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的“秦汉时期”部分,有件组合在一起的青铜器,最下面是个托盘,托盘上有一个小炉子,炉子上放着一个带“小耳朵”的杯子。这种杯子叫作耳杯,而这件由盘、炉和耳杯组成的青铜器叫作染器,它相当于现在的火锅。类似的器物在湖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河北、四川等地都有出土,时代都属于西汉中晚期,表明这种器具在历史上流行的时间虽不算太长,地域分布却很广。
起初,因为炉子上的耳杯和西汉时期通用的酒杯形状一致,有人认为它是温酒用的温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室内陈设用品,用来熏香。还有人因为这类器物上出现过“染”字铭文,于是就猜测它是汉代贵族家庭用来染布料的。最后,文博专家孙机先生提出它是古代的一种饮食器具,这种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染器。染器上面的耳杯叫作染杯,下面带柄的炉子叫作染炉,有些还会在底下加一个托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除了刚才我们介绍过的那件染器,还有一件带着四字铭文的染器,铭文为“清河食官”。“清河”指的是今天的山东临清一带,在汉代初年,那里有一个小小的诸侯国,“食官”就是掌管这方诸侯饮食的官员。这组铭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染器与饮食有很大关系。
既然是饮食器具,那么为什么叫作“染”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在调味品中,因为酱容易保存,所以人们多以酱为佐料。《周禮·天官》中有这样的记载,说周王为了过冬,准备了“百有二十瓮”的酱,也就是存放了一百二十缸酱。秦汉时期,人们的饮食结构有了调整,但是酱作为一种特别的调料,依然会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齐国的勇士们在吃肉时有个“具染”的习惯,就是要蘸着调料吃肉,这里的“染”是豉、酱的意思。由此可知,染杯是用来盛放以酱为主的调味品的器皿。
染杯下面配上炉子,是因为先秦时期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现代有所不同。当时烹制食物有烹、蒸、燔、炙等方法,还有一种叫作“熬”的加工方法,比较少见,类似于现在的干煎。它的具体做法是在火上慢慢把肉的水分烤干,将肉加工成肉干,然后把肉干泡在热的调料里面涮。这样一来可以让肉干变软,二来可以让调料的味道渗入肉干中,使肉干更加味美。很多人认为,秦汉时期的人们经常用这种食品侍奉老年人。
虽然青铜染器大部分出现在西汉,但也有学者认为,战国到秦代也有染器出现。从出土情况来看,染器分布的地域十分广泛。有些染器底部带有盘子,这避免了炉子直接放在桌子上,防止炭火落下烫坏桌子。盘子里面还可以注水,既可以给炉子降温,也可以接住炉子上落下的炉灰。有的染器的耳杯还横出长柄,从而方便人们拿取。有的耳杯设计更为周到,在中部装设带孔的箅子以避免肉食沾上调料中的渣滓,充分显示出设计者食不厌精的匠心。整件染炉加起来,高度也不过10~14厘米,十分精巧。染器的这种设计很符合汉代人的饮食习惯,当时人们采取的是分餐制,一般是一人一案、一人一染。
你以后再吃火锅时,会不会想起这件两千年前的小火锅呢?
起初,因为炉子上的耳杯和西汉时期通用的酒杯形状一致,有人认为它是温酒用的温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室内陈设用品,用来熏香。还有人因为这类器物上出现过“染”字铭文,于是就猜测它是汉代贵族家庭用来染布料的。最后,文博专家孙机先生提出它是古代的一种饮食器具,这种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染器。染器上面的耳杯叫作染杯,下面带柄的炉子叫作染炉,有些还会在底下加一个托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除了刚才我们介绍过的那件染器,还有一件带着四字铭文的染器,铭文为“清河食官”。“清河”指的是今天的山东临清一带,在汉代初年,那里有一个小小的诸侯国,“食官”就是掌管这方诸侯饮食的官员。这组铭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染器与饮食有很大关系。
既然是饮食器具,那么为什么叫作“染”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在调味品中,因为酱容易保存,所以人们多以酱为佐料。《周禮·天官》中有这样的记载,说周王为了过冬,准备了“百有二十瓮”的酱,也就是存放了一百二十缸酱。秦汉时期,人们的饮食结构有了调整,但是酱作为一种特别的调料,依然会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齐国的勇士们在吃肉时有个“具染”的习惯,就是要蘸着调料吃肉,这里的“染”是豉、酱的意思。由此可知,染杯是用来盛放以酱为主的调味品的器皿。
染杯下面配上炉子,是因为先秦时期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现代有所不同。当时烹制食物有烹、蒸、燔、炙等方法,还有一种叫作“熬”的加工方法,比较少见,类似于现在的干煎。它的具体做法是在火上慢慢把肉的水分烤干,将肉加工成肉干,然后把肉干泡在热的调料里面涮。这样一来可以让肉干变软,二来可以让调料的味道渗入肉干中,使肉干更加味美。很多人认为,秦汉时期的人们经常用这种食品侍奉老年人。
虽然青铜染器大部分出现在西汉,但也有学者认为,战国到秦代也有染器出现。从出土情况来看,染器分布的地域十分广泛。有些染器底部带有盘子,这避免了炉子直接放在桌子上,防止炭火落下烫坏桌子。盘子里面还可以注水,既可以给炉子降温,也可以接住炉子上落下的炉灰。有的染器的耳杯还横出长柄,从而方便人们拿取。有的耳杯设计更为周到,在中部装设带孔的箅子以避免肉食沾上调料中的渣滓,充分显示出设计者食不厌精的匠心。整件染炉加起来,高度也不过10~14厘米,十分精巧。染器的这种设计很符合汉代人的饮食习惯,当时人们采取的是分餐制,一般是一人一案、一人一染。
你以后再吃火锅时,会不会想起这件两千年前的小火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