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方法及经验总结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989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优化,新式教育取代了传统教育。如今的新式教育更注重寓教于乐。但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任务最繁重的时期;除此以外,高中数学也最令学生头疼。因此班主任需要安排好教学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高中数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数学教学方法;经验总结
  一、 引言
  人们在生活以及学习中都离不开数学,由此可见数学对于人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难度加大了很多,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劲。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安排好教学的管理工作,以便辅助学生学习和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 针对学生个体安排的教学管理方法
  首先,班主任应该了解清楚学习动力对于學生学习的重要性。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来源时,他们在学习时能更加集中注意力,学习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又该如何帮助学生们获得学习的动力呢?班主任应该在每学期开学初始安排学生们制定一份学习目标表,目标表应该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本学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另外,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有清晰的学习目标,班主任应该慢慢引导帮助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至于学习目标表,班主任和学生应该各持一份,以便师生都能更方便地展开后期的学习工作。
  学生拟订好学习目标表后,接下来班主任应该安排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表。只有规律的学习安排,学生才不会对学习有疲惫感和厌烦感,而且学生也能充分发挥好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要实现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班主任应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乐趣以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毕竟只有学生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才会有乐趣。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乐趣之前,班主任应该多鼓励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否则,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无法提升。可见,拥有自信心是学生获得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至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主任可以开展学生们感兴趣的一系列活动,而且班主任还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教学丰富生动。
  三、 针对学生团体安排的教学活动
  班主任应该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环境是会影响学生的心境和心态的。例如,班主任组织课外数学小组进行题目的研讨,小组成员记录探讨内容并写成报告提交给班主任,最后由班主任进行点评。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该选好班干部,以便班干部能够成为班主任的助手。那么,什么样的班干部是合格的呢?首先,班干部必须有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决心,并且能够很好地团结同学;其次,班主任发布的任务,班干部能很好地执行。除此以外,班干部能使得同学们愿意亲近,即班干部和同学们之间相处融洽。这样,在班干部辅助班主任管理的前提下,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而且,这种教学管理方式也能加快寓教于乐目标的实现速度。
  四、 数学教学方法经验总结
  作为一名数学班主任,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好教师的义务。高中数学普遍的难度大、偏抽象化和知识点多,而且偏离现实的理论部分占的比重大。所以,数学老师应该精选题目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且应该摒弃旧式的“一切为了高考”的传统观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老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
  (一) 教学时紧密地与图形结合
  按照常理,学生记忆实物以及图形比记忆文字更快、更久。高中数学蕴含大量文字定义以及概念,且有很多数字公式。所以数学老师应该巧妙地将图形融合于数学文字以及公式里,且在授课时最好能多联系生活实际,以便学生记忆地更快和更久。例如:学生学习正弦定理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将二维坐标曲线运动以及二维坐标的单位圆的图像和正弦定理三者结合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正弦定理公式;如果只简单的讲解正弦定理,学生只能一知半解,学生学习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二) 尊重学生个体在数学上的差异,鼓励扬长补短
  每个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时的理解范围和力度都不尽相同。数学老师在这方面,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偏袒或看低某个学生,而是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比如,有的学生擅长解析几何,而有的学生擅长立体几何;再或者有的学生数学方面优秀,但有的学生数学方面不尽如人意。这时,老师就不应该对在数学方面稍弱的学生存有偏见,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并且鼓励帮助学生解决在数学上的“短”而发挥在数学上的“长”。
  (三)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习惯,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解题方面,最忌讳的就是按照惯性思维进行解题。其实,数学也是一门较灵活的学科,虽然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但是解题方法多种多样。数学老师应该为学生多选择有特点的题目进行讲解,并且同时应该教授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学会解题时发散思维、灵活解题。按照这种数学教学方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慢慢增强。
  五、 总结
  虽然高中数学对学生来说逻辑性很强并且不容易理解,但当数学班主任的教学方式恰当,那么学生在学习上会很快取得突破,从而慢慢地对数学教学产生自信和兴趣。这时,新教育形式下的寓教于乐目标也相应地实现了。
  参考文献:
  [1]王钦敏.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5:93-96.
  [2]肖亚.高中数学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5,17:168.
  作者简介:王博,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执教三十余年的我,随时都在思考如何让抽象的教学概念,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知识储备、思维规律相适应,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带着这个梦想,我一直在教学一线上不断尝试“变题”的这一教学模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轻松的走出题海,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
摘要:当前核心素养的教学主旨和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而不是单一的强调理论教学和文化知识的灌输,这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体现。小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儿童学习特点和恰当教学方法,可以助力小学生综合发展。以下就从教学的实践出发,简要分析如何渗透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摘要:虽然高中数学涉及的选择题不多,但总分值占比极大,并且通常都是对一些基础题予以延伸。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学习经验,谈谈高中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数学试卷中数学选择题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通常有10道选择题,总分值为50分。高老选择题对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结合尤为重视,将各种数学方法和思维予以了渗透,将借助基础知识考察能力的新导向体现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