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过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师肯定会困惑: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课堂上的问题会越来越少。对此,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反思我们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一种方式,最能够调动学生思索、答问解题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我们应结合他们的特点,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问题是贯穿于研究性学习过程始终的一条红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而如何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研究性课程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是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那么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从小总喜欢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的“问题”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与师生间的融洽和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无关系。
我的一个同事在教授“生日快乐”一课时,先和学生聊过生日。这一过渡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放松了。他顺势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一方问另一方答。互相猜测对方的生日,比一比谁用的问题最少就可以猜测到对方的生日。学生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积极动脑。连那些平时在课堂上很少有所表现的学生也变得异常的踊跃。不知不觉中,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就结束了。
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想问敢问,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当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并进而体验到向同学提问是一种愉悦的学习方式后。他就会不断地尝试,不知不觉中也会向老师、书本提问了。
二、激发学生提出想问的问题
一个人哪怕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都会勇气倍增,激发无数次的追求。苏霍姆森斯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中,有了这种强烈的需要,学生学习就会产生不尽的动力,进而在学习中发出众多的疑问。投入大量的思考,形成更多的实践探索。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引导,用非常独特的语言鼓励他们的“别出心裁”,善待他们的新奇想法。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要用赞许的目光注视并伴以恳切的语言,如“你能够想到这个问题真不简单”,“你的问题很具有研究性”,“你真会提问题”,“提得好极了”等口头表扬。有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全是正确、有价值的,这时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即使问错了也不指责,反而要肯定、表扬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用“他提的很不错,谁来帮他解答”,“再多点思考你会提得更有意义”等温柔体贴的话语鼓励,并伴之以信任的眼神来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
三、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爱迪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多提出问题,鼓励、启发学生质疑,引导他们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当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要让学生明白从哪里找疑点,从而提出问题。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进行质疑,有了疑问,就不难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如实践活动课“我爱我家”,要求学生利用客厅的条件合理地贴出方砖。活动中,许多学生都受课本上固有的方法的限制,而不思异求新。这时,我向学生提问:“除了你这样的贴法,还有别的既节约又可以使房间看起来美观一些的方法吗?”这时候,有的学生就开始了反问:“老师,我可以不可以把这方砖改成别的图形来设计呢?”一个问题牵引出好多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说:“那把墙给打通了,行吗?”马上就有同学起来反对:“那样会毁坏了房子的整体结构,住着不安全。”我马上给予表扬:“你考虑得很周到。”有的学生又接着问:“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房间给重新布局一下呢?”这个时候,学生个个都成了设计家,有摆弄学具搞独创的;有合作分工共同研制开发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我在做总结的时候让学生一起评价出最佳设计能手、最有创意的方案、最美观的设计等,让学生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在学中生趣,在趣中促知识能力的生成。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评选出了许多“最佳”,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就得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得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就能融入快乐学数学的教学环境当中,融入数学的知识体系中,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一种方式,最能够调动学生思索、答问解题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我们应结合他们的特点,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问题是贯穿于研究性学习过程始终的一条红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而如何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研究性课程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是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那么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从小总喜欢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的“问题”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与师生间的融洽和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无关系。
我的一个同事在教授“生日快乐”一课时,先和学生聊过生日。这一过渡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放松了。他顺势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一方问另一方答。互相猜测对方的生日,比一比谁用的问题最少就可以猜测到对方的生日。学生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积极动脑。连那些平时在课堂上很少有所表现的学生也变得异常的踊跃。不知不觉中,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就结束了。
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想问敢问,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当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并进而体验到向同学提问是一种愉悦的学习方式后。他就会不断地尝试,不知不觉中也会向老师、书本提问了。
二、激发学生提出想问的问题
一个人哪怕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都会勇气倍增,激发无数次的追求。苏霍姆森斯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中,有了这种强烈的需要,学生学习就会产生不尽的动力,进而在学习中发出众多的疑问。投入大量的思考,形成更多的实践探索。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引导,用非常独特的语言鼓励他们的“别出心裁”,善待他们的新奇想法。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要用赞许的目光注视并伴以恳切的语言,如“你能够想到这个问题真不简单”,“你的问题很具有研究性”,“你真会提问题”,“提得好极了”等口头表扬。有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全是正确、有价值的,这时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即使问错了也不指责,反而要肯定、表扬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用“他提的很不错,谁来帮他解答”,“再多点思考你会提得更有意义”等温柔体贴的话语鼓励,并伴之以信任的眼神来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
三、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爱迪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多提出问题,鼓励、启发学生质疑,引导他们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当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要让学生明白从哪里找疑点,从而提出问题。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进行质疑,有了疑问,就不难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如实践活动课“我爱我家”,要求学生利用客厅的条件合理地贴出方砖。活动中,许多学生都受课本上固有的方法的限制,而不思异求新。这时,我向学生提问:“除了你这样的贴法,还有别的既节约又可以使房间看起来美观一些的方法吗?”这时候,有的学生就开始了反问:“老师,我可以不可以把这方砖改成别的图形来设计呢?”一个问题牵引出好多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说:“那把墙给打通了,行吗?”马上就有同学起来反对:“那样会毁坏了房子的整体结构,住着不安全。”我马上给予表扬:“你考虑得很周到。”有的学生又接着问:“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房间给重新布局一下呢?”这个时候,学生个个都成了设计家,有摆弄学具搞独创的;有合作分工共同研制开发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我在做总结的时候让学生一起评价出最佳设计能手、最有创意的方案、最美观的设计等,让学生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在学中生趣,在趣中促知识能力的生成。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评选出了许多“最佳”,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就得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得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就能融入快乐学数学的教学环境当中,融入数学的知识体系中,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