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就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与“学”连接起来,为学生提供“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环境和模式,构建智慧课堂。在信息技术赋能下的教学将不再只是基于教师的主观经验,而是基于丰富的客观数据,并实现教学流程再造,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模式;智慧教育
一、“互联网+”是时代发展趋势
三年前,阿里巴巴以224亿元收购了大润发。大润发在零售业是王者,开业以来从未关闭一家门店,也未被其他零售业巨头并购,但最终却被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的方便面行业呈现出销量逐年下滑的现象,主要原因不在于口味、包装、广告、质量等,而是有新的业态出现,这就是以美团、饿了么等为代表的新兴外卖平台。它们在不断“蚕食”方便面的市场份额。同期,网络订餐规模在6年内涨了8倍。
阿里巴巴和外卖平台的胜利,主要靠的是什么?是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拥抱互联网,实施“互联网+”战略。反过来说,大润发和方便面行业败在哪里?败在跟不上时代步伐,没有抱紧信息技术,没有有效实施“互联网+”战略。
的确,时代变化得太快,如果不去理解并融入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沦为上个时代的残留。正如当今社会上的一句流行语:新时代抛弃你,可能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跟你说。
那么,今天所说的时代是什么?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万物互联时代,前文所论述的都是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基础的“互联网+”案例,说明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当然包括教育行业,这也是我校构建智慧课堂的根本原因。
二、智慧课堂是学校发展机遇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与各行各业都可以“+”起来,那么在学校就是实施“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有很多具体的实施模式。在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里,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以行政班作为管理的平台。由于我校大部分是寄宿学生,因此智慧课堂是合适的“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校突破困境,开创新天地,这是构建智慧课堂的直接原因。
(一)提高质量的途径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追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适合的资源,接受适合的教育,得到适合的发展。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如何往前走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它的优势,但老师的备课、授课往往都是从经验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及时分析教学行为、精准把握学情,从而影响因材施教。这一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2015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互联网+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就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与“学”连接起来,为学生提供“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环境和模式,构建智慧课堂。在信息技术赋能下的教学将不再只是基于教师的主观经验,而是基于丰富的客观数据,并实现教学流程再造,解决之前所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吸引家长的抓手
在信息技术革命之前,人类历史上每次的霸权更替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在当下出现了显著的改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为标志,新兴势力抓住这一机遇,有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弯道超车。机遇来了就要抓住,教育也是一样。
教育教學一线的实践者都清楚生源质量的重要性。那么公办初中能不能吸引家长,把优秀的小学毕业生送过来呢?针对于此,在对多个方案进行比对后,我们认为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项目。
那什么是适合我校的实实在在的项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后来者居上提供了技术支撑。广大的家长,作为时代的一份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高效和便捷深有体会,会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认同智慧课堂。
所以,我校就以智慧课堂为抓手,吸引家长将优秀的小学毕业生送入我校就学。
(三)宣传学校的亮点
近几年,我校的智慧课堂班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随着智慧课堂班的发展和优生培养成效的显现,我校的招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2019年为例,因为有双向选择的招生政策,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机会报一所公办初中,被录取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该学校的学位,未被录取的学生就由教育行政部门按区域分配学位。当时报名参加我校双向选择招生的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公办学校。这一结果源自于我校在宣传时突出的一个亮点,即智慧课堂班。小学毕业生报读我校的主要原因在于智慧课堂班。
三、探索构建智慧课堂
(一)判断是否可行
构想并不等于可行。我校专门分析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等关联方的状况,对构建智慧课堂的可行性作了如下判断。
1.学校投入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智慧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尽可能地优先考虑并保证智慧课堂建设方面的投入。
2.教师支持
