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书法教学存在的困境与对策初探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ki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书法模块的教学深刻影响到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实现素质教育提升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新课程在知识、情感与技能融合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传统文化传承、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等有着深远意义,也对学生的个性塑造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书法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境,如互联网技术对书法的弱化、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水平书法师资的缺乏等。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探索走出困境之路。
  关键词:高中 书法教学 困境 对策
  书法作为我国古老而经典的文字表现艺术,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具有较重的分量。在我国《普通高级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高中美术课程应当帮助学生实现“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书法模块的教学效果深刻影响到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21 世纪的国民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书法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好方块字,具有极高的综合价值,能使人联想起美好幸福的生活,得到各种美的享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书法教学将步入基础教育的课堂,使之成为中学生乐以接受的基本科目和教育环节。对高中学生进行书法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综合培养。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以及陶冶高尚的情操,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身体素质,推动书法基础教育教学的开展和普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高中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并非理想,存在各种困境。根据多年的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高中书法教学遇到的困境
  1、互联网技术弱化了书法的实用价值
  网络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和改变着人类。大到观念与信仰,小到人们的习惯性行为——比如写字。文字书写在电脑出现以前一直是中国人书面交流最自然的选择,人们对于文字书写规则与书写技巧有着诸多的体验和追求,而计算机却用技术力量改变了我们的这一传统,我们更加习惯于用拼音等方式来组合选择出所需要的文字,基本不再有很多机会需要拾起笔来写字,书写的实用性功能已经大大降低,“提笔忘字”这是现在很多人的一种“症状”,书法的重要性也被迅速抹杀,学校的书法教学价值也遭到了极大的负面抵触情绪。
  2、书法的文化艺术价值与教学隔离
  书法的艺术性价值在当今社会里正在被商业化地放大,书法成为具有高价格的艺术商品而流传在“上流社会”,是“精英文化”,普通老百姓没有足够的资本与足够的素养来欣赏领略书法的文化艺术价值,这种狭义的书法观导致书法渐渐地与广大老百姓相脱离,广大老百姓也并不认为书法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有用的价值,书法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学校教学渐行渐远。
  3、高考让学校不够重视书法教学
  高考让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应试知识的学习,轻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几乎是只有和高考相关的科目课程,而关于美术、书法的课程长期不被学校、教师和学生看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有限。即便少数学校将美术书法课开设成为学生的必学课目,也难以保证持久性和稳定性,往往随学校领导的意志发生转移,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制度保证。此外,书法课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是可有可无的一门书写技能课,它没有自己的完整的学科内容和体系,没有相应的学科地位,客观上给书法教学造成了困难。
  4、缺乏高水准的书法师资
  书法人才在近年的信息技术冲击下显得比较匮乏。书法的实用性客观上在降低,因此学习书法对许多人来说失去了必要的动力。能够兼善软硬笔书写,同时又系统掌握了中国文化和书法理论知识的人才越来越少。高中书法教师往往由其他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兼任,较少有高水准的专职书法教师。这样就导致书法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书法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保证。教师将书法教学当作“副业”,缺乏从事书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教学仅凭经验实施,从而使书法教育难以走上正轨。
  二、高中书法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1、改变功利思想完善评价制度
  要改变功利的教育目的是一个漫长的而艰难的过程。积极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让素质教育的思想更深入人心、纯净校园文化,树立全面发展的成才观。把考试当作学习的唯一目的是对素质教育的错误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达到人格的丰盈,为进一步的幸福生活作准备。学校要经常开展素质教育的宣讲工作,制定具有开放性的能推进书法教学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如多主体评价,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注重学生自评。关注表现性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逐步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
  2、多渠道丰富书法教学活动让书法走近学生
  再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长期不进行改变,也容易变得单一、乏味,容易使学生失去原有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在书法课程学习中时刻调动学生积极性十分重要。除去教师辅助性的技能指导外,可以更多的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准备书法家轶事,传世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流传的故事等等。由学生讲述,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还可以组织书法兴趣小组,让部分有兴趣的学生有继续深入学习的机会,甚至考入高校的书法专业,成为学习书法的典范。积累校友和学生的书法作品,经常性的举办书法展览,选取一部分优秀作品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以及参与学校班级的文化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还能邀请知名书法家演讲和现场书写。这样做能够将书法学习融入学生的生活,从而创造学习书法的氛围。
  3、学校要正视和重视书法教学
  要使得书法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切实的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书写技能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在思想上正视、重视书法教学。书法教学既不是负担,也不是只有书法家才能学习的科目。在语文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占有较重的比例。许多高中的书法教学不仅没有给孩子们增添负担,也没有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还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书写习惯。并且给学生灌输做事情要持之以恒的思想,帮助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精神,更好的促进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
  4、加强高素质的书法师资队伍建设
  书法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书法教学的质量。目前,书法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高水平的书法教师更是凤毛麟角。从国家层面来讲,应该加大师范生书法课学习的力度,或书法专业毕业生的培养力度,为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发展提供支持。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讲,首先要保证学校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和必要的课时保证;其次应该给全体在职书法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以提高书法教师本身的书法水平;再次如有可能,应该让全部的一线在职教师参加书法的培训或进修,因为教师的字写得规范与否也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书写。
  近年来,书法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和推进书法教育普及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书法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关注书法教育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的学者同仁也越来越多。在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载体的书法教育尤显重要。让我们一起为走出书法教育的困境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李丽丽. 普通高中书法选修模块课程的实施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毛小洲. 高中美术新课程“书法”模块教学初探[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5:39-40.
