巨头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追捧。这不由得使人们对于慕课在中小学的发展充满了憧憬,“C20慕课联盟”、“双师教学”、“北京数字学校”等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探索与尝试,点燃了众多关注慕课的基础教育人的热情。“慕课”对基础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昙花一现,还是发展潮流?对此,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以期以专业的精神,深入的实践引领时代教育发展。 
2014年10月18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协同教育工程启动会隆重召开,这标志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工程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仪式正式启动了“伴随成长每周一信”短信推送,开始向全区3~6岁幼儿家长推送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会上,“齐大辉工作室”正式落户门头沟,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北大书同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齐大辉教授为10个家庭代表发放《协同教育家庭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