智慧课堂的组织实施主要靠的是老师,在一定意义上,教师队伍能否支持并参与这一变革,直接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成败。我校的老师多数经历了国家实施的课程改革和学校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改革意识,在思想上对新鲜事物不抵触。同时,我校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老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早已成为常态。在2015年年底,学校在探讨需要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即有老师自愿表达了希望参与的意愿,说明老师对这一项目是支持的。 3.家长认同
我校计划在七年级的部分班先行构建智慧课堂。受认知和经验的限制,刚小学毕业的学生很难理性自主地决定就读智慧课堂班,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其取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选择。作为时代的一份子,广大家长一方面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高效和便捷深有体会,另一方面他们对互联网衍生的负面问题又深感忧虑。对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避免问题的发生,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在消除家长疑虑的同时,取得家长对智慧课堂的认同。
4.学生接受
当今的学生是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成长已经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并乐意接受以信息技术为媒介来呈现知识和传递信息。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这一崭新的形态,相信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基于以上分析,我校做出构建智慧课堂是可行的判断。同时,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决定采用“小步走”的方式起步。
(二)确保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可用
在2015年下半年,笔者在北京和上海分别看了两个智慧课堂的现场。一个是北京密云区的展示活动,其是以整个区的组织形式来展示和研讨,主要运用的是新东方的平台系统。另一个是上海的一所学校,在经费的支持下请当地的公司开发系统,知识产权归属于学校。之后又去教育装备展观看智慧课堂平台系统的展示,全国各地多家企业同台展示他们的平台系统。在三次现场观看后对智慧课堂平台系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就是功能趋同化,正如当下的电视机,无论是哪一个品牌,其功能都不差上下。当年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学校普遍使用当地或附近公司开发的平台系统,经了解,平台系统的运作是需要维护的。除对远程后台的维护外,还必须经常进行现场维护,无论是远程还是现场维护,只要跟进不及时,都会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当年选用平台系统的学校,往往都优先考虑这一因素,这就给我校一个警醒:必须考虑供应商的服务。除此之外,我们还考虑了教学资源的配备等问题。为了选好智慧课堂平台系统,当年约了多家平台系统开发商到学校进行现场演示,包括深圳、广州、南京、顺德等多个地区,经比对后慎重选择了现在所使用的系智慧课堂教学平台。
(三)师生培训先行
构建智慧课堂,要求在老师满怀热情的基础上,还必须对智慧课堂的教育理念、教师定位、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资源开发和技术运用等有深入和系统的认识。同样地,学生在学会使用平板电脑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实现有效的常规管理,才能发挥智慧课堂的效能,避免负面的影响。为此,我校重点开展了以下培训。
1.教师培训
(1)坚守理念和准确定位。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是教学变革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信息技术的应用者和推广者、学生成长的激励者和陪伴者,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衡量标准,把信息技术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使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更强,使“教”和“学”的成效更为明显,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能把智慧课堂简单理解为教育技术的融入。
(2)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智慧课堂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双向互动,让学生走进情景,全程参与,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必须落实精准教学的要求,围绕课前开展学情分析、课中进行师生互动、课后实施个性化辅导这一思路,并在教学全过程中有效实施。
(3)资源开发和技术运用。智慧课堂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态,需要全新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优质学习资源,并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一切,都需要老师来加以落实。经过培训,老师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和有效运用技术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构建智慧课堂奠定了基础。
2.学生培训
(1)学法指导。智慧课堂强调先学后教,强调交流互动,为此,我校对每一届智慧课堂班的新生都进行了专门的学法指导,使学生适应这一学习方式,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2)常规管理。我校引导学生要作机器的主人,不作机器的奴隶,要把平板电脑用在学习上。为此,学校制定了平板电脑的常规管理制度,在每间课室都设立了存放间和充电柜,对此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学生有序使用平板电脑。
(四)推进保障有力
1.建设有力团队
为了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打造有力的智慧课堂班教师团队,我校打破了级组办公的传统,将智慧课堂班的授课老师集中起来,专门组建了创新教学办公室,并任命教研工作负责人,有序推进智慧课堂的各项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落实保障措施
