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游戏的必备条件,是游戏活动本身特有的内在要素。将基本动作技能的锻炼寓于趣味性很强的游戏载体中,能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等情绪化的心理需要,并有效提升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彰显活动价值。因此,在选择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幼儿身心特点,以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身心特点为依据,设计符合幼儿兴趣和认知水平的体育游戏,把握基本动作和活动方式的难度,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体育游戏;兴趣培养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是践行健康领域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旨在塑造幼儿健康的体态、安定愉快的情绪、一定的适应能力、一定的平衡能力、以及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甚至包括手的動作灵活协调等等。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由此来看,体育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过程中承载着儿童身心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诉求。因此,如何提高儿童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点,成为当下体育游戏活动的根本性问题。
一、丰富准备环节,营造参与情境,调动幼儿安定愉快的情绪
(一)安定愉快的情绪有助于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体育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是幼儿最喜欢也是最经常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感受的主要是积极情感,伴随着欢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与满足、宣泄、尽情、自得、轻松等有关的内心体验。正如弗洛伊德的观点,游戏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所以游戏往往给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是自由的,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幼儿通过游戏自然地表达情感,将内心存在的问题通过“玩”暴露出来,使紧张、焦虑、恐怖等不满消极情绪体验得到充分地表达和发泄,使安定愉快的情绪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发展起来。
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时要时刻把握,从情绪上先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指南》在“教育建议”中强调要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要“欣赏”幼儿、“接纳”幼儿等,这对于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安定、愉快的情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如在开展小班健康《快乐跳跳跳》游戏时,老师以教练员的身份出现,佩戴五星胸牌,鼓励幼儿做一名运动员,在情绪上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再如大班体育闯关游戏《奔跑吧,兄弟》,老师带领幼儿在活泼、节奏感强的音乐中做热身运动,然后进行分组、选组名、起口号,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为后面的闯关游戏奠定了情绪基础,让幼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游戏中。
良好的感受和体验是幼儿形成安定、愉快情绪的基础。幼儿若能经常性地获得良好的感受和体验,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模式和习惯。因此,在设计与组织体育游戏活动时,一定要以幼儿为中心,发挥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带着愉快的情绪玩游戏,幼儿能玩的尽兴,较好实现教学有效性水平。
(二)生动有趣的环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游戏情境法是幼儿园组织体育游戏活动的一个潜在性原则。所谓游戏情境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来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实践性方法。
1.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
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幼儿从“模仿学习”转变为“探索学习”,从“被动游戏”转变为“主动游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使体育器具“活”了起来,而反过来,体育游戏器具也为幼儿活动提供了可能。
案例:在体育活动《飞快行动》中,教师将活动贯穿于幼儿营救伤员中,幼儿扮演小救护员,教师又创设情境,队员们抬着担架,走过独木桥(走积木)、跳过小河(绳子)、绕过树林(椅子),将受伤的小动物抬回来。这样幼儿很自然的进入活动,在快乐的氛围中幼儿的走、跑、跳、绕、抬这些动作也都得以练习。又如孩子们在进行过山车、毛毛虫、跷跷板游戏时,让孩子们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让他们把滑滑梯看做小山坡,把毛毛虫看做小山洞,再把跷跷板当做独木桥,让他们翻过小山坡,钻进小山洞,走过独木桥,栽下小树苗,孩子们一下变得兴趣浓厚。因此有趣的游戏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相反如果单一的机械性练习,孩子会觉得很枯燥,教师应将体育教学贯穿于富有童趣的情境活动中。
