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估现有产前筛查诊断体系中,经皮脐静脉穿刺(percutaneous umbilical cord blood sampling, PUBS)的应用指征变化趋势及安全性,探讨减少不必要PUBS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通过PUBS取材行产前诊断的病例。分析PUBS指征、取材孕周、后续检测项目(胎儿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遗传学检测、病原学检查
【机 构】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妊娠合并糖尿病母胎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妊娠合并糖尿病母胎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妊娠合并糖尿病母胎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现有产前筛查诊断体系中,经皮脐静脉穿刺(percutaneous umbilical cord blood sampling, PUBS)的应用指征变化趋势及安全性,探讨减少不必要PUBS的可能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通过PUBS取材行产前诊断的病例。分析PUBS指征、取材孕周、后续检测项目(胎儿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遗传学检测、病原学检查)、检测结果以及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R×C列联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线性趋势χ2检验或独立样本C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研究期间共412例单胎PUBS病例,穿刺孕周为孕20~38周,其中孕34周前取材379例(92.2%)。检测结果阳性共43例(10.4%)。1.5%(6/412)穿刺术后发生流产。2015与2016年各有1例出现体外细胞培养失败。(2)304例(73.8%)单一指征中,14例为早孕期已知指征[高龄(年龄>35岁)、曾生育染色体病患儿、夫妻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2015和2017年单纯因高龄行PUBS的病例分别为4和1例,2016年无此指征病例。290例(70.4%)指征为中晚孕期所发现(筛查高风险、产前超声检查怀疑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其他指征)。因双重指征行PUBS者(105例)所占比例呈现逐年增多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其中8例(7.6%)以高龄及筛查高风险作为指征,占总体的1.9%(8/412)。(3)中晚孕期超声提示异常作为指征者共363例(88.1%)。其中280例为单纯超声异常,比例为76.9%(280/363),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余83例合并高龄、不良孕产史及筛查高风险等其他指征(双重和三重指征分别为80和3例),所占比例为23.1%(83/363),显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经分子诊断检出异常结果共18例,均见于超声异常指征。
结论尽管PUBS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存在风险,因单一指征进行PUBS的比例逐年下降。在产前筛查体系逐步健全及分子核型普遍应用的前提下,应避免出现早中孕期存在指征者延误取材时间。应用分子诊断,可减少中晚孕期对PUBS取材的依赖。合理规范应用PUBS,减少不必要的PUBS,存在改善空间。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患者治疗前和同步放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在天津肿瘤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72例LS-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6例,女性46例;中位年龄58岁。收集患者初始治疗前、放疗前、同步放化疗期间4周及治疗后1个月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并计算预后营养指数(PNI)。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
目的研究吲哚菁绿(ICG)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临床分期为进展期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胃癌患者的资料,分为ICG组(38例)和常规手术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CG组和常规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
目的探讨脂肪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78例脂肪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18~85岁,中位年龄60.5岁。高分化脂肪肉瘤27例,黏液性脂肪肉瘤13例,去分化脂肪肉瘤35例,多形性脂肪肉瘤3例;四肢脂肪肉瘤40例,腹膜后脂肪肉瘤38例。行扩大切除21例,行边缘切除57例。术后放疗7例,化疗9例。以无进
目的探讨通用转录因子Ⅱi假基因23(GTF2IP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其真基因通用转录因子Ⅱi(GTF2I)表达和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12年4月至10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4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细胞中GTF2IP23和GTF2I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GTF2IP23在正常乳腺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对GT
吲哚菁绿(ICG)作为一种新型淋巴结示踪剂已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导航手术。在胃癌中,ICG目前主要用于早期胃癌手术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有关其在进展期胃癌手术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表明,ICG定位胃周淋巴结可使进展期胃癌手术淋巴结的清扫数量呈增加趋势,对清扫较小淋巴结和特殊区域淋巴结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临床问题尚未阐明。但在微创外科和精准医学理念的指导下,ICG
目的探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79例头颈部AC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79例头颈部ACC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48例;年龄19~77岁,中位年龄52岁。大涎腺来源29例(其中颌下腺14例,腮腺12例,舌下腺3例),小涎腺来源48例(其中鼻腔鼻窦25例,口腔21例,口咽2例),外耳道1例,眼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深入人心,腹腔镜胃癌手术也正从微创迈向微创plus精准。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合理的淋巴结廓清范围长期以来都是胃癌外科领域的重要探索方向。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新型示踪剂吲哚菁绿(ICG)可以无创探测淋巴脉管系统,进而更加精准地显示胃周淋巴结,为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另一方面,由于ICG荧光示踪应用于腹腔镜胃肠道
目的调查围产期情绪障碍的流行、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于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募集孕早期(<13周)孕妇入组,使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和宗氏抑郁自评量表于孕中、晚期分别对孕妇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收集孕期生活方式、社会和环境因素暴露情况。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技术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因呼吸疾病所致心肺功能衰竭行ECMO的9例危重新生儿的病历资料。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疾病诊断、ECMO的治疗指征、ECMO的方式、ECMO治疗的临床经过、实验室指标、撤机时间、出院前存活率、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