为了激励老师们积极构建智慧课堂,第一年,我校对积极制作教学资源、使用平台系统组织教学的老师,授予“课改积极分子荣誉”,并给予课时奖励。随着这项工作常态的开展,我校转变了方式,由老师们申报每周的使用计划,学校根据计划安排展示课堂,之后学校会公布后台统计的使用记录,促进形成自觉使用的习惯。
3.务实推进使用
智慧课堂有其明显的优势,但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也有它的长处。另外,在教育的不确定性面前,教师所具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技术,技术难以代替教师来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因此,我校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态度很明确,就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和推进,在适合使用的环节和时机中使用,不强求所有教学环节和课时都使用。为追求使用效果,尽量使老师们愿意并乐意实施。
(五)实施成效明显
1.发展了学生
通过智慧课堂,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了学习能力。因为有中考的任务,提高教学成绩在初中阶段是不可回避的话题。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取得的进步,离不开智慧课堂的实施。
2.提升了教师
智慧课堂的推进,对老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其成长提供了机遇,应对挑战的过程就是老师把握发展机遇的过程。我校老师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提升自身能力。近三年来,智慧课堂模式的课例在中央电教馆、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佛山市教育局、佛山市教研室、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评比中获得了54个奖项。
3.成就了学校
智慧课堂在发展学生、提升教师的过程中,为学校提高办学绩效探索了新的方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路径。
(六)问题亟待解决
1.优质资源匮乏
优质的课堂需要优质的教学资源。目前,适合本校实际需要的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往往都是由老师自行制作和开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构建智慧课堂,我校的老师不会抵触,也不会反对。但不反对不等于没有阻力,其中的阻力之一就来自于资源匮乏。
2.教学模式单一
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了课堂教学,但技术只能在现有的模型框架中去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这样就导致智慧课堂实施的学科特点不够明显,不利于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校从2015年年底开始构想到后来的实施,这些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新的问题。这条路上会不断地出现新的起点,因此我们一直都在探索的路上不断前行,在发展中努力地去解决问题。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建设数字校园文化促进区域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塑造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YQJK152)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模式;智慧教育
一、“互联网+”是时代发展趋势
三年前,阿里巴巴以224亿元收购了大润发。大润发在零售业是王者,开业以来从未关闭一家门店,也未被其他零售业巨头并购,但最终却被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的方便面行业呈现出销量逐年下滑的现象,主要原因不在于口味、包装、广告、质量等,而是有新的业态出现,这就是以美团、饿了么等为代表的新兴外卖平台。它们在不断“蚕食”方便面的市场份额。同期,网络订餐规模在6年内涨了8倍。
阿里巴巴和外卖平台的胜利,主要靠的是什么?是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拥抱互联网,实施“互联网+”战略。反过来说,大润发和方便面行业败在哪里?败在跟不上时代步伐,没有抱紧信息技术,没有有效实施“互联网+”战略。
的确,时代变化得太快,如果不去理解并融入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沦为上个时代的残留。正如当今社会上的一句流行语:新时代抛弃你,可能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跟你说。
那么,今天所说的时代是什么?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万物互联时代,前文所论述的都是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基础的“互联网+”案例,说明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当然包括教育行业,这也是我校构建智慧课堂的根本原因。
二、智慧课堂是学校发展机遇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与各行各业都可以“+”起来,那么在学校就是实施“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有很多具体的实施模式。在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里,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以行政班作为管理的平台。由于我校大部分是寄宿学生,因此智慧课堂是合适的“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校突破困境,开创新天地,这是构建智慧课堂的直接原因。
(一)提高质量的途径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追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适合的资源,接受适合的教育,得到适合的发展。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如何往前走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它的优势,但老师的备课、授课往往都是从经验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及时分析教学行为、精准把握学情,从而影响因材施教。这一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2015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互联网+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就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与“学”连接起来,为学生提供“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环境和模式,构建智慧课堂。在信息技术赋能下的教学将不再只是基于教师的主观经验,而是基于丰富的客观数据,并实现教学流程再造,解决之前所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吸引家长的抓手