2.充分挖掘利用废旧资源,丰富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材料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体育活动的材料是幼儿充分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老师、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体育游戏的材料,如草绳、油桶、易拉罐、轮胎、矿泉水瓶等,制作体育活动器械。发挥聪明才智,运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具有创新性、可玩性的体育活动器材,体现独特的教育价值。如:用绳子编的跳房子,用废纸箱做的保龄球轨道、钻山洞,用易拉罐做成的拉力器、举重的杠铃,用轮胎和木板做成的平衡木,用碎布缝的沙包,塑料袋做的毽子等等。这些手工的体育活动器械既美观又好玩,是在市场上买不到的玩具,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自然而然就增加了。
二、师幼共设趣味游戏规则,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形成。可见幼儿期是人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极为重要的阶段。把趣味性的规则设立在每一节体育游戏中,让幼儿习惯规则,并能在规则中找寻到快乐。
对于幼儿来讲,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既有来自于大中小型玩具的,比如,小孩子喜欢滑梯、攀登架、秋千这样的大中型玩具,也喜欢三轮车、轮胎、球、风车、沙包等这样一些小型玩具,而玩体育游戏就意味着可以玩这些玩具了,自然高兴,自然充满乐趣;除此之外,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还来自于没有太多约束羁绊的开阔空间,可以“撒野”,可以奔跑追逐,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和四肢获得充分的舒展。但是每到游戏活动初期,无论什么游戏幼儿都是兴致勃勃的,争先恐后乱作一团,教师喊破嗓子,很难维持秩序。注意力集中在各种好玩的器械上,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节将规则趣味性化,改变这一现状。 案例:在设计《特警炸碉堡》的游戏时,为了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匍匐前进、投掷等综合运动技能。巧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设立游戏规则:爬越电网(垫上匍匐)——过独木桥(平衡木)——踩石过河(跨越)——跨过壕沟(双脚跳)——钻过敌人封锁线(钻爬)——仍炸弹(投掷)——夺碉堡,然后快速跑回营地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第二个幼儿出发,依次进行。游戏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在玩的过程中增强了幼儿的意志力,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和幼儿共同游戏。
三、丰富体育游戏过程,让幼儿充分体验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为此,在传统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应与实际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案例:在《跳呼啦圈》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小不同的呼啦圈,让幼儿自由选择后分散玩,教师观察幼儿的玩法,在分散活动中幼儿非常有创意,想出了许多呼啦圈的玩法,有抛圈、转圈、跳圈、推圈、投圈、钻山洞、开火车、搭图形、抢圈等玩法。当幼儿尽情地玩耍后,我们请玩的有特点的幼儿介绍玩法,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或将好的方法告诉幼儿,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练习。来自幼儿的东西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所以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大胆放手,把材料交给幼儿,自己做一名观察者、协助者、总结者。我们由呼啦圈的玩法引申到玩皮球,师幼一起探索出了抱球接力跑、传球、投球、两人运球、踢球、赶球回家、抛接球等。一味的更换、增添体育器材这从人力和物力上来讲都不现实。其实简简单单的一种玩具只要我们多思考可以有多种玩法,在组织活动时及时的观察孩子们的表现随机改变我们的活动方式,会让我们的活动生动、有趣,让我们的活动更有成效!
四、正向的积极引导与评价策略,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
《纲要》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老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位幼儿,成为他们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对孩子在游戏中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每个集体中都有强有弱,有些孩子,运动能力比较强,在活动中不仅能达到老师预期的活动目标,而且还能创造性地想出了一种器械的多种玩法。还有个别孩子,运动能力比较差,相对自信心也较差,为了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对活动感兴趣,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尊重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难慢慢引导,帮助他们,尤其是有过失败经历及不敢尝试活动的幼儿,教师的态度会改变孩子做事的态度,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
总之,幼儿对游戏的兴趣需要老师用心培养,老师要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在活动中时时注意幼儿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次的活动,有意识的发展幼儿各方面的兴趣,要使幼儿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幼儿对某些事物或某个活动的兴趣,多是直接的、暂时的、不稳定的,这种兴趣多是由幼儿的好奇心引起的,一旦幼儿对它的疑问解除,兴趣就消失。所以我们要注意使幼儿游戏活动与高层次需要联系起来,与幼儿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着,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总结,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雪梅,吴悠.小游戏,大智慧——初探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快乐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6).