  [3]刘俊元. 浅谈高中生书法教学[J]. 中国教师,2011,S1:87-88.
  [4]孙涛. 高中美术新课程“书法”模块教学的创新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3:158.
其他文献
曾在案例上看到过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砖石上的雕刻》一课,执教者对雕刻的含义、浮雕的技法都有很高的要求,课堂上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也不错。这堂课上如果能对本土雕刻作品作深入地探究,让本土文化也参与进来,相信使课堂更有深度。但是现在有一种现象:为了体现学科的美术性,或者害怕把美术课上成语言课、地理课,于是就把与美术技能不相关的内容统统舍弃,由之前过度关注学科综合、过度讲解文化到现在不敢触碰,由一个极端到
期刊
摘 要:美术课“情境启导法”是指教学实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互补,巧设各种情境,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触味嗅觉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活想象,启迪创作灵感,使其统合而一,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施方法大致有1、以游戏营造情境;2、以音乐渲染情境;3、以故事描绘情境;4、以画面再现情境;5、以想象虚拟情境;6、以实验演示情境。  关键词:小学美
期刊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从2000年起,国家明确了由文化部主管、教育部协管的全国艺术水平考级工作。2011年4月,教育部发文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小学毕业生均须进行相关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综合素质
期刊
儿童水墨画教学是我多年探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及国画兴趣班辅导中),我注重用现代教育理念来进行水墨画教学,打破传统水墨画从临摹梅、兰、竹、菊入手的僵化模式,注重绘画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水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完善人格。重视通过水墨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认识水墨画  从现代意义上去审视水墨,有两重意义:一是水墨所包含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从这一点
期刊
中日两国的文化一衣带水,千百年以来的文化交流一直源远流长,甲午战争之后清廷试图以学习西方为救亡途径,大量留学生赴日,德,美留学。而日本由于文化的相近,地域的相近,帝制的相近,被大量学生首选,以至于出现了二十世纪初的留日热潮,进而进一步极大的促进了中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正如西方学者所称“近代日本不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萌芽的摇篮,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窥望学习西方近代化文化的驿站。”日本艺术的“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所在,是我们解决课堂教学中一系列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新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有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热爱美术的兴趣,而且能提
期刊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重要性越加凸显,美术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气息。众所周知,良好的美术教育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为关键的是美术教学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为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 兴趣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期刊
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创作出来的,他为什么创作?他为什么这样画?他是怎样想的?其实,学生是很想知道的。如果说文字是时间的记录者,那么绘画便是历史的见证者。方寸之间,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水墨丹青里凝固的,是画家对所处时代和地域的深刻感悟。  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品鉴,最终达到“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的目的。本文以微课拓展欣赏的形式,从一件“作品点”的方式重新解读世界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期刊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说明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美术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那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用有“趣”的手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
期刊
一、概念与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改革内容,她既是一门综合课程,同时也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本文中的研究性学习是美术教与学的方式,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种类似项目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体验、发现,借以强化其收集、整理和输出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美术素养,增进探究学习的能力。  美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问题性:以美术现象和问题作为学习的先行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