在信息技术革命之前,人类历史上每次的霸权更替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在当下出现了显著的改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为标志,新兴势力抓住这一机遇,有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弯道超车。机遇来了就要抓住,教育也是一样。
教育教學一线的实践者都清楚生源质量的重要性。那么公办初中能不能吸引家长,把优秀的小学毕业生送过来呢?针对于此,在对多个方案进行比对后,我们认为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项目。
那什么是适合我校的实实在在的项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后来者居上提供了技术支撑。广大的家长,作为时代的一份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高效和便捷深有体会,会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认同智慧课堂。
所以,我校就以智慧课堂为抓手,吸引家长将优秀的小学毕业生送入我校就学。
(三)宣传学校的亮点
近几年,我校的智慧课堂班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随着智慧课堂班的发展和优生培养成效的显现,我校的招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2019年为例,因为有双向选择的招生政策,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机会报一所公办初中,被录取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该学校的学位,未被录取的学生就由教育行政部门按区域分配学位。当时报名参加我校双向选择招生的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公办学校。这一结果源自于我校在宣传时突出的一个亮点,即智慧课堂班。小学毕业生报读我校的主要原因在于智慧课堂班。
三、探索构建智慧课堂
(一)判断是否可行
构想并不等于可行。我校专门分析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等关联方的状况,对构建智慧课堂的可行性作了如下判断。
1.学校投入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智慧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尽可能地优先考虑并保证智慧课堂建设方面的投入。
2.教师支持
智慧课堂的组织实施主要靠的是老师,在一定意义上,教师队伍能否支持并参与这一变革,直接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成败。我校的老师多数经历了国家实施的课程改革和学校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改革意识,在思想上对新鲜事物不抵触。同时,我校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老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早已成为常态。在2015年年底,学校在探讨需要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即有老师自愿表达了希望参与的意愿,说明老师对这一项目是支持的。 3.家长认同
我校计划在七年级的部分班先行构建智慧课堂。受认知和经验的限制,刚小学毕业的学生很难理性自主地决定就读智慧课堂班,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其取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选择。作为时代的一份子,广大家长一方面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高效和便捷深有体会,另一方面他们对互联网衍生的负面问题又深感忧虑。对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避免问题的发生,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在消除家长疑虑的同时,取得家长对智慧课堂的认同。
4.学生接受
当今的学生是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成长已经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并乐意接受以信息技术为媒介来呈现知识和传递信息。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这一崭新的形态,相信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基于以上分析,我校做出构建智慧课堂是可行的判断。同时,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决定采用“小步走”的方式起步。
(二)确保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可用
在2015年下半年,笔者在北京和上海分别看了两个智慧课堂的现场。一个是北京密云区的展示活动,其是以整个区的组织形式来展示和研讨,主要运用的是新东方的平台系统。另一个是上海的一所学校,在经费的支持下请当地的公司开发系统,知识产权归属于学校。之后又去教育装备展观看智慧课堂平台系统的展示,全国各地多家企业同台展示他们的平台系统。在三次现场观看后对智慧课堂平台系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就是功能趋同化,正如当下的电视机,无论是哪一个品牌,其功能都不差上下。当年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学校普遍使用当地或附近公司开发的平台系统,经了解,平台系统的运作是需要维护的。除对远程后台的维护外,还必须经常进行现场维护,无论是远程还是现场维护,只要跟进不及时,都会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当年选用平台系统的学校,往往都优先考虑这一因素,这就给我校一个警醒:必须考虑供应商的服务。除此之外,我们还考虑了教学资源的配备等问题。为了选好智慧课堂平台系统,当年约了多家平台系统开发商到学校进行现场演示,包括深圳、广州、南京、顺德等多个地区,经比对后慎重选择了现在所使用的系智慧课堂教学平台。
(三)师生培训先行