[3]高東.体育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植入与陪伴价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胡丽娟(1990.06—),女,汉族,甘肃徽县,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幼儿园体育游戏。
◆关键词:体育游戏;兴趣培养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是践行健康领域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旨在塑造幼儿健康的体态、安定愉快的情绪、一定的适应能力、一定的平衡能力、以及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甚至包括手的動作灵活协调等等。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由此来看,体育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过程中承载着儿童身心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诉求。因此,如何提高儿童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点,成为当下体育游戏活动的根本性问题。
一、丰富准备环节,营造参与情境,调动幼儿安定愉快的情绪
(一)安定愉快的情绪有助于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体育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是幼儿最喜欢也是最经常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感受的主要是积极情感,伴随着欢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与满足、宣泄、尽情、自得、轻松等有关的内心体验。正如弗洛伊德的观点,游戏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所以游戏往往给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是自由的,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幼儿通过游戏自然地表达情感,将内心存在的问题通过“玩”暴露出来,使紧张、焦虑、恐怖等不满消极情绪体验得到充分地表达和发泄,使安定愉快的情绪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发展起来。
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时要时刻把握,从情绪上先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指南》在“教育建议”中强调要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要“欣赏”幼儿、“接纳”幼儿等,这对于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安定、愉快的情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如在开展小班健康《快乐跳跳跳》游戏时,老师以教练员的身份出现,佩戴五星胸牌,鼓励幼儿做一名运动员,在情绪上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再如大班体育闯关游戏《奔跑吧,兄弟》,老师带领幼儿在活泼、节奏感强的音乐中做热身运动,然后进行分组、选组名、起口号,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为后面的闯关游戏奠定了情绪基础,让幼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游戏中。
良好的感受和体验是幼儿形成安定、愉快情绪的基础。幼儿若能经常性地获得良好的感受和体验,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模式和习惯。因此,在设计与组织体育游戏活动时,一定要以幼儿为中心,发挥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带着愉快的情绪玩游戏,幼儿能玩的尽兴,较好实现教学有效性水平。
(二)生动有趣的环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游戏情境法是幼儿园组织体育游戏活动的一个潜在性原则。所谓游戏情境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来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实践性方法。
1.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
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幼儿从“模仿学习”转变为“探索学习”,从“被动游戏”转变为“主动游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使体育器具“活”了起来,而反过来,体育游戏器具也为幼儿活动提供了可能。
案例:在体育活动《飞快行动》中,教师将活动贯穿于幼儿营救伤员中,幼儿扮演小救护员,教师又创设情境,队员们抬着担架,走过独木桥(走积木)、跳过小河(绳子)、绕过树林(椅子),将受伤的小动物抬回来。这样幼儿很自然的进入活动,在快乐的氛围中幼儿的走、跑、跳、绕、抬这些动作也都得以练习。又如孩子们在进行过山车、毛毛虫、跷跷板游戏时,让孩子们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让他们把滑滑梯看做小山坡,把毛毛虫看做小山洞,再把跷跷板当做独木桥,让他们翻过小山坡,钻进小山洞,走过独木桥,栽下小树苗,孩子们一下变得兴趣浓厚。因此有趣的游戏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相反如果单一的机械性练习,孩子会觉得很枯燥,教师应将体育教学贯穿于富有童趣的情境活动中。
2.充分挖掘利用废旧资源,丰富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材料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体育活动的材料是幼儿充分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老师、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体育游戏的材料,如草绳、油桶、易拉罐、轮胎、矿泉水瓶等,制作体育活动器械。发挥聪明才智,运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具有创新性、可玩性的体育活动器材,体现独特的教育价值。如:用绳子编的跳房子,用废纸箱做的保龄球轨道、钻山洞,用易拉罐做成的拉力器、举重的杠铃,用轮胎和木板做成的平衡木,用碎布缝的沙包,塑料袋做的毽子等等。这些手工的体育活动器械既美观又好玩,是在市场上买不到的玩具,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自然而然就增加了。
