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魔法:“看到”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午出去散步,发生了一件小事,很是触动我。
  自打立春后,上海天气明显暖和起来。加之今儿有太阳,午后阳光简直让人不能抵挡。我迫不及待甩掉棉拖鞋,换上运动鞋,出门溜达一圈。
  信步走到小区旁边的小公园,看到有几个小孩子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地玩儿,我就走了過去。
  我站在一旁静静看他们怎么玩儿。两个小孩子,一男一女,看样子像小班的年纪,三四岁。一个捡起草地上的一片叶子往上一抛,另一个也弯腰去草地上找,捡起一根草,也一抛。阳光下,两人相视咧嘴一笑,跑开了。
  就在我看他们的工夫,小男孩突然跑过来跟我说:“你来看看我们的爆米花吧!”
  他说话的眼神,好像我们早就认识一样。
  跟随他的带领,我来到了他们的游戏区,在一片小树林里。
  他指着地上小小一堆树枝说:“喏,这里就是爆米花!”
  地上除了树枝,就只剩几片叶子。既没有金黄色的任何,也没有一粒一粒的任何。我努力跟着他们的小脑瓜想象着。
  “哦!这个树枝是用来烧的?然后用它们来爆玉米花儿?”
  “对呀!”
  我们一边互相帮衬着自圆其说,一边从树枝堆里捞起点空气,放进嘴里“吃”。
  “怎么样?好吃吗?”小女孩问。
  “脆脆甜甜的,好好吃呀!”我陶醉地说。
  “你闭上眼睛,等会儿有惊喜!”小女孩和小男孩一起跑开了。
  一会儿,他们拿来两条塑料小鱼,又放在“火”上,“烤”了给我吃。
  我又香喷喷地“吃”了起来,他们也跟着啊呜啊呜“吃”了起来。有一个两岁的小男孩路过,也加入“吃”了起来……
  一时间,我被三张小脸围着。整个世界安静极了,只有享受美味的啊呜啊呜声。等我们回过神来,相视一笑,都乐了。
  直到离开草地走回家的路上,我仍在回味刚才的那一幕。我手中空无一物,也没说一句话,为什么他会那么笃定确信地过来,邀我和他们一起玩儿?
  就好像有次在逛宜家的时候,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小朋友很自然地和我微笑;又有一次在商场,一个认生的小宝宝(据他妈妈说的),一反常态和我玩了好久。
  传说中的孩子缘,悄没声息地跑到了我的生命中。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注视他们的眼神,被他们灵敏的小眼睛捕捉到了。
  心理学家有研究,从婴儿时期开始,小孩子就喜欢看人的脸。
  而被看的那个大人,是不是也在看他?看得专注吗?看他的表情是怎样的?高兴还是不高兴?
  这些都能被孩子捕捉到。
  如果一个大人在专注看着他,且表情愉悦,孩子会很快翻译过来:他是喜欢我的,我可以找他玩儿!
  从生活中很多很多的小事,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孩子怎么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爱——不是因为我们手中的玩具,也不是棒棒糖,而是我们对他的关注。
  如果爱有魔法,我想那就是“看到”他。
  等他们都长大了,成了口齿清晰、懂事伶俐的小大人儿了,再回头看这个疯狂的执拗期,你我的回忆里,就只会剩下他们逻辑中的幽默感和拧巴时的真性情。
  作者简介:安潇,居住于伦敦,曾是动画导演和漫画作者,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带娃。安潇的新书《Suki和Sula的早教游戏笔记(0~3岁)——家里的蒙台梭利日记》预售四天即登上新书总榜第一名。
其他文献
漢字的美,在于笔顺的美。而笔顺就像回家的路:先走哪里、后到哪里,一点都不能错,错了就回不了家。部首游戏:用连线组合  我们用好看的橡皮泥,捏出了这些好看的部首:你把它们重新组合,就能变回左边的汉字。
爸爸给牛牛新买了几只蜡笔,他用来画了一幅又一幅漂亮的画作。  请你仔细看看他的作品,然后告訴大家:牛牛漏了哪一只蜡笔没有用到呢?
Mothers Group(妈妈小组)有专门为来自海外的妈妈和孩子组织的活动,我带丹尼尔参加了。我们这组有来自中国、法国、德国、印度等不同国家的移民。除了负责人外,另外的工作人员都是义工,也就是国内所说的志愿者,她们不是固定的。澳大利亚有很多从事各项工作的义工。我们海外Mothers Group遇到节假日就会举行庆祝,比如复活节和圣诞节,这两个节日都是大假。  复活节在4月,连周末共放4天假。说实
养儿育女10年,家有兄妹俩相差两岁。回头想一下,和其他妈妈相比,我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懒妈妈,带娃特别轻松。  这一切,还要归功于我们家的超级奶爸。  当然,超级奶爸也非自动生成。如何培养这位神一般的队友?我有三招——放手:最简单也最困难  这第一步啊,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放手。  这一步看似简单:撂挑子不就行了吗?但其实,实践起来最困难。因为在态度上,很多妈妈都做不到“放心”,对丈夫不放心,对孩
胡适先生4岁读父亲所作的诗,5岁上私塾读古文,11岁能够自己看古文书。我们不求孩子能有如此的造就,但了解一些汉语的音律与美感还是不难的。  下面是我3岁的儿子踢踢正在读、读过以及计划读的传统启蒙读物,都以朗诵体验为主,不求背诵。  《三字经》  适合年龄: 2岁半开始  踢踢跟着我读了两遍《三字经》后,就开始考我。经常是他说一句,让我接下一句,然后问我是什么意思。通过《三字经》,他知道了春夏秋冬与
教室里正在玩抢椅子的游戏。蓝衣小女孩精神十足,越走越快;绿衣小男孩累得不行,越走越慢。  請问:如果老师此刻停止拍掌,他俩谁能抢到最后一个座位?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每个会编故事的人,都会有强大的同理心。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读绘本以外,语言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游戏,俗称“过家家”。无论哪个年代、哪个国家,只要是孩子,就都热爱角色扮演,它充满了互动、想象与欢乐,也需要孩子积极地用语言参与。  但很多爸妈都会说:“和孩子过家家时,对话常常难进行下去。”  “你好吗?”  “我很好。”  下面就冷场了,没词儿了。  该怎样和孩子过家家
這一期的小家伙,名字叫“波浪线圆”。样子长这样 。  他也有一个神奇的本领,能把自己变成各种各样你想不到的模样!  现在,波浪线圆小朋友又要变身了。快来看一看,这次他准备变什么?  还没玩够?那就再找4张白纸,把下面这4个波浪线圆的神奇变身也画出来,然后涂上你喜欢的色彩!
画一棵正在跳舞的扭扭树 , 上面细,下面粗。  它的树枝也会跳舞,扭来扭去的。  用兩种颜色重叠涂画树干。再用不同的颜色,涂画很多很多小圈圈树叶。  数数这棵扭扭树,一共有多少条扭扭树枝?再画一棵、两棵、三棵, 画出一片树林吧!
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一段话:“现代人仿佛是不停踩着转轮的小老鼠,虽然每时每刻都在运动之中,却总在原地踏步。”忙碌而盲目,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又是上班族,长期以来,我的生活像是高速旋转的陀螺。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不起,我没有时间。”从那时起我开始反省,思量生活的重心到底是什么。  我去跟老板提出减少工作时间。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易事。起先,一想到因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