构建智慧课堂,要求在老师满怀热情的基础上,还必须对智慧课堂的教育理念、教师定位、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资源开发和技术运用等有深入和系统的认识。同样地,学生在学会使用平板电脑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实现有效的常规管理,才能发挥智慧课堂的效能,避免负面的影响。为此,我校重点开展了以下培训。
1.教师培训
(1)坚守理念和准确定位。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是教学变革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信息技术的应用者和推广者、学生成长的激励者和陪伴者,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衡量标准,把信息技术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使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更强,使“教”和“学”的成效更为明显,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能把智慧课堂简单理解为教育技术的融入。
(2)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智慧课堂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双向互动,让学生走进情景,全程参与,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必须落实精准教学的要求,围绕课前开展学情分析、课中进行师生互动、课后实施个性化辅导这一思路,并在教学全过程中有效实施。
(3)资源开发和技术运用。智慧课堂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态,需要全新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优质学习资源,并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一切,都需要老师来加以落实。经过培训,老师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和有效运用技术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构建智慧课堂奠定了基础。
2.学生培训
(1)学法指导。智慧课堂强调先学后教,强调交流互动,为此,我校对每一届智慧课堂班的新生都进行了专门的学法指导,使学生适应这一学习方式,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2)常规管理。我校引导学生要作机器的主人,不作机器的奴隶,要把平板电脑用在学习上。为此,学校制定了平板电脑的常规管理制度,在每间课室都设立了存放间和充电柜,对此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学生有序使用平板电脑。
(四)推进保障有力
1.建设有力团队
为了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打造有力的智慧课堂班教师团队,我校打破了级组办公的传统,将智慧课堂班的授课老师集中起来,专门组建了创新教学办公室,并任命教研工作负责人,有序推进智慧课堂的各项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落实保障措施
为了激励老师们积极构建智慧课堂,第一年,我校对积极制作教学资源、使用平台系统组织教学的老师,授予“课改积极分子荣誉”,并给予课时奖励。随着这项工作常态的开展,我校转变了方式,由老师们申报每周的使用计划,学校根据计划安排展示课堂,之后学校会公布后台统计的使用记录,促进形成自觉使用的习惯。
3.务实推进使用
智慧课堂有其明显的优势,但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也有它的长处。另外,在教育的不确定性面前,教师所具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技术,技术难以代替教师来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因此,我校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态度很明确,就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和推进,在适合使用的环节和时机中使用,不强求所有教学环节和课时都使用。为追求使用效果,尽量使老师们愿意并乐意实施。
(五)实施成效明显
1.发展了学生
通过智慧课堂,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了学习能力。因为有中考的任务,提高教学成绩在初中阶段是不可回避的话题。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取得的进步,离不开智慧课堂的实施。
2.提升了教师
智慧课堂的推进,对老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其成长提供了机遇,应对挑战的过程就是老师把握发展机遇的过程。我校老师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提升自身能力。近三年来,智慧课堂模式的课例在中央电教馆、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佛山市教育局、佛山市教研室、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评比中获得了54个奖项。
3.成就了学校
智慧课堂在发展学生、提升教师的过程中,为学校提高办学绩效探索了新的方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路径。
(六)问题亟待解决
1.优质资源匮乏
优质的课堂需要优质的教学资源。目前,适合本校实际需要的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往往都是由老师自行制作和开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构建智慧课堂,我校的老师不会抵触,也不会反对。但不反对不等于没有阻力,其中的阻力之一就来自于资源匮乏。
2.教学模式单一
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了课堂教学,但技术只能在现有的模型框架中去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这样就导致智慧课堂实施的学科特点不够明显,不利于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校从2015年年底开始构想到后来的实施,这些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新的问题。这条路上会不断地出现新的起点,因此我们一直都在探索的路上不断前行,在发展中努力地去解决问题。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建设数字校园文化促进区域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塑造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YQJK152)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