二、师幼共设趣味游戏规则,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形成。可见幼儿期是人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极为重要的阶段。把趣味性的规则设立在每一节体育游戏中,让幼儿习惯规则,并能在规则中找寻到快乐。
对于幼儿来讲,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既有来自于大中小型玩具的,比如,小孩子喜欢滑梯、攀登架、秋千这样的大中型玩具,也喜欢三轮车、轮胎、球、风车、沙包等这样一些小型玩具,而玩体育游戏就意味着可以玩这些玩具了,自然高兴,自然充满乐趣;除此之外,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还来自于没有太多约束羁绊的开阔空间,可以“撒野”,可以奔跑追逐,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和四肢获得充分的舒展。但是每到游戏活动初期,无论什么游戏幼儿都是兴致勃勃的,争先恐后乱作一团,教师喊破嗓子,很难维持秩序。注意力集中在各种好玩的器械上,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节将规则趣味性化,改变这一现状。 案例:在设计《特警炸碉堡》的游戏时,为了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匍匐前进、投掷等综合运动技能。巧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设立游戏规则:爬越电网(垫上匍匐)——过独木桥(平衡木)——踩石过河(跨越)——跨过壕沟(双脚跳)——钻过敌人封锁线(钻爬)——仍炸弹(投掷)——夺碉堡,然后快速跑回营地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第二个幼儿出发,依次进行。游戏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在玩的过程中增强了幼儿的意志力,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和幼儿共同游戏。
三、丰富体育游戏过程,让幼儿充分体验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为此,在传统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应与实际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案例:在《跳呼啦圈》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小不同的呼啦圈,让幼儿自由选择后分散玩,教师观察幼儿的玩法,在分散活动中幼儿非常有创意,想出了许多呼啦圈的玩法,有抛圈、转圈、跳圈、推圈、投圈、钻山洞、开火车、搭图形、抢圈等玩法。当幼儿尽情地玩耍后,我们请玩的有特点的幼儿介绍玩法,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或将好的方法告诉幼儿,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练习。来自幼儿的东西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所以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大胆放手,把材料交给幼儿,自己做一名观察者、协助者、总结者。我们由呼啦圈的玩法引申到玩皮球,师幼一起探索出了抱球接力跑、传球、投球、两人运球、踢球、赶球回家、抛接球等。一味的更换、增添体育器材这从人力和物力上来讲都不现实。其实简简单单的一种玩具只要我们多思考可以有多种玩法,在组织活动时及时的观察孩子们的表现随机改变我们的活动方式,会让我们的活动生动、有趣,让我们的活动更有成效!
四、正向的积极引导与评价策略,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
《纲要》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老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位幼儿,成为他们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对孩子在游戏中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每个集体中都有强有弱,有些孩子,运动能力比较强,在活动中不仅能达到老师预期的活动目标,而且还能创造性地想出了一种器械的多种玩法。还有个别孩子,运动能力比较差,相对自信心也较差,为了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对活动感兴趣,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尊重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难慢慢引导,帮助他们,尤其是有过失败经历及不敢尝试活动的幼儿,教师的态度会改变孩子做事的态度,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
总之,幼儿对游戏的兴趣需要老师用心培养,老师要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在活动中时时注意幼儿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次的活动,有意识的发展幼儿各方面的兴趣,要使幼儿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幼儿对某些事物或某个活动的兴趣,多是直接的、暂时的、不稳定的,这种兴趣多是由幼儿的好奇心引起的,一旦幼儿对它的疑问解除,兴趣就消失。所以我们要注意使幼儿游戏活动与高层次需要联系起来,与幼儿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着,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总结,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雪梅,吴悠.小游戏,大智慧——初探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快乐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6).
[3]高東.体育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植入与陪伴价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胡丽娟(1990.06—),女,汉族,甘肃徽县,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幼儿园体育游戏。