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还能强化高校校园的体育精神,活跃校园气氛,因而越来越多高校开始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并有意打造自己的体育文化品牌,体育文化建设成为高校的一股热潮。高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强化舆论宣传作用,树立特色体育文化品牌的理念,设立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主题,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从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高校校园中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类型和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是校园内部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殊群体文化,参与者不仅仅是大学生,还包括高校教师和策划者,是全体师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内部要建设体育硬件设施,投入师资力量,建设大学生的体育观与健康观,完善体育课程教学制度、体育竞赛制度、体育活动管理制度等。
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 “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 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 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高校体育文化的作用
2.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针对大学生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客观事实,借鉴基础理论课的教改经验,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实现师生关系民主,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内在动力得到充分调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圆满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2.2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组织好全校性的、大型的体育活动,加强部门的团结与协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加强养成教育,体现班集体凝聚力,反映班风、学风、校风的重要学校体育工作。学校田径运动会,作为一项全校性的体育工作,我们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多部门的协作,分工明确。根据学校场地条件,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拓展比赛项目。通过运动会,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班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2.3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有效整合校内外体育资源,促进交流和融合。以师生活动、体育社团活动、校运动会、校际间体育活动交流等为依托,还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积极有序地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感觉不乏趣味性和教育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一个培育和践行的动态发展过程。
2.4开拓创新精神,彰显体育个性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高度的校园特色,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应该突出文化的创新精神,彰显体育的个性解放。文化发展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的更新,围绕自身的文化特色和相关学科的优势,创新开展开放、健康、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如体育创作比赛、体育文化节、体育价值观学术论坛等,使体育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交流和展现,使其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调动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还可以充分展示学校的品位、信念和文化实力,使大学体育文化更具鲜明的个性。
3.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策略
3.1 强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高校体育运动场和体育馆既是学生和老师锻炼的场所,又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美化校园环境。科学合理地布局是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发挥其价值的关键,同时也是整个校园环境协调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运动场和体育馆的布局应该是与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的距离应当适宜,便于学生和教师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还要考虑与教室、实验室等课堂教学设施的适宜距离,体育活动是一种较为活跃的社会实践,避免相互产生影响。
3.2強化高校体育文化健康观念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要建立以体育健康文化观念为中心,多元化齐头发展的校园体育文化,积极开展各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鼓励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以健身、娱乐为内容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学校体育文化艺术节,把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文化活动纳入到校体育文化节中,提高文化底蕴。在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如爱国主義、集体主义、拼搏进取精神竞争开拓精神等,把体育精神与学风建设融合为一体。引导和完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3加大高校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利用电台、网络进行宣传学校体育文化与广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全面直接地了解学生对高校体育文化的需求,收集学生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信息和建议,集大家的智慧,发挥所有人的聪明才智,民主、平等建设校园体育文化。高校体育传播媒体的建设应该在校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校体育教学部和校学生体育协会的协助下,学生自己组织、操作、策划。相关部门要给予技术和经费上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电台、网络、报纸的正常运行。
3.4 树立体育文化的价值理念
校园体育是师生意志客观精神的体现,它具备了构成校园体育文化观的文化形态包括贯穿于整个体育发展过程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意识、教育等,又具备了构成校园体育物质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包括作用于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反作用于社会精神、效益、财富等,它体现的是师生追求、良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4.结论
高校体育文化以自己独特的育人方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形式对高校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师生的健康意识。并从多个方面着手探索有利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文化。因此,高校必须要紧跟其脚步,积极发展高校体育文化。
1.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HEYP5030。
2.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文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2616。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高校校园中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类型和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是校园内部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殊群体文化,参与者不仅仅是大学生,还包括高校教师和策划者,是全体师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内部要建设体育硬件设施,投入师资力量,建设大学生的体育观与健康观,完善体育课程教学制度、体育竞赛制度、体育活动管理制度等。
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 “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 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 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高校体育文化的作用
2.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针对大学生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客观事实,借鉴基础理论课的教改经验,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实现师生关系民主,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内在动力得到充分调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圆满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2.2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组织好全校性的、大型的体育活动,加强部门的团结与协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加强养成教育,体现班集体凝聚力,反映班风、学风、校风的重要学校体育工作。学校田径运动会,作为一项全校性的体育工作,我们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多部门的协作,分工明确。根据学校场地条件,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拓展比赛项目。通过运动会,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班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2.3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有效整合校内外体育资源,促进交流和融合。以师生活动、体育社团活动、校运动会、校际间体育活动交流等为依托,还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积极有序地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感觉不乏趣味性和教育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一个培育和践行的动态发展过程。
2.4开拓创新精神,彰显体育个性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高度的校园特色,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应该突出文化的创新精神,彰显体育的个性解放。文化发展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的更新,围绕自身的文化特色和相关学科的优势,创新开展开放、健康、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如体育创作比赛、体育文化节、体育价值观学术论坛等,使体育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交流和展现,使其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调动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还可以充分展示学校的品位、信念和文化实力,使大学体育文化更具鲜明的个性。
3.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策略
3.1 强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高校体育运动场和体育馆既是学生和老师锻炼的场所,又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美化校园环境。科学合理地布局是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发挥其价值的关键,同时也是整个校园环境协调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运动场和体育馆的布局应该是与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的距离应当适宜,便于学生和教师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还要考虑与教室、实验室等课堂教学设施的适宜距离,体育活动是一种较为活跃的社会实践,避免相互产生影响。
3.2強化高校体育文化健康观念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要建立以体育健康文化观念为中心,多元化齐头发展的校园体育文化,积极开展各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鼓励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以健身、娱乐为内容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学校体育文化艺术节,把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文化活动纳入到校体育文化节中,提高文化底蕴。在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如爱国主義、集体主义、拼搏进取精神竞争开拓精神等,把体育精神与学风建设融合为一体。引导和完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3加大高校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利用电台、网络进行宣传学校体育文化与广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全面直接地了解学生对高校体育文化的需求,收集学生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信息和建议,集大家的智慧,发挥所有人的聪明才智,民主、平等建设校园体育文化。高校体育传播媒体的建设应该在校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校体育教学部和校学生体育协会的协助下,学生自己组织、操作、策划。相关部门要给予技术和经费上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电台、网络、报纸的正常运行。
3.4 树立体育文化的价值理念
校园体育是师生意志客观精神的体现,它具备了构成校园体育文化观的文化形态包括贯穿于整个体育发展过程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意识、教育等,又具备了构成校园体育物质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包括作用于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反作用于社会精神、效益、财富等,它体现的是师生追求、良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4.结论
高校体育文化以自己独特的育人方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形式对高校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师生的健康意识。并从多个方面着手探索有利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文化。因此,高校必须要紧跟其脚步,积极发展高校体育文化。
1.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HEYP5030。
